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虚实辨三国 3
虚实辨三国——对照史籍中刘备、诸葛亮、曹操的故事看《三国演义》描写的虚实状况 3
第一章 前人论述与虚实标准 3
一、前人论述 3
二、关于虚实的标准和分类 7
三、如何看待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注 7
第二章 刘备、诸葛亮、曹操等故事的虚实状况 9
一、刘备、关羽、张飞故事中的虚与实 9
二、诸葛亮故事中的虚与实 22
三、曹操故事中的虚与实 46
第三章 基本结论与相关问题 57
一、小说虚实的基本结论 57
二、小说中有些人物的故事是基本真实的 57
三、“三实七虚”是怎么形成的 58
四、关于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和判断历史人物的两个标准 60
五、虚构是小说的价值所在 62
中篇 成败论三国 65
第四章 汉末风云日 65
关于三国的历史分期 65
宦官和东汉时期的“党锢之祸” 67
外戚与东汉时期的外戚专权 70
桓帝、灵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71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是什么含义? 75
关于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及张燕领导的黑山军 77
盘点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83
盘点汉末和三国时期发生的战争 85
关于董卓之乱和李傕、郭汜之乱 91
旷世逸才蔡邕 100
蔡文姬和她的“悲愤诗” 108
第五章 曹魏英雄志 118
曹操的家庭出身和性格特点 118
青年曹操有胆有识 122
关于曹操杀吕伯奢 124
从讨伐董卓到占领兖州 126
杀死吕布赶走刘备,曹操又占领徐州 129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开始时间和主要过程 134
曹操的父亲是被陶谦杀死的吗? 136
陈宫与曹操的恩怨 138
关于袁绍和袁术的关系 139
袁绍势力的崛起 146
袁绍为什么会败于曹操? 149
简述当时各个军事集团的亲疏关系 164
曹操屯田的历史性贡献 166
曹操曾经多次纵兵屠城 171
曹操与献帝关系以及同保皇派的斗争 173
善于管理国家事务,他们是时代杰出人物——评论曹魏三大文臣:华歆、王朗、钟繇 181
武将的中坚、攻城拔寨的主将——点评曹操的五位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187
最信任的家族兄弟,最依靠的是夏侯曹氏——简析曹魏八大亲信: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真、曹休、曹爽、夏侯霸 194
运筹帷幄,功勋卓著——简评曹操的五大谋士:郭嘉、荀彧、贾诩、程昱、荀攸 205
力大惊人武功高,保卫曹操立大功——点评曹操二虎将:典韦、许褚 217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原因剖析 221
剖析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 223
关于曹操的理想和志向——从《让县自明本志令》看曹操志向 226
曹操为何没称帝 230
关于曹操疑冢 231
曹操的诗歌创作与建安文学 232
曹植和他的诗歌创作 236
曹丕是一个文艺理论家 241
曹丕争太子位与曹冲、杨修之死 242
评论曹丕和“献帝禅让” 246
一代明主——魏明帝曹睿 250
检测曹操家族DNA的意义与曹父身世之谜 253
第六章 刘蜀悲壮情 255
刘备是皇叔吗? 255
分析刘备在曹营的时间和经历 256
分析关羽与曹操的恩怨 258
关羽千里寻兄与刘备联络刘辟、龚都 260
历史之谜:张飞哪里去了? 261
评点马腾和马超 262
黄忠是老英雄吗? 266
关于庞统其人 269
刘表无大志,坐山观虎斗 273
分析刘备在新野的七年 275
新野和樊城老百姓为什么随刘备南逃? 277
未出茅庐的诸葛亮 279
关于“三顾茅庐”与“隆中对” 283
历史记载的诸葛亮事迹 286
如何分析诸葛亮五次北伐? 296
诸葛亮为什么会被世代传颂? 297
纠结的“讨荆州”与虚构的“三气周瑜” 303
剖析刘备占领益州的经过 310
刘备是怎样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的? 316
关于刘备政权的政治纲领和真实名称 317
刘备与诸葛亮、庞统、法正的关系 318
析刘备“永安托孤” 323
西蜀三才子,特点很突出 326
“七擒孟获”的真与假 333
关于刘封之死与刘禅之降 337
孟达其人和司马懿“擒孟达” 341
诸葛亮为什么派马谡去守街亭? 343
围绕着“空城计”的话题 347
关于魏延之死 349
魏蜀吴三个国家综合实力对比 353
姜维是个悲剧式人物 354
