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诗魂如华 3
推荐《缀英集》 3
让吟诵回到生活中 5
中华诗词的外交力量 7
关于大众传媒加强中华诗词传播的建议 12
用心吟出西部的深厚和雄大 14
加强中华诗词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19
喻园直是瑶之圃 21
学习毛泽东“新体诗歌”论述的体会 23
此意竟萧条 行歌非隐沦——谈谈杜甫的人格精神 28
旧体诗和新诗应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40
贺敬之的新古体诗 43
志念凭营构 韶华任饰陈 46
一把感受王国维灵魂之美的钥匙 47
对于杭州建设诗词之都的感想与建议 50
研习古诗词重在传习民族精神 55
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漫谈诗词鉴赏 57
寄语《诗词中国》 69
九州生气凤凰笔,千古文心瑰玮词——中华诗词的百年回望与发展前瞻 70
中华诗词的力量 89
坚定文化自信 发展诗词事业 96
回眸才觉雨烟稠 98
九天时雨诗中落 万里春风掌上来——说说五年来的中华诗词 101
点评李玉平部分散曲 105
我理解的好诗人 110
吟情如缕 115
旧体诗创作:从复苏走向复兴 115
赋的探索 126
诗坛新帜 历史重任 128
忽闻动地歌吟起 始信心声不等闲 130
诗词大省的责任与气象 133
三痴第一是诗魂 137
“诗词中国”活动的意义 139
永远的杜甫 141
继承诗圣遗产 无愧伟大时代 144
诗词创作与发展三议 147
以诗词的风雅奉献世界和平的伟大梦想 150
让“中国诗歌之城”焕发光彩 154
中西已铸迦陵学 今古方摛锦绣词 160
伟哉中国梦 根本有斯文 162
寸心如可赠 两岸不相忘 166
毛泽东的秋词 168
纪念宣南诗社 170
应运而生的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作委员会 173
亲近诗词 滋养心灵 178
散曲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181
传统诗歌的复兴需要“诗词曲”的全面发展 188
原平散曲创作的经验与启示 193
把握历史机遇 加快发展步伐 开创中华诗词事业新局面——在庆祝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96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212
关于新诗的发展、珍惜传统与写出好作品 217
佳什如醴 223
何金铭的题画诗 223
洪涛的行吟 227
相约远方踏歌行 230
西部气象 233
诗词与教化 235
红诗的意义 238
四时风物入吟怀 240
古文字学家的诗文 245
雷锋永在 247
持之以恒 必有大成 250
红英寥落在风尘 251
诗意盎然的黄河金岸 252
从《关雎》唱到今天的渭南诗歌 255
反腐倡廉 正气浩然 257
白岩山气嘉 259
在研讨中前进 261
田园的诗意 263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266
最是依依人世情 269
泰州学深 板桥韵远 273
情到深处见真淳 275
佳句遗珠记新场 277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历程、积累与记忆——《三十年大事记》《三十年论文选》《三十年诗词选》总序 279
以诗证史的不懈探求 284
山峻汉江邈 云横楚地宽 287
黄河之都的吟诵 290
石韫玉而山辉 水怀珠而川媚 293
榆林诗词 295
黄河扬波浪叠浪 299
海雨天风扑面来 302
推荐《中华诗词读本》 306
中华诗词应为更多的艺术形式立言 310
一个努力前进的诗社 312
依依再续人世情 314
诗意地生活 319
旧作如茶 327
《雪泥集》后记 327
《陟高集》后记 329
情缘物动 物感情迁——《郑欣淼诗词百首》代序 332
《郑欣淼诗词百首》后记 336
《丑牛集》弁言 337
《古韵新风——郑欣淼作品集》编后 338
《寅虎集》弁言 341
《卯兔集》弁言 342
诗画版《卯兔集》序 344
《郑欣淼诗词稿》自序 346
《浣尘集》序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