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3
第1章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 3
1.2 研究意义 4
1.3 研究内容 4
第2章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5
2.1 科技创新系统的含义 5
2.1.1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 5
2.1.2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 5
2.2 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 6
2.2.1 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6
2.2.2 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 6
2.3 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对象 6
2.3.1 省域 6
2.3.2 省域工业企业 7
2.3.3 省域高技术产业 7
2.3.4 省辖市 7
第3章 国内科技创新评价研究现状综述 8
3.1 面向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评价研究 8
3.2 面向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的评价研究 11
3.3 面向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评价研究 12
3.4 面向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评价研究 14
3.5 国内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5
3.6 本章总结 15
第4章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6
4.1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16
4.2 我国省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7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7
4.2.2 指标的解释 18
4.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20
4.3 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0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
4.3.2 指标的解释 21
4.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22
4.4 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4.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4.4.2 指标的解释 23
4.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25
4.5 我国省辖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5
4.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
4.5.2 指标的解释 26
4.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27
4.6 本章总结 27
第5章 我国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29
5.1 我国整体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29
5.1.1 科技活动投入 29
5.1.2 科技成果产出 35
5.1.3 科技成果效益 42
5.2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45
5.2.1 科技活动投入 46
5.2.2 科技成果产出 50
5.2.3 科技成果效益 58
5.3 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60
5.3.1 科技活动投入 60
5.3.2 科技成果产出 63
5.3.3 科技成果效益 69
5.4 本章总结 72
第6章 综合评价方法 73
6.1 主成分分析法 73
6.1.1 基本思想和原理 73
6.1.2 主成分模型 74
6.1.3 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 74
6.2 层次分析法 75
6.2.1 基本思想和原理 75
6.2.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75
6.3 模糊综合评价法 76
6.3.1 基本思想和原理 76
6.3.2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77
6.3.3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77
6.4 加权平均法 78
6.4.1 基本思想和原理 78
6.4.2 加权平均法的步骤 78
第7章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79
7.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省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79
7.1.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79
7.1.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 80
7.1.3 评价结果分析 85
7.2 基于加权平均法的我国省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89
7.2.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89
7.2.2 运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评价 91
7.2.3 评价结果分析 95
7.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97
7.3.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97
7.3.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99
7.3.3 评价结果分析 102
7.4 基于加权平均法的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05
7.4.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105
7.4.2 运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评价 107
7.4.3 评价结果分析 110
7.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河南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13
7.5.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113
7.5.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115
7.5.3 评价结果分析 118
7.6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工业行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21
7.6.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122
7.6.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 123
7.6.3 评价结果分析 128
7.7 基于加权平均法的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29
7.7.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130
7.7.2 运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评价 132
7.7.3 评价结果分析 135
7.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39
7.8.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140
7.8.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142
7.8.3 评价结果分析 145
7.9 基于加权平均法的河南省省辖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48
7.9.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148
7.9.2 运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评价 150
7.9.3 评价结果分析 152
7.10 本章总结 155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57
8.1 主要结论 157
8.2 存在的不足 158
8.3 展望 158
第二篇 知识产权实力评价研究 161
第9章 绪论 161
9.1 研究背景 161
9.2 研究意义 161
9.3 研究内容 162
第10章 知识产权实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163
10.1 知识产权的含义和范围 163
10.1.1 知识产权的含义 163
10.1.2 知识产权的范围 163
10.1.3 本篇研究知识产权的视角 163
10.2 知识产权实力的内涵和构成 164
10.2.1 知识产权实力的内涵 164
10.2.2 知识产权实力的构成 164
10.3 知识产权实力的评价对象 165
10.3.1 省域 165
10.3.2 省域工业企业 165
10.3.3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165
第11章 国内知识产权评价研究现状综述 166
11.1 面向区域知识产权的评价研究 166
11.2 面向城市知识产权的评价研究 168
11.3 面向企业知识产权的评价研究 168
11.4 国内研究特点和存在问题 170
11.5 本章总结 170
第12章 知识产权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71
12.1 知识产权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171
12.2 我国省域知识产权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172
12.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72
12.2.2 指标的解释 172
12.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175
12.3 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175
12.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75
12.3.2 指标的解释 176
12.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177
12.4 我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知识产权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177
12.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78
12.4.2 指标的解释 178
12.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182
12.5 本章总结 182
第13章 我国知识产权现状分析 183
13.1 我国整体知识产权现状分析 183
13.1.1 知识产权申请 183
13.1.2 知识产权授权 189
13.1.3 知识产权质量 195
13.1.4 知识产权效益 197
13.2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现状分析 198
13.2.1 知识产权申请 199
13.2.2 知识产权拥有 205
13.2.3 知识产权效益 210
13.3 本章总结 212
第14章 知识产权实力评价实证研究 213
1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省域知识产权实力评价研究 213
14.1.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213
14.1.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 215
14.1.3 评价结果分析 220
14.2 基于加权平均法的我国省域知识产权实力评价研究 223
14.2.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223
14.2.2 运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评价 225
14.2.3 评价结果分析 229
1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北京市知识产权实力评价研究 232
14.3.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233
14.3.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235
14.3.3 评价结果分析 238
14.4 基于加权平均法的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实力评价研究 241
14.4.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241
14.4.2 运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评价 243
14.4.3 评价结果分析 246
14.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北京市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实力评价研究 249
14.5.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249
14.5.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251
14.5.3 评价结果分析 254
14.6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工业行业知识产权实力评价研究 257
14.6.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257
14.6.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 258
14.6.3 评价结果分析 263
14.7 基于加权平均法的我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专利实力评价研究 263
14.7.1 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 264
14.7.2 运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评价 266
14.7.3 评价结果分析 270
14.8 本章总结 273
第15章 结论与展望 275
15.1 主要结论 275
15.2 存在的不足 275
15.3 展望 276
参考文献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