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宗武宗两朝中枢政局探研》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日初著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33333331
  • 页数:39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唐代文宗武宗两朝的中枢政局和政权运作方式等进行了分析。

第一篇 引论 1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二 相关概念之界定 3

三 问题之提出 7

四 学术研究概要 9

五 考察视角与研究方法 15

第二篇 晚唐中枢政局变动的起点——以唐文宗的继位为考察对象 17

一 文宗以前中枢政局演变的基本特征 17

(一)关于皇位继承的回顾 17

(二)关于政治中枢的发展变化 30

二 由“宝历宫变”所引发的继统困局 49

(一)从几则热点史料谈起 49

(二)“宝历宫变”与文宗继统:兼论宗室亲王政治地位的转变 56

(三)政治中枢各派势力在文宗继位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62

三 宝历、大和之交的中枢政局及其意义 69

(一)内廷宦官集团首次以独立势力的姿态介入皇位继承 69

(二)政治中枢弹性制衡机制基本定型 72

(三)新皇位继承方式肇端及皇位继承制度之形变 75

第三篇 唐文宗大和年间的中枢政局——以中枢各政治派别的矛盾斗争为考察对象 78

一 大和年间唐朝中枢政局内几类政治斗争述略 79

(一)外朝的党争:兼论牛李党争之始因 80

(二)宦官的内争:兼论“牛李党争从属于阉寺内争” 88

(三)从刘蕡到宋申锡:论内廷与外朝的矛盾兼论所谓“南衙北司之争” 91

(四)政治体制视角下的大和年间中枢政局 95

二 大和末年中枢政局的失衡与中枢体制的内廷化 98

(一)李训与郑注的崛起:政治中枢制衡体制的内廷化 98

(二)文宗何以倚重翰林学士势力 107

第四篇 “甘露之变”与中枢“内外共议”体制的初步形成 111

一 关于“甘露之变”的探讨 111

(一)“甘露之变”的谋划与实施:兼论李训、郑注的矛盾分歧 111

(二)从中枢体制内部权力再分配的角度探讨“甘露之变”的性质 116

(三)从中枢体制权力配置失衡的层面反思“甘露之变”的败因 124

(四)李训抢先发动政变之深层原因试探 127

(五)试析唐文宗与“甘露之变”的关系问题 134

二 “甘露之变”后政治中枢权力配置的变化及其后果 142

(一)政治中枢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 143

(二)中枢“内外共议”体制的初步形成 150

(三)地方藩镇首次直接介入中枢政局的权力斗争 155

三 中枢“内外共议”体制下的开成政局 159

(一)文宗为维护皇权所采取的措施 160

(二)外朝官僚稳定政局之努力:兼论其取得成效的原因 172

(三)党争之收敛与复起:兼论开成党争的特点 180

第五篇 开成末年的中枢政局——以中枢各政治派别围绕储位问题的斗争为考察中心 190

一 开成末年的储位问题及其引发的政治斗争 191

(一)文宗首次立储及议废太子风波 191

(二)文宗再次立储及其遗留问题 198

(三)文宗二度择储的人选问题与开成政局 208

(四)文宗托孤之举与神策中尉干涉储君人选 215

(五)神策中尉对文宗两任储君厚此薄彼之考索 224

(六)武宗之立与枢密使的未遂政变 229

二 开成、会昌之交的中枢政局及其意义 238

(一)政治中枢“内外共议”体制的短期异化与最终确立 239

(二)新皇位继统方式最终形成与宦官策立嗣君制之确立 242

第六篇 唐武宗会昌年间的中枢政局——以皇权对中枢体制权力配置的再调整为考察中心 247

一 武宗朝中枢政治的“复式二元格局” 247

(一)复式二元格局的形成:对中枢“内外共议”体制异化之反动 247

(二)复式二元格局的内涵 262

(三)复式二元格局下的武宗朝政治 278

(四)复式二元格局的暂止 304

二 以武宗朝中枢政局的角度看“会昌伐叛”事件 311

(一)“甘露之变”的余波:消除地方强藩介入中枢政局的影响 312

(二)限制宦官监军的权力与相权政治的形成 322

(三)党争与废佛的特殊场所 332

三 复式二元格局下的皇权重振 336

(一)君主出令权之强化 337

(二)确立“不正储位”之制:中唐以来“不立皇后”之制的极端化 343

(三)设置备边库与皇权强化之关系 353

第七篇 结束语 360

一 对唐代文宗武宗两朝中枢政局的总结与思考 361

二 唐代文宗武宗两朝中枢政治体制之演进及其意义 363

三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文宗武宗两朝献替 367

参考文献要目 372

出版补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