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家中的经济学家 2
我的保姆经济学 2
家中的经济学家 4
太太经济学——信息少的收益 7
减负的神话 8
居民小区里的经济学 14
家庭装修中的时间成本 17
市场演绎的脱贫手段 20
果树的“悲哀” 22
乒乓球带来的五彩生活 23
父亲的节俭悖论 25
孝顺的“代价” 27
第二篇 交通的烦恼 32
轿车进入家庭 32
票贩子的效率——发生在北京站的故事 34
机场罚款的是是非非 38
火车鸣笛扰民该不该赔偿 40
航空违约无商量 42
同城之内、画地为牢——大连市出租车市场分割现象的透析 45
公汽月票不可废除 48
谁锻造了“马路杀手” 51
除了抓阄,我们还能做什么 55
自然自发的拼车制度 57
出租车合约的变迁:减租优于涨价 60
第三篇 消费的思考 68
理性消费的典范——“三八”节的礼物 68
退货的不满意 70
宽待“天下第一” 72
北京寻医 74
云南之旅的经济学思考 77
旅游贷款水土不服 82
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评学费差别定价 85
零团费中的价格欺诈 88
过度开放的口腔诊疗市场 91
为眼镜直通车现象叫好 94
准商品住宅购买中的公平悖论 96
市场失灵中的药品同城同价 102
第四篇 法律与合约 106
法律上的“笑话”与经济学的不公 106
理性的索酬举报 109
超市罚款——市场经济中政府行为的局限一瞥 112
“公厕风波”与政府诚信 114
润物细无声——听熊秉元教授讲授法律经济学 117
荒唐的地方政府行为 122
慎用诉辩交易 125
中国做对了什么——解读《中国经济制度》 129
《经济解释》对传统经济学的继承与革新 134
从合约安排审视真实的世界 140
第五篇 制度的成本 148
吸烟·产权·制度变迁 148
“土楼”对“暖楼”的替代——分析一项制度帕累托改退的案例 150
校园经济学 153
“死亡指标”荒唐何在 157
质疑“非典”高考加分 159
理性的光芒 163
“勾肩搭背”的社会成本 166
故事中的经济学 168
学科建设基金分配及使用的租值耗散 172
东北啊,东北 178
第六篇 借我一双慧眼 186
经济学的视角 186
经济学家与聪明人的区别 188
效率与公平动态均衡 192
百姓与经济学 195
“成本”中的学问 196
为“白捡钱”辩 198
“看不见的手”的魔力 199
解读温州企业家 201
拍卖购房选择权——兼论弘基奇迹中的制度缺陷 208
借我一双慧眼 212
第七篇 我的经济学人缘 218
我从哪里来 218
我的经济学人缘 229
我所见到的张五常 239
风雨中呐喊的孩子 255
张五常文章中的艺术之美 260
科斯的经济学贡献及中国情怀 263
黄有光教授的笑声 267
穿过夜幕的经济学明星——张培刚教授90华诞见闻 270
追忆春华 276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时空采访记录(2004-10-27)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