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解剖学基本术语渊源 1
一、“解剖学”中文名之由来 1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类 1
第二节 人体解剖学体位和解剖学一般术语 4
一、人体解剖学体位 4
二、人体解剖学一般术语 5
第三节 中医人体体型分类 9
一、五行分类法 9
二、阴阳分类法 11
三、肥瘦分类法 11
四、体脂分类法 13
第二章 中医人体解剖学发展史 15
第一节 先秦时期 15
一、甲骨文中出现解剖学名词 15
二、祭祀活动的解剖 17
三、解剖学之祖——俞跗 19
四、心脏解剖发现有七孔窍 19
五、《说文解字》中的解剖学名词 20
六、《黄帝内经》——中医解剖学奠基之作 20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 24
一、《黄帝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解剖学之补充 24
二、宋康王人体解剖 26
第三节 汉唐时期 26
一、王莽解剖发现血循环 26
二、西汉长沙马王堆医书对解剖学的重大贡献 27
三、外科名医华佗熟谙腹部解剖学 28
四、民间解剖医生张秀姑 29
五、烟萝子《内境图》系我国最早的人体解剖图 29
第四节 宋元时期 32
一、欧希范五脏图 32
二、我国第一具体解剖学模型——《明堂铜人》 34
三、北宋科学家沈括确立咽喉两窍 36
四、存真图和存真环中图 36
五、我国第一位法医学家宋慈的《宋提刑洗冤集录》 38
六、孙奂《玄门脉诀内照图》 41
七、宋元绘画艺术促进解剖学图谱发展 42
第五节 明代时期 51
一、《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中的解剖学图谱 51
二、《针灸大成》的解剖学图谱 56
三、《针灸聚英》所附绘解剖学图谱 62
四、《医贯》之解剖知识 69
五、《类经图翼》的解剖学图谱 70
六、《医宗必读》的解剖学图谱 81
第六节 清代时期 83
一、《医宗金鉴》中的解剖学知识 83
二、《疡医大全》的人体解剖知识 97
三、清政府颁布的《检骨图格》 98
四、《疡科会粹》的人体解剖知识 99
五、《伤科补要》的人体解剖知识 101
六、《释骨》之骨学 105
七、《经穴纂要》之骨学 105
八、《伤科汇纂》的解剖学 108
九、解剖学家王清任和解剖学名著《医林改错》 112
十、《全身骨图考正》之骨学 116
十一、《勉学堂针灸集成》经络穴位图谱 119
十二、我国第一部中西医结合的解剖生理学专著——《中西脏腑图象合纂》 123
十三、中西医解剖学骨学之著《中西骨格辨正》 146
十四、参西崇中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之解剖学 146
十五、西医东渐之解剖学的中西医融合 151
第七节 民国时期 156
一、中医解剖学成为中西医论争的焦点之一 156
二、废止中医案 156
三、解剖学中文译名的确定 157
四、拓展中医学教育 157
第八节 新中国时期 158
一、中医枯木逢春 158
二、中医解剖学停滞不前 159
第三章 中医人体体表解剖学 161
第一节 人体体表分部 161
第二节 头面部 161
一、头 161
二、面 164
三、五官 168
四、眼 169
五、鼻 173
六、耳 175
七、口 187
八、悬雍垂 188
九、舌 190
十、颈项 191
第三节 胸部 193
一、胸廓 193
二、胸 193
三、膺 194
四、膻中 194
五、乳房 194
六、虚里 194
七、缺盆 194
八、鸠尾 194
九、胠 195
十、胁 195
十一、季胁 195
十二、腋 195
十三、曲腋 195
十四、腋前纹 195
十五、腋后纹 195
十六、腋毛 195
十七、腋下动脉 196
第四节 背部 196
一、背 196
二、肩胛 196
三、曲胛 196
四、背脊 196
五、膂 196
第五节 腹部 197
一、腹 197
二、脘 197
三、脐 197
四、腹部分区 197
