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3
一、概说 3
二、儒家的文学观 7
(一)孔子(前551—前479) 7
(二)孟子(前372—前289) 9
(三)荀子(前298—前238) 10
(四)在《礼记·乐记》和《诗大序》中所见到的一些文学论点 10
三、道家思想对于文学批评的影响 15
(一)老子(约前517—前471) 15
(二)庄子(前369—前286) 16
四、两汉的文学批评 18
(一)司马迁对《离骚》的批评 18
(二)班固对《离骚》的批评 20
(三)王逸对《离骚》的批评 20
(四)扬雄、班固对辞赋的批评 21
(五)王充的文学观 23
五、魏晋的文学批评 29
(一)曹丕(187—226) 29
(二)陆机(261—303) 32
(三)葛洪(284—364) 37
六、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42
(一)刘勰(465—520) 42
(二)钟嵘(约468—约518) 59
(三)颜之推(531—591) 66
七、唐代的文学批评 71
(一)陈子昂(661—701) 71
(二)李白(701—762) 74
(三)杜甫(712—770) 76
(四)白居易(772—846) 78
(五)韩愈(768—824) 84
(六)柳宗元(773—819) 89
(七)司空图(837—908) 92
八、宋代的文学批评 98
(一)欧阳修(1007—1072) 98
(二)王安石(1021—1086) 101
(三)苏轼(1037—1101) 103
(四)黄庭坚(1045—1105) 107
(五)严羽(约1192—约1245) 112
九、金代的文学批评 117
元好问(1190—1257) 117
十、明代的文学批评 125
(一)复古派 125
李梦阳(1472—1529)何景明(1483—1521) 125
(二)反复古的公安派 128
袁宏道(1568—1610) 128
(三)由反复古而走到另一种形式主义的竟陵派 130
钟惺(1572—1624)谭元春(1586—1637) 130
(四)李贽(1527—1602) 131
(五)黄宗羲(1610—1695) 133
(六)顾炎武(1613—1681) 138
(七)王夫之(1619—1692) 140
十一、清代的文学批评 144
(一)王士祯(1634—1711) 144
(二)沈德潜(1673—1769) 147
(三)桐城派的古文 152
方苞(1668—1749) 152
刘海峰(1698—1780) 153
姚鼐(1731—1815) 154
(四)叶燮(1627—1703) 157
(五)袁枚(1715—1797) 162
(六)章学诚(1738—1801) 168
下编 177
十二、近代的文学批评 177
(一)龚自珍(1792—1841) 177
(二)魏源(1794—1856) 185
(三)李兆洛(1769—1841) 192
(四)刘熙载(1813—1881) 197
(五)黄遵宪(1848—1905) 212
(六)康有为(1858—1927) 220
(七)谭嗣同(1865—1898) 227
(八)梁启超(1873—1929) 233
(九)严复(1854—1921) 241
(十)章炳麟(1868—1936) 249
(十一)王国维(1877—1927) 257
(十二)刘师培(1884—1919) 270
(十三)况周颐(1861—1926) 278
(十四)黄侃(1886—1935) 284
附:三家 292
(一)陈廷焯(1853—1892) 292
(二)林纾(1852—1924) 298
(三)陈衍(1856—1937) 304
整理后记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