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论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1
二、与畲族造物文化相关的研究综述 3
(一)古代有关畲族的研究文献 3
(二)近、现代有关畲族的研究文献 4
(三)以文化生态视角研究民间造物艺术的相关成果 9
(四)与畲族民间造物艺术相关的研究成果 10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1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一)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法 13
(二)田野调查法 14
(三)实物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 14
(四)比较研究法 15
第二章 文化生态学:造物艺术研究的理论视角 16
一、文化与文化生态 16
二、民间造物艺术的文化生态 21
(一)民间造物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关系 21
(二)畲族民间造物艺术的文化生态系统 22
三、文化生态理论及对民间造物艺术研究的启示 27
(一)和谐统一的整体观 27
(二)多元共生的均衡观 28
(三)开放性的动态发展观 30
(四)多层次的系统结构观 31
第三章 畲族民间造物艺术的源流与类型 33
一、畲族民间造物艺术的源流 33
(一)畲族民间造物艺术的渊源 33
(二)畲族民间造物艺术的发展与变迁 36
二、畲族民间造物的类型 43
(一)畲族民间造物的分类方式 43
(二)畲族民间造物的主要类型 47
第四章 畲族民间造物艺术与自然生态环境 59
一、畲族的自然生态环境 59
(一)地理环境与地形地貌 60
(二)气候条件及生态特征 61
(三)交通条件 62
二、村落选址与布局中的自然环境因素 64
(一)畲族村落选址特点 64
(二)畲族村落的规划与布局 67
(三)畲族村落的植被绿化 69
三、民居建筑及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70
(一)民居建筑的类型及其演变 71
(二)民居的建造样式及其特点 74
(三)就地取材的营造模式 76
(四)顺应自然的构筑方法 79
第五章 畲族民间造物艺术与宗教信仰 84
一、多元共存的民间宗教信仰 85
(一)信仰体系的多元化 85
(二)多样化的信仰对象 92
(三)多形式的祭祀仪式 96
二、宗教意识在畲族造物艺术上的投射 98
(一)盘瓠图腾崇拜的形象化 98
(二)凤凰图腾观念的装饰化 102
(三)神灵崇拜的造物表现 104
(四)辟邪器具 106
三、宗教仪式中的法器设计 111
(一)“传师学师”仪式中的法器 111
(二)“招兵节”仪式中的法器 113
(三)祭祖仪式中的器物 115
第六章 畲族民间造物艺术与生活习俗 119
一、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习俗 119
(一)饮食习俗 119
(二)饮茶习俗 121
(三)饮酒习俗 123
(四)服饰习俗 124
(五)居住习俗 125
二、日常生活中的造物设计 129
(一)异彩纷呈的服饰品 129
(二)日常生活中的器具 143
三、住宅装饰中的造物设计 150
(一)门的形制与特点 150
(二)窗户的形制与特点 151
(三)“火塘”的设置与特点 153
(四)室内器具 154
第七章 畲族民间造物艺术与经济形态 158
一、畲族经济结构及其变迁 158
(一)山耕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牛耕锄种” 158
(二)手工业及副业 161
(三)畲族经济发展的特点 167
二、植根于多元经济形态的造物设计 169
(一)适应山地农耕的造物设计 169
(二)依托手工业形成的造物设计 177
(三)依托副业的造物设计 186
第八章 畲族民间造物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197
一、畲族民间造物艺术的传承危机 197
(一)很多造物品类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 197
(二)传统造物工艺逐渐失传 198
(三)对传统造物文化认知的模糊与淡漠 199
二、畲族民间造物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200
(一)维系民族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 200
(二)加强民族认同感、保存民族记忆的需要 200
(三)满足人们情感慰藉的需要 201
三、畲族民间造物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202
(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保护民间造物文化的自觉性 202
(二)构建政府、研究机构与社会团体合作的传承体系 203
(三)加强民间造物艺术的保护性开发 204
(四)充分发挥教育在民间造物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205
参考文献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