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解读《金刚经》 3
第一章 如何研究和掌握“最高佛学理论”(第一品、第二品) 3
第一节 解读“第一品”——叙事引入 4
第二节 解读“第二品”——讲座主题是“如何研究和掌握最高佛学理论” 7
第二章 “大乘佛学”基本概念(第三品一第八品) 11
第一节 解读“第三品”——从早期佛教的“涅槃”思想中走出来 12
第二节 解读“第四品”——实践中的两个突破 18
第三节 解读“第五品”——大乘佛学的研究对象 21
第四节 解读“第六品”——大乘佛学研究的长期性 24
第五节 解读“第七品”——“如来”研究的是“无为法” 30
第六节 解读“第八品”——《金刚经》的历史价值 33
第三章 大乘佛学的研究重点(第九品一第十七品) 37
第一节 解读“第九品”——重启对“涅槃”的研究 38
第二节 解读“第十品”——深入开展“佛法”研究 44
第三节 解读“第十一品”——认真学习大乘佛教思想 47
第四节 解读“第十二品、第十三品(部分)”——认真学习《金刚经》 49
第五节 解读“第十三品(部分)”——加强对大自然的研究 52
第六节 解读“第十三品(部分)”——开展“如来”理论研究 54
第四章 怎样研究和建立“最高佛学理论”(第十四品—第十八品) 57
第一节 解读“第十四品”——学习“如来”的辩证认识论 58
第二节 解读“第十五品”——《金刚经》与承担建立“最高佛学理论” 67
第三节 解读“第十六品”——学习《金刚经》与获得“最高佛学理论” 70
第四节 解读“第十七品”——“最高佛学理论”的目的、内容及基本方法 72
第五节 解读“第十八品”——认识、研究事物的五种“眼光” 77
第五章 “如来”理论概要(第十九品—第三十二品) 83
第一节 解读“第十九品”——“因缘”与“因果” 84
第二节 解读“第二十品”——“如来”不研究具体学科 87
第三节 解读“第二十一品”——“如来”中没有学科理论 89
第四节 解读“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品”——一切学科理论的集成就是“最高佛学理论” 92
第五节 解读“第二十五品”——关于“无我”的理论 98
第六节 解读“第二十六品”——“如来”是覆盖一切学科的哲学研究 100
第七节 解读“第二十七品”——“法则和规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102
第八节 解读“第二十八品”——献身于佛学研究 105
第九节 解读“第二十九品”——“如来”研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06
第十节 解读“第三十品”——多种多样的学科研究 108
第十一节 解读“第三十一品”——客观存在的学科理论 110
第十二节 解读“第三十二品”——永久的《金刚经》 113
第二部分 解读《心经》 117
第一章 “新空论”是大乘高级佛学核心理论 117
第一节 关于“大乘高级佛学思想”研究 118
第二节 “新空论”是“大乘高级佛学”的核心理论 120
第二章 “新空论”的基本性质 129
第一节 “新空论”的基本性质 130
第二节 “新空论”基本性质的一般表达 132
第三章 “新空论”的学术要点 135
第一节 “新空论”的辩证统一观 136
第二节 “新空论”强调对客观物质的研究 141
第三节 “新空论”强调对精神活动的深入研究 142
第四节 “新空论”强调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原理 144
第五节 重新认识“十二因缘” 146
第六节 重新认识“四谛论” 151
第七节 强化全面研究与理论创新 154
第八节 新“涅槃”思想 158
第九节 一切学科成果都是佛学成果 163
第四章 大乘高级佛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165
第一节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理论 166
第二节 大乘高级佛学理论精华 169
参考文献 174
附录 175
《金刚经》(原文) 175
《心经》(原文)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