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厘清几个食品安全基本概念 3
第一章 对食品和食品安全概念的模糊认识 3
第一节 食品与食品安全 3
第二节 “食品”与“农产品”的区分 11
第三节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几个概念 16
第二章 食品的安全性及其判断依据 19
第一节 食品的危害因素及其来源 19
第二节 食品安全性的判断依据 26
第三节 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 28
第四节 食品安全判断依据——食品安全标准 31
第五节 食品安全性科学评价结果与法律依据(标准)的关系 39
第三章 安全性易被混淆的几类常见食品 41
第一节 “添加”或“不添加”方式生产食品的安全性 42
第二节 “三品一标”方式生产食品的安全性 47
第三节 转基因方式生产食品的安全性 53
第二篇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治理的特殊性 63
第四章 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细分 63
第一节 为什么要细分食品安全问题 63
第二节 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细分 65
第五章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殊性 71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具有特殊性 71
第二节 我国特殊性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75
第六章 特殊性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食品安全整体局面的影响 88
第一节 低层(Ⅲ和Ⅳ层)食品单位非法行为对整体食品安全局面的“感染”效应 89
第二节 低层单位非法行为拖累高层企业 94
第三节 低层单位非法行为拉低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率 95
第七章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特殊性的其他观点 97
第一节 科技和工业发展特殊阶段说 97
第二节 食品企业(家)道德滑坡说 101
第三节 中华饮食文化、食品企业“小散多”特性说 109
第三篇 我国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特殊性原因分析 115
第八章 我国特殊性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115
第一节 我国法制体系在完善中 115
第二节 食品安全问题非依法治理路径依赖 120
第三节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在建设和完善中 123
第九章 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率不高的原因 127
第一节 食品安全满意率与食品安全状况之间的关系 127
第二节 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度不高的特殊性分析 131
第三节 消费者食品安全不满意的明确指向 140
第四节 误读“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率”的负面效应 145
第十章 消费者食品安全真实信息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原因 149
第一节 食品安全信息分类 149
第二节 非主流食品安全信息影响过大 153
第三节 主流食品安全真实信息提供不足 154
第四节 非主流食品安全信息影响过大的原因分析 157
第四篇 我国特殊性食品安全问题治理对策 163
第十一章 加强特殊性食品安全问题依法治理 163
第一节 加强特殊性食品安全问题治理 163
第二节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164
第三节 加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建设 168
第十二章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效率的路径 172
第一节 明确目的是基础 172
第二节 交流内容是关键 174
第三节 多方协力是保障 178
第十三章 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信息供给效率 185
第一节 进一步提高主流食品安全信息供给效率 185
第二节 进一步提高真实食品安全信息供给效率 187
第三节 加大依法打击虚假食品安全信息传播行为 191
第十四章 我国特殊性食品安全问题治理的“帮助”路径 197
第一节 为什么要“帮助”? 197
第二节 帮哪个环节?——食品供应链条终端环节最需要帮助 203
第三节 满足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需求,帮助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辨别力——帮助诚信企业向消费者传递食品安全真实信息 208
第四节 “四方”协力型、三步循环式——帮助诚信企业传递食品安全信息新模式 211
第五节 “打击”+“帮助”治理效果预期 217
参考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