《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能力培养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系列规划教材 电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向军主编;单潮龙,何芳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11592358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的编写是依据“立足基础,精简理论,循序渐进,联系实际” 的编写原则,为适应电气类、自动化类等专业领域知识面宽广的特点,主要内容有:电路模型和基尔霍夫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化简、电路的系统分析方法、电路定理、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双口网络、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等。

第1章 电路模型和基尔霍夫定律 1

[章前导读] 1

[导读思考] 1

1.1电路与电路模型 2

1.1.1电路的功能和电路的构成 2

1.1.2电路模型 2

1.1.3线性非时变集总参数电路 2

1.2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4

1.2.1电流 4

1.2.2电压 5

1.2.3功率和能量 5

1.3基尔霍夫定律 6

1.3.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7

1.3.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7

1.4无源电路元件 8

1.4.1电阻元件 9

1.4.2电容元件 10

1.4.3电感元件 13

1.5有源电路元件 15

1.5.1独立电源 15

1.5.2受控源 18

[实例应用] 20

本章小结 20

习题1 21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化简 25

[章前导读] 25

[导读思考] 25

2.1单口网络等效化简的概念 26

2.1.1端口 26

2.1.2单口网络 26

2.1.3单口网络的伏安特性 27

2.1.4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29

2.2无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 30

2.2.1电阻串联的等效化简 30

2.2.2电阻并联的等效化简 31

2.2.3电阻混联的等效化简 34

2.3电阻的Y联结和△联结的等效变换 36

2.3.1Y和△联结 36

2.3.2Y和△联结的等效互换 37

2.3.3电桥电路及电桥平衡 39

2.4有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 42

2.4.1独立电源串并联的等效化简 43

2.4.2多余元件的概念 43

2.4.3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44

2.5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化简 46

2.5.1含受控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47

2.5.2受控源单口网络两种电源形式的等效变换 48

[实例应用] 49

本章小结 50

习题2 50

第3章 电路的系统分析方法 53

[章前导读] 53

[导读思考] 53

3.1 2b法和支路法 53

3.1.1 2b法 54

3.1.2支路电流法 55

3.1.3支路电压法 57

3.1.4独立方程的选取 58

3.1.5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 59

3.2网孔法和回路法 60

3.2.1网孔电流 61

3.2.2网孔电流方程的列写 61

3.2.3回路法 64

3.2.4含有受控源的电阻电路回路方程列写法 65

3.3节点法和改进的节点法 66

3.3.1节点电压 66

3.3.2节点法 67

3.3.3改进的节点法 70

3.3.4含有受控源的电阻电路节点方程列写法 71

3.3.5节点法与其他方法比较 73

[实例应用] 73

本章小结 74

习题3 74

第4章 电路定理 78

[章前导读] 78

[导读思考] 78

4.1叠加定理 79

4.1.1叠加定理的内容 79

4.1.2叠加定理的应用 81

4.1.3齐次性定理 84

4.2替代定理 85

4.2.1替代定理的内容 85

4.2.2替代定理的证明 86

4.2.3替代定理的要求 87

4.2.4替代定理的应用 88

4.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89

4.3.1戴维南定理 89

4.3.2诺顿定理 93

4.3.3有源线性电阻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95

4.3.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97

4.4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100

4.4.1特勒根定理 100

4.4.2互易定理 103

4.5补偿定理 107

[实例应用] 109

本章小结 109

习题4 110

第5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14

[章前导读] 114

[导读思考] 114

5.1一阶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换路定则 115

5.1.1一阶电路的基本概念 115

5.1.2换路定则与初始值的确定 115

5.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117

5.2.1RC和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17

5.2.2RC和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22

5.3一阶电路全响应和三要素法 125

5.3.1全响应 125

5.3.2三要素法 126

5.4一阶电路在正弦激励作用下的响应 127

5.5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129

5.5.1阶跃函数与冲激函数 129

5.5.2阶跃响应 131

5.5.3冲激响应 132

5.6应用卷积积分法计算零状态响应 134

5.7二阶动态电路的响应 139

5.7.1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9

5.7.2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147

[实例应用] 151

本章小结 151

习题5 151

第6章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分析基础 156

