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就能看懂中医 基础篇》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常学辉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57649258
  • 页数:2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为八部分,包括中医绪论、中医五大主要学说、中医七大主要学派、十大名医之祖、阴阳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等内容。本书采用漫画形式,介绍了中医历史的发展,以及《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名著,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精确诠释出了中医的精髓。本书语言深入浅出,漫画生动有趣,使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让普通读者也能轻轻松松读懂中医,为中医初学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和学习体验,具有很高的出版价值。

中医绪论 4

中医药的起源 4

中医的整体观 11

中医发展简史 12

中医四大经典名著 14

《黄帝内经》 14

《难经》 16

《伤寒杂病论》 18

《神农本草经》 19

中医五大主要学说 20

阴阳学说 20

五行学说 20

藏象学说 20

病因学说 20

病机学说 20

中医四诊方法 22

望诊 23

闻诊 25

问诊 27

切诊 30

中医七大主要学派 33

伤寒学派 34

寒凉学派 35

攻邪学派 36

补土学派 37

滋阴学派 38

温补学派 39

温病学派 40

十大名医之祖 41

黄帝 41

扁鹊 41

华佗 42

张仲景 42

葛洪 42

孙思邈 42

钱乙 43

宋慈 43

李时珍 43

吴谦 43

阴阳学说 46

阴阳属性 46

中医的阴与阳 47

阴阳关系 48

对立制约 48

互根互用 49

消长平衡 50

阴阳转化 51

阴阳学说的应用 52

阴证 52

阳证 53

五行学说 56

五行由五种物质元素组成 56

五行的特性 57

五行的关系 58

五行相生 58

五行相克 59

五行相乘 60

五行相侮 61

五行与五脏 62

五行和人体的对应关系 62

五脏相生相克 63

藏象学说 66

藏象学说的形成 66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67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68

五脏六腑的分布 69

五脏的特性与功能 70

心主血脉,主神志 70

肝主疏泄,主藏血 71

脾主运化、升清,主统血 72

肺主气,司呼吸 73

肾主水,主藏精 74

五脏的系统连属 75

五脏的疾病辨证 80

心气虚 80

心阳虚 81

心阳虚脱 82

心血虚 83

心阴虚 84

心火上炎 85

心血瘀阻 86

痰火扰心 87

邪热内陷 88

肝血不足 89

肝阳上亢 90

肝胆湿热 91

肝疏泄失常 92

肝风内动,肝阳化风 93

胆郁痰扰 94

损伤脾气 95

脾气虚弱 96

脾气下陷 97

脾气不升 98

脾虚水肿 99

脾不统血 100

风寒束肺 101

热邪壅肺 102

痰浊阻肺 103

燥邪伤肺 104

肺阴虚 105

肺气虚 106

肾阴虚 107

肾阳虚 108

肾气不固 109

肾不纳气 110

肾虚水泛 111

六腑的特性与功能 112

小肠主消化,分清别浊 112

大肠传导糟粕,主津液 112

胃接受和腐熟食物,主通降 113

胆储存和排泄胆汁;胆气主升 113

膀胱储存和排泄尿液;协同肾脏进行气化作用 113

三焦主全身气机和水谷之精气运行的通道 113

六腑疾病辨证 114

胆汁排泄