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部分 当代艺术场域 5
引言 7
1 知识场域——一个离群独处的世界 11
2 当形式变成态度——及其他 19
3 连绵不绝的地点——论现场性 32
4 无边界的双年展? 54
5 当代艺术的分期 61
6 当代艺术与美学的政治 69
第二部分 实践与模式/形式和媒体再思考 83
引言 85
7 论里希特《1977年10月18日》 90
8 论平面——走向平面性的谱系 97
9 没有结论的无形式 113
10 视频投影——屏幕之间的空间 128
11 如何提供艺术服务——导论 143
12 对话作品——对话在社会介入式艺术中的作用 150
13 对抗主义与关系美学 162
第三部分 文化/身份/政治动因 191
引言 193
14 向文化宣战 198
15 艾滋病——文化分析与文化行动主义 207
16 被驱逐者的建筑 216
17 性别在燃烧——关于挪用与颠覆的诸问题 230
18 自找麻烦 245
19 差异的神话——惠特尼双年展的庸俗身份政治 257
20 魔鬼电视 273
21 色情的建筑——博物馆、城市瓦砾及电影牡鹿屋 281
22 作为有机知识分子的文化工作者 290
第四部分 后殖民批判 299
引言 301
23 马可·波罗综合征——关于艺术和欧洲中心主义的若干问题 304
24 在“黑暗中心” 312
25 融合转向——多元文化时代的跨文化实践 318
26 真实性、反思性与景观——新亚洲的兴起不是世界的终结 327
27 拥有一切的观众 343
28 废墟、碎片化以及中国现代与后现代 359
第五部分 艺术主题/历史主题 369
引言 371
29 再政治化艺术、理论、再现与新媒体技术 376
30 模仿大师——男孩专用、坏女孩与重要女人 382
31 模糊地带——乔吉奥·阿甘本的“赤裸生命” 403
32 数据库 421
33 为了抽象的爱 443
34 可持续发展政治学——艺术与生态学 455
附录:来信与回复——《偶然因素:对克莱尔·毕晓普〈对抗性与关系美学〉一文的回应》 475
译后记:当代艺术与当代理论的联动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