[章前导读] 156

[导读思考] 156

6.1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157

6.1.1正弦量的三要素 157

6.1.2正弦量的相位差 158

6.1.3正弦量的有效值 160

6.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161

6.2.1复数的表示形式及运算 161

6.2.2正弦量和相量 163

6.2.3同频率正弦量的运算 165

6.3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特性的相量形式 166

6.3.1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66

6.3.2元件特性方程的相量形式 167

6.4阻抗与导纳 171

6.4.1阻抗 171

6.4.2导纳 172

6.4.3阻抗和导纳的关系 174

6.5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176

6.6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最大功率传输 182

6.6.1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182

6.6.2最大功率传输 185

6.7功率因数的提高 186

[实例应用] 189

本章小结 189

习题6 190

第7章 互感器和变压器 195

[章前导读] 195

[导读思考] 195

7.1互感现象和耦合电感的伏安特性 196

7.1.1互感现象和耦合系数 196

7.1.2同名端与耦合电感的伏安特性 198

7.1.3正弦稳态条件下耦合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 199

7.2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201

7.2.1耦合电感的串联 201

7.2.2耦合电感的并联 203

7.2.3耦合电感的T形等效 204

7.2.4含耦合电感元件一般电路的分析 205

7.3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 206

7.3.1空心变压器 206

7.3.2全耦合变压器 209

7.3.3理想变压器 211

[实例应用] 215

本章小结 216

习题7 216

第8章 谐振电路 222

[章前导读] 222

[导读思考] 222

8.1串联谐振电路 223

8.1.1RLC串联谐振电路 223

8.1.2频率响应 225

8.1.3通频带 227

8.2并联谐振电路 227

8.2.1GCL并联谐振电路 227

8.2.2实用的并联谐振电路 230

[实例应用] 232

本章小结 233

习题8 233

第9章 三相电路 236

[章前导读] 236

[导读思考] 236

9.1对称三相电路 236

9.1.1对称三相电源 236

9.1.2对称三相负载 239

9.1.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40

9.2不对称三相电路 242

9.2.1不对称三相电路概述 242

9.2.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一般计算方法 244

9.3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方法 245

9.3.1三相电路的功率 245

9.3.2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方法 246

[实例应用] 249

本章小结 249

习题9 250

第10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251

[章前导读] 251

[导读思考] 251

10.1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分解 251

10.1.1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形式 252

10.1.2对称性的应用 254

10.1.3频谱图 255

10.2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功率 255

10.2.1有效值 255

10.2.2平均功率 256

10.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258

[实例应用] 261

本章小结 261

习题10 262

第11章 二端口网络 264

[章前导读] 264

[导读思考] 264

11.1二端口网络的方程与参数 265

11.1.1二端口网络参数与方程 265

11.1.2各组参数间的互换 271

11.2二端口网络的等效与组合 272

11.2.1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272

11.2.2二端口网络的联结方式 273

11.3接负载的二端口网络 275

11.3.1策动点阻抗 275

11.3.2转移函数 276

11.4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278

11.4.1回转器 278

11.4.2负阻抗变换器 279

[实例实用] 279

本章小结 280

习题11 280

第12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283

[章前导读] 283

[导读思考] 283

12.1拉普拉斯变换 284

12.1.1傅里叶变换在应用上的局限性 284

12.1.2从傅里叶变换到拉普拉斯变换 285

12.1.3拉普拉斯变换存在的条件与收敛域 286

12.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288

12.2.1线性性质 288

12.2.2延时性质 288

12.2.3时域微分性质 289

12.2.4时域积分性质 289

12.2.5时域卷积定理 290

12.2.6尺度变换(时频展缩)性质 290

12.2.7复频移性质 290

12.3拉普拉斯反变换 291

12.3.1象函数的两种形式 292

12.3.2部分分式展开法求拉普拉斯反变换 293

12.4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时不变电路 299

12.4.1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299

12.4.2电路元件伏安关系的复频域形式 300

12.4.3复频域阻抗与复频域导纳 303

12.4.4线性时不变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 304

12.4.5网络定理在复频域分析中的应用 312

[实例应用] 315

本章小结 315

习题12 315

附录 317

附录A 法定单位 317

附录B 拉普拉斯变换表 318

参考文献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