关于姜维伐魏描写的虚与实 358
第七章 孙吴兴衰事 362
孙坚为什么威名远扬? 362
孙策是个智勇双全的英雄 365
如何评价孙权? 370
赤壁之战前的鲁肃、诸葛亮 376
赤壁之战大致经过和层层迷雾 379
周瑜和他的“三大战役” 383
鲁肃是个政治家和军事家 388
吕蒙自学成才,功勋卓著 390
陆逊和他的“三大战役” 391
怎样看待张昭劝孙权归顺曹操? 397
阚泽的故事都是虚构的 401
诸葛瑾和他的儿子诸葛恪 402
孙权死后,吴国内乱严重 404
孙皓荒淫无道,终于导致吴国灭亡 405
第八章 司马亦豪杰 407
应该怎样评价司马懿? 407
司马防与曹操 410
司马懿一派战胜曹爽一党,属于什么性质? 411
司马氏是如何平定“淮南三叛”的? 413
司马师的重大作用 421
司马昭与曹髦之死 422
邓艾是青年将领吗? 428
钟会邓艾灭蜀的具体过程 430
“邓艾被杀”和“钟会谋反”的历史真相 437
一代名将羊祜是蔡文姬的儿子 439
晋国灭掉了吴国,全国实现了统一 446
第九章 春秋正当时 450
关于陈寿和他的《三国志》 450
关于裴松之和他的《三国志》注 453
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及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457
汉末三国时期主要人物的表字和生卒年龄 458
下篇 褒贬评三国 467
第十章 论述内容情节 467
《三国演义》主要宣扬了哪些思想理念? 467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 473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线 474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排座次 475
三国领导模式简析 476
读者最喜爱的十个故事 477
剖析“桃园结义” 478
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看时代风云人物的发展趋势 479
从“魏为正统”到“褒刘贬曹” 480
浓墨重彩的赤壁之战 483
第十一章 分析主要人物 485
刘备形象的成功与失败 485
关羽形象和关帝神 487
张飞是福将,形象很可爱 497
小说中的赵云被美化了 498
小说对曹操有肯定,史家对曹操有定评 502
关于何进之死 505
貂蝉这个人物是虚构的 509
两个“美人计”之剖析 510
吕布其人 511
第十二章 剖析艺术手法 517
结构精巧,语言明快——分析《三国演义》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517
高超的叙事技巧,精妙的人物塑造——分析《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518
精彩的战争描写,典范的战争史书——分析小说描写战争的独特手法 519
大胆虚构,妙笔生花——论《三国演义》的创作手法 521
让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服务——从小说对徐庶的描写看《三国演义》的创作手段 522
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分析小说中“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描写 524
真实自然,活灵活现——分析《三国演义》的细节描写 526
从义与忠的矛盾到义与利的对立——从华容道关羽释放曹操的故事说起 527
《三国演义》为什么吸引人——论《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528
“褒刘抑曹”与《三国演义》结尾——分析《三国演义》的写作倾向 529
第十三章 探讨作者、版本 530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及其生平 530
关于罗贯中的创作来源和创作倾向 533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 535
《三国演义》主要版本及其源流 537
从戏剧文学到阅读文学的巨大变化——论元杂剧与《三国演义》的产生 543
分析四部元杂剧,看小说如何改编 544
从讲听文学到阅读文学的重大变迁——论《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异同 547
三种开篇法,三座里程碑 548
关于《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作者杨慎 550
影响巨大,超越国界——关于《三国演义》的历史地位 551
附录一:东汉后期和三国时期大事年表 553
附录二:主要参考书目 571
附录三:作者介绍 575
附录四:作者后记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