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社群成长之路 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庆鹏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115636
  • 页数:2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促进:理论与方法》(著者:寇彧、张庆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的姊妹篇。前者主要内容是中小学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心理和社会发生机制、测评手段以及在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下的干预和促进策略。本书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框架和干预路径。第一部分是“理论反思”:一是干预的内容框架从改善同伴关系和提高群体适应水平的社交友好取向到培养公共意识和训练市民精神的环境取向拓展,旨在通过加强青少年对环境保护、人类永续发展和公共生活议题的认识和行动来延伸其亲社会行为的视野与格局;二是干预的方法框架从团体心理辅导向驻校社工小组的拓展与整合,旨在基于社区服务的出口来开展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干预,使社区干预成为学校干预的有益补充。第二部分是“行动路径”,主要涉及课题组在广州市针对小学阶段的青少年所开展的亲社会行为干预课程、干预过程、干预效果评估以及实践性反思。本书旨在从社区服务的视角出发来完善亲社会行为促进体系,针对现有的学校干预模式做出必要的补充和修订。

绪论 1

引言 1

一 重新认识青少年:从“关键当事人群体”到“社区成长群体” 3

二 当代青少年的危机与挑战:“无权处境”下的心理社会发展困局 6

三 亲社会行为的内部养成和外部干预:教育促进成长的双向整合模式 11

四 本书框架 21

第一篇 弱权处境下的青少年发展现状 25

第一章 流动性背景中的青少年社会适应 25

引言 25

一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25

二 调查概况 31

三 调查结果 33

四 分析与建议 44

五 结论 50

第二章 青少年手机依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5

引言 55

一 “手机依赖”的问题与研究 57

二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手机依赖 61

三 教养风格、父母关系感知和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关系 64

四 结论 78

第二篇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概览 83

第三章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与行为发生路径 83

引言 83

一 亲社会行为的类型特征与范畴界定 83

二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方式与表征结构 86

三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路径 91

四 结论与展望 98

第四章 亲社会行为机制的实证研究 100

引言 100

一 研究目的 102

二 研究1:亲社会概念原型启动对亲社会行为意图的影响 103

三 研究2:亲社会概念启动对原型可达性的影响 107

四 综合讨论 115

第三篇 社区视角下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 131

第五章 关系感知下的亲社会行为:重要他人观点的作用 131

一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131

二 重要他人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32

三 预期重要他人观点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意图的影响 135

四 结论 144

第六章 群体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 145

一 群体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探讨:组织机制与文化内涵 145

二 群体亲社会行为的实证探索:文化心理视角下的助人者类型分析 156

第七章 亲环境行为的理论体系与干预思路 170

引言 170

一 亲环境行为的界定与概念结构 171

二 亲环境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173

三 亲环境行为的心理机制研究 176

四 亲环境行为的测量 180

五 亲环境行为现状调查——基于社区居民的访谈 183

六 亲环境行为的干预 188

第四篇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社区干预实践 195

第八章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干预的整合模式 195

引言 195

一 亲社会行为的学校干预模式:优势与局限 196

二 从“社交友好”到“环境友好”的拓展:亲社会行为干预内容框架的整合 200

三 从团体心理辅导到小组社会工作的拓展:亲社会行为干预方法体系的整合 203

四 结论 207

第九章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社区干预实务 209

一 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 209

二 亲社会行为社区干预过程 212

三 干预课程的效果检验 219

四 结论 226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干预课程的反思与修订 247

一 亲社会行为干预课程的反思 247

二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干预课程的修订 249

三 修订版干预课程的实施及效果验证 250

参考文献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