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选秀时代的来临时空错乱的“舞台” 3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扩张 4
选秀活动的昨与今 6
选秀化中国成了社会文化事件 9
草根文化的觉醒和起步 10
第二章 选秀运动总体分析选秀产生的社会文化大背景 16
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征候 16
多元的狂欢,抑或意义的真空? 20
选秀运作的媒介条件 23
传统媒体属性的转变 24
新媒介的推动力 26
媒体人的话语突围 28
选秀活动的大众心理基础 30
选手——成名的想象与自我实现 31
粉丝——寻求认同与归属 33
大众——消费“另类”的快感 37
第三章 选秀节目的类型唱歌秀:超级女声 46
超女秀活动流程 47
超女启示录 51
影视秀:红楼梦中人 53
海选“梦中人”的过程 54
批评者的主要观点 56
“傍”名著,创产业 58
表演秀:超级新秀 61
表演秀活动流程 61
选秀+造星的品牌效益 62
第四章 政治秀:另类的民主民主的狂欢 67
三种代表性观点 67
五个关键词 70
民主的演习 74
程序上象征民主 75
粉丝社群——文化叛逆的运动 77
民主的背离 80
“父爱主义”传统与公民文化的短缺 80
昂贵的入场券 82
规则上的背离 83
民主的娱乐化 86
中国式民主的嘲讽 86
人人有得玩 87
大众玩得起的“文化” 89
第五章 经济秀:商界的盛宴选秀幕后的推手 93
大众的“消费者”面孔 93
遭遇质疑的商业秀 94
豪门盛宴中的获利各方 97
主办方——圈钱运动的“主谋” 98
冠名赞助商——品牌效益的追逐者 102
其他相关产业链 104
粉丝经济:难以估价的“潜利” 107
粉丝网——虚拟世界的现实经济利益 109
粉丝公社——崭新的明星经济模式 110
职业粉丝——被异化的粉丝文化 112
堕落的粉丝经济 113
第六章 文化秀:草根的崛起草根文化与精神 119
释义“草根” 119
选秀触发草根文化 120
“阿多诺”还是“费斯克”? 122
外来理论的水土不服 123
多重权力同构的文化格局 126
选秀:传媒主导下的草根狂欢 129
中外学者对狂欢的解读 129
选秀的狂欢性质 133
选秀的非狂欢因素 141
作为符号的“李宇春” 142
李宇春——“个性”的代名词 142
李宇春的性别文化意义 143
李宇春与中国民主实践的象征意义 145
想唱就唱:浮出水面的自我 147
“自我”的谱系学 147
想唱就唱?可疑的自我 150
娜拉的出走 153
粉丝——出走的娜拉 153
出走以后的困境 154
当代的“中国娜拉”还回归吗? 158
第七章 选秀还能走多远选秀尚能生存否 161
为选秀卜卦 161
各种观点的争论 162
继续存在但会越走越难 165
政治生存环境 166
六道紧箍咒 167
政治与经济夹缝中的暧昧 170
文化生存环境 171
缺乏思想根基的中国大众文化 172
意识形态主导的文化格局 177
选秀节目的自身因素 178
节目模式缺乏创新 178
商业因素对节目质量的侵蚀 181
公平公正公开的缺失 183
选手的未来走向 184
大众审美疲劳与粉丝情感透支 188
审美疲劳——兴奋减弱 188
感情透支——厌弃开始 189
第八章 选秀小辞典PK 193
海选 194
粉丝 195
湖南卫视 197
李宇春 199
男色 200
红衣教主 203
短信门 204
诚信门 205
刷票 207
红头文件事件 208
媒体顾问团 210
毒舌评委 214
大众评委 215
舞美师事件 216
职业粉丝 218
粉丝公益联盟 220
粉丝日与粉丝节 221
附录 224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