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绪论 5
一、选题意义 5
二、文献综述 7
三、研究方法 23
四、结构框架 25
第一章 《和约》之前的国际法 30
第一节 中世纪欧洲对国际法的影响 30
一、现实基础及渊源形式 31
二、国际法在中世纪欧洲发展的表征 43
第二节 早期近代国际法的出现 52
一、宗教改革与“基督教世界”统一性的破裂 53
二、地理大发现与土地占领依据的发展 56
三、早期近代国家与国际社会结构的变化 59
四、西班牙经院哲学家与格劳秀斯对世界秩序的思考 63
小结 76
第二章 三十年战争与《和约》签订 79
第一节 三十年战争 80
一、战争的原因 80
二、战争的阶段 93
三、战争的性质与特点 112
第二节 《和约》的签订 116
一、和谈早期准备 117
二、和谈的具体过程 122
三、主要谈判方的外交代表 129
四、和谈中的焦点问题 136
第三节 和谈中的教会因素 143
一、教皇对和会召开的倡导 143
二、教会在和谈中的角色 146
小结 149
第三章 《和约》文本及其实施 152
第一节 《和约》文本 152
一、版本结构 152
二、框架体系 155
第二节 《和约》中的国际法主体要素 172
一、国际法主体承认制度 172
二、邦君权与主权的关系 182
三、领土权利的规定 193
第三节 《和约》中的国际法运行机制要素 197
一、国家均势理念 198
二、集体安全机制 204
第四节 《和约》的实施及教会反应 206
一、《和约》的实施情况 206
二、教会对《和约》的反应 208
小结 212
第四章 《和约》对近代国际法的影响 215
第一节 《和约》对近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影响 215
一、主权平等原则 216
二、集体行动原则 218
三、和平解决争端原则 219
四、不干涉原则 223
第二节 《和约》对近代国际法主要制度的影响 225
一、条约法 226
二、外交法 231
三、战争法 235
第三节 《和约》对近代国际法实践的影响 244
一、均势同盟实践 244
二、欧洲格局和国际体系 249
小结 253
结语 255
一、传统与现代之间 255
二、历史与现实之间 256
三、世界与中国之间 259
参考文献 262
附录一 三十年战争大事年表(1552—1660年) 280
附录二 《奥斯纳布吕克条约》译文 290
附录三 图片 339
索引 344
后记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