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呼包银榆经济区合作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3
1导论 3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3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4
2文献综述 7
2.1 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综述 7
2.2 呼包银榆合作发展研究进展 9
2.3 本章小结 11
3呼包银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理论基础 13
3.1 经济区增长理论 13
3.2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16
4呼包银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现状分析 19
4.1 基本概况 19
4.2 合作发展现状分析 19
4.3 本章小结 29
5呼包银榆经济区产业合作的实证分析 31
5.1 评价方法的选取 31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5.3 实证原理及模型介绍 32
5.4 实证分析 33
5.5 本章小结 35
6呼包银榆经济区合作发展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37
6.1 可供选择的合作发展模式 37
6.2 呼包银榆经济区合作发展模式选择的SWOT分析 38
6.3 合作发展模式选择 45
7对策与建议 49
7.1 针对产业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49
7.2 针对发展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51
7.3 呼包银榆经济区合作机制构建的探索 52
7.4 本章小结 54
附录A 呼包银榆经济区主要城市的19个指标数据 56
附录B 呼包银榆主要城市的19个指标标准化数据 57
附录C 专家打分问卷 58
参考文献 61
下篇 专题研究 67
8呼包银榆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67
8.1 引言 67
8.2 国内外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综述 68
8.3 现代产业体系概述 71
8.4 呼包银榆经济区产业体系的演进与产业发展现状 73
8.5 呼包银榆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实证分析 79
8.6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92
8.7 本章小结 97
附录A 求差序列处理结果 98
附录B 灰色关联系数 99
参考文献 100
9呼包银榆经济区能源安全评价及预警系统构建研究 103
9.1 引言 103
9.2 文献综述 104
9.3 呼包银榆经济区能源现状分析 111
9.4 呼包银榆经济区能源安全综合评价 119
9.5 呼包银榆经济区能源安全预警模型 132
9.6 对策与建议 136
9.7 不足与展望 138
9.8 本章小结 138
附录A 能源安全指标体系原始数据 140
附录B 能源安全指标体系数据标准化结果 142
附录C 能源安全评价指标单因素评价矩阵 144
参考文献 149
10呼包银榆经济区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153
10.1 引言 153
1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4
10.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58
10.4 呼包银榆经济区三次产业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161
10.5 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优化发展的对策及保障 178
10.6 本章小结 183
附录A 呼包银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指标原始数据 185
参考文献 186
11呼包银榆经济区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分析 189
11.1 引言 189
11.2 研究综述 191
11.3 呼包银榆经济区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198
11.4 区域选择及协调发展评价体系 202
11.5 呼包银榆经济区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211
11.6 呼包银榆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240
11.7 本章小结 243
参考文献 245
后记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