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系的多元传统(1960年以前) 1
一、四川师范学院的诞生 1
二、百川汇流 2
三、教育学教研组的设立 6
第二章 从建系到再建系(1960—1983) 9
一、教育系的建立 9
二、教育系的撤销建制 13
三、教育学教研组的跃进规划 14
四、教育系的重建 20
第三章 教育系重建后的积淀与发展(1983—1999) 25
一、招贤纳才 25
二、逐步提升办学层次 28
三、科研意识与研究特色渐显 29
四、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38
五、党建工作不放松 40
六、教育国际化萌芽 42
第四章 扩招时代转型的艰难突破(1999—2005) 44
一、教育系面临转型危机 44
二、教育科学学院的成立 47
三、学院成立后的强力改革 49
四、学科建设的曲折前行 54
五、扩招下的培养与就业 58
六、教育科学学院的分与合 62
第五章 重建教育科学学院与第一次申博(2005—2007) 65
一、重新组建的教育科学学院处境险恶 65
二、教育科学学院的愿景规划 67
三、本科教学评估的迎评与教学工作的规范化 71
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75
五、民族地区的顶岗实习 76
六、第一次申博与学科的开放式建设 78
七、制度建设与风气建设 82
第六章 开拓创新与第二次申博成功(2007—2011) 88
一、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88
二、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发展 90
三、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98
四、教学团队制度的创建与发展 99
五、抗震救灾,不辱使命 103
六、多元文化中心的成立 107
七、对外交流合作与David Burnett夫妇 112
八、第二次申博的艰辛与成功 116
第七章 后申博时代的跨越式发展(2011—2016) 124
一、继续营建“平等、公正”的学院风气 124
二、“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团队制度的完善 126
三、绩效工资改革的人本化 133
四、多途径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 134
五、博士生点建设逐步难进 136
六、学术生态建设与科研团队建立 142
七、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化 146
八、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与一流学科建设启动 150
九、心理学专业的剥离 152
十、学院“十三五”规划蓝图 155
附录1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历任领导班子 158
附录2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改革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基本思路 162
附录3 记康述尧老师 186
附录4 刘绍禹先生与学科建设 189
后记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