五、丹田 197
六、? 198
七、毛际 198
八、鼠鼷 198
九、气街 198
十、前阴 198
十一、篡 198
十二、后阴 198
第六节 腰部 199
一、腰 199
二、腰围 199
三、腰髁 199
四、髂 199
五、骶 199
六、尻 199
七、尾闾 199
八、臀 200
九、臀纹 200
第七节 上肢部 200
一、肩 200
二、上臂 200
三、肘 201
四、下臂 201
五、腕 202
六、手 202
第八节 下肢部 204
一、股 204
二、膝 205
三、小腿 205
四、足 206
第四章 中医骨学 208
第一节 中医骨学的命名法 208
第二节 骨骼形态 209
第三节 骨骼构造 210
第四节 头骨 211
一、巅顶骨 212
二、山角骨 213
三、枕骨 213
四、玉枕骨 214
五、囟门 214
六、额骨 215
七、额角骨 216
八、颞颥 216
九、完骨 217
十、眉棱骨 218
十一、睛明骨 218
十二、?骨 219
十三、颧骨 220
十四、上牙床骨 220
十五、颊车骨 221
十六、地阁骨 222
十七、两钓骨 223
十八、玉堂骨 224
十九、曲颊骨 224
二十、玉梁骨 225
二十一、鼻骨 225
二十二、鼻柱骨 226
二十三、中血堂 227
二十四、舌骨 227
二十五、筛子骨 228
第五节 脊柱 228
一、脊骨 228
二、蒙筋骨 231
三、主动骨 231
四、连环骨 231
五、主柱骨 231
六、托柱骨 231
七、神柱骨 231
八、大椎骨 231
九、上椎 232
十、旋台骨 232
十一、上节 234
十二、背骨 234
十三、杼骨 235
十四、三柱骨 235
十五、三椎 236
十六、四椎 236
十七、五椎 236
十八、六椎 237
十九、七椎 237
二十、八椎 238
二十一、九椎 238
二十二、十椎 238
二十三、十一椎 239
二十四、十二椎 239
二十五、腰骨 239
二十六、十三椎 240
二十七、十四椎 241
二十八、十五椎 241
二十九、十六椎 241
三十、十七椎 242
三十一、方骨 242
三十二、尻骨 243
第六节 胸廓骨 244
一、胸骨 244
二、龟子骨 245
三、心坎骨 245
四、鸠尾骨 246
五、肋骨 248
六、凫骨 249
七、歧骨 250
第七节 上肢骨 251
一、锁子骨 251
二、肩胛骨 252
三、臑骨 254
四、肩解 255
五、肘骨 256
六、臂辅骨 257
七、臂正骨 258
八、锐骨高骨 259
九、腕骨 259
十、龙骨 260
十九、指骨 262
第八节 下肢骨 263
一、髋骨 263
二、胯骨 265
三、坐骨 266
四、下横骨 266
五、股骨 268
六、髀枢 269
七、髌骨 271
八、膝解 272
九、?骨 273
十、胫骨 274
十一、劳堂骨 275
十二、跗骨 275
十三、跖骨 277
十四、趾骨 278
第九节 古今骨学名词对照表 280
第五章 中医骨度学 286
第一节 骨度 286
一、度 286
二、骨度 287
四、《灵枢经》与现代学者骨度实测值对比 291
第二节 同身寸 299
一、定义和概述 299
二、同身寸分类 299
第六章 中医脏腑学 306
第一节 概述 306
一、脏腑构成 306
二、脏腑功能 306
三、脏腑解剖学特点 306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 307
一、心 307
二、我国度量衡中的“衡” 308
三、心脏重量 308
四、七孔三毛 309
五、脉管 309
六、心包 310
第三节 呼吸系统 311
一、鼻 311
二、喉 312
三、肺管 314
四、肺 315
第四节 消化系统 316
一、口腔 316
二、唇 317
三、腭 318
四、悬雍垂 319
五、牙 319
六、舌 320
七、咽 322
八、胃管 324
九、胃 324
十、膏肓 327
十一、小肠 328
十二、大肠 329
十三、肝 332
十四、胆 334
十五、胰 335
十六、脾 336
第五节 泌尿系统 338
一、肾 338
二、肾下条 341
三、膀胱 342
四、尿道 344
五、命门考 344
第六节 生殖系统 345
一、男性生殖器 346
二、女性生殖器 350
第七章 中医感觉器 355
第一节 眼 355
一、眼眶 355
二、眼睑 356
三、目眦 356
四、眼珠 357
五、黑睛 358
六、白睛 359
七、黄仁 359
八、瞳仁 360
九、视衣 361
十、神水 361
十一、晶珠 361
十二、神膏 362
十三、泪腺 362
十四、泪窍 362
十五、目系 363
十六、眼带 363
十七、五轮 364
十八、八廓 365
第二节 耳 367
第八章 中医经络学 368
第一节 十二经脉系统 368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线路 368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路 369
三、足阳明胃经循行线路 369
四、足太阴脾经循行线路 371
五、手少阴心经循行线路 371
六、手太阳小肠经循行线路 372
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路 373
八、足少阴肾经循行线路 373
九、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线路 374
十、手少阳三焦经循行线路 375
十一、足少阳胆经循行线路 376
十二、足厥阴肝经循行线路 377
十四、十二经脉系统考据辨正 379
第二节 十五络脉系统 380
一、手太阴络脉循行线路 380
二、手阳明络脉循行线路 380
三、足阳明络脉循行线路 380
四、足太阴络脉循行线路 381
五、手少阴络脉循行线路 381
六、手太阳络脉循行线路 381
七、足太阳络脉循行线路 382
八、足少阴络脉循行线路 382
九、手厥阴络脉循行线路 382
十、手少阳络脉循行线路 382
十一、足少阳络脉循行线路 383
十二、足厥阴络脉循行线路 383
十三、督脉络循行线路 383
十四、任脉络循行线路 383
十五、脾之大络循行线路 384
十七、十五络脉系统考据辨正 384
第三节 十二经别系统 385
一、手太阴经别循行线路 385
二、手阳明经别循行线路 385
三、足阳明经别循行线路 386
四、足太阴经别循行线路 386
五、手少阴经别循行线路 387
六、手太阳经别循行线路 387
七、足太阳经别循行线路 388
八、足少阴经别循行线路 388
九、手厥阴经别循行线路 389
十、手少阳经别循行线路 389
十一、足少阳经别循行线路 389
十二、足厥阴经别循行线路 390
十三、十二经别系统考据辨正 390
第四节 十二经筋系统 391
一、手太阴经筋循行线路 391
二、手阳明经筋循行线路 391
三、足阳明经筋循行线路 392
四、足太阴经筋循行线路 393
五、手少阴经筋循行线路 394
六、手太阳经筋循行线路 395
七、足太阳经筋循行线路 395
八、足少阴经筋循行线路 396
九、手厥阴经筋循行线路 397
十、手少阳经筋循行线路 398
十一、足少阳经筋循行线路 398
十二、足厥阴经筋循行线路 399
十三、十二经筋总循行线路 400
十四、十二经筋系统考据辨正 400
第五节 奇经八脉系统 400
一、督脉循行线路 400
二、任脉循行线路 402
三、冲脉循行线路 403
四、带脉循行线路 405
五、阳?脉循行线路 405
六、阴?脉循行线路 407
七、阳维脉循行线路 407
八、阴维脉循行线路 409
九、奇经八脉系统考据辨正 409
第六节 十二皮部系统 410
第七节 经脉长度 412
一、手六阳经长度 412
二、手六阴经长度 412
三、足六阳经长度 412
四、足六阴经长度 412
五、?脉长度 412
六、督任脉长度 412
七、全身经脉长度 413
第八节 经络学讨论 414
一、经络学说与针灸学说起源的“点线之争” 414
二、经络学的起源 415
三、经络学的新分类法 415
四、奇经八脉释疑 415
五、《黄帝内经》经络学与马王堆医书经络学之关联 418
六、经络实质研究之概况 419
主要参考文献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