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篇 机构沿革 22
第一章 卫生行政主管机构沿革 22
第二章 县属医疗卫生机构沿革 24
第一节 卫生防疫机构 24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 27
第三节 妇幼保健机构 42
第四节 药品检验机构 44
第五节 医学教育机构 44
第六节 医学研究机构 45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机构 45
第三章 农村卫生事业机构 47
第一节 区、乡卫生事业机构 47
第二节 合作医疗、赤脚医生 81
第四章 工业及其他部门医疗卫生机构 83
第五章 医药卫生群团组织 86
第二篇 卫生防疫 92
第六章 传染病防治 92
第一节 霍乱 92
第二节 天花 93
第三节 白喉 93
第四节 流行性脑膜炎 94
第五节 麻疹 95
第六节 痢疾 95
第七节 疟疾 96
第八节 钩端螺旋体病 97
第九节 肺结核病 97
第十节 狂犬病 98
第十一节 性病 98
第七章 地方病防治 103
第一节 地甲病 103
第二节 丝虫病 103
第三节 钩虫病 104
第八章 其它病防治 106
第一节 麻风 106
第二节 头癣 106
第三节 水肿病 106
第九章 公共卫生 108
第一节 环境卫生 108
第二节 饮水卫生 109
第三节 食品卫生 111
第四节 劳动卫生 112
第五节 学校卫生 113
第十章 接种 115
第一节 预防接种 115
第二节 疫情报告 118
第三节 疫情汇集 118
第十一章 其它调查 119
死因回顾及肿瘤调查 119
第十二章 卫生宣传 121
第三篇 医疗事业 122
第十三章 中医中药 122
第一节 中医工作 122
一、中医药传入 122
二、中医学继承 123
三、中医行医方式 124
四、中医事业的发展 124
第二节 中医治疗 134
一、内科 134
二、外科 135
三、妇科 135
四、儿科 135
五、肛肠科 135
六、熏洗 135
七、针灸 135
第三节 中医学术研究 139
第四节 中草药 140
一、中草药的发展 140
二、中草药经营 141
三、中药资源普查 153
第十四章 西医西药 154
第一节 西医的传入和发展 154
第二节 西药的传入和发展 164
第四篇 民间医疗 165
第十五章 草医 165
第十六章 江湖医 167
第一节 江湖医的行医方式 167
第二节 江湖医的治疗方式 169
第十七章 迷信医 170
第一节 巫医 170
第二节 道师 170
第三节 水师 171
第四节 书符念咒 171
第五节 翻书及其它 171
第五篇 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 172
第十八章 妇女保健 172
第一节 妇女劳动保护 172
第二节 妇女病普查普治 172
第三节 新法接生 175
第十九章 儿童保健 177
第二十章 计划生育 179
第一节 技术队伍与培训 179
第二节 成效 179
第六篇 医学教育与科技推广 181
第二十一章 学校式教育 181
第一节 中医学校 181
第二节 赤脚医生大学 181
第三节 卫生学校 181
第二十二章 在职教育 183
第一节 短期培训 183
第二节 送出进修 184
第三节 业务学习 186
第二十三章 带徒式教育 187
第一节 中医带徒弟 187
第二节 民间医传授 188
第二十四章 科技推广与成果 189
第七篇 卫生行政与卫生事业经费 190
第二十五章 人事 190
第一节 组织整顿 190
第二节 精简下放 190
第三节 领导班子的建设 191
第四节 落实政策 191
第二十六章 医政 193
第一节 管理制度 193
第二节 晋升考核 195
第三节 个体开业医管理 195
第二十七章 药政 197
第一节 药品的经营和生产 198
第二节 药品质量管理 199
第三节 毒麻药品的管理 199
第四节 药政队伍的建设 200
第二十八章 卫生事业经费 201
第一节 财务管理 201
第二节 事业资金结存 204
第三节 职工待遇 208
第八篇 人物 211
第二十九章 人物 211
第一节 名医传略 211
第二节 近代名医 214
第三节 前代名医 215
附录: 216
1、张斗南药性赋 216
2、六经便读 218
3、医理秘要(上卷) 232
4、医海探骊 267
5、杨仕操医案 271
6、浅谈辨证论治中的探试法 285
7、徐大椿著作真伪考 287
8、活血化瘀法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综合症 288
9、耳穴针治疗痤疮十二例 289
10、湄潭县验方汇编(第一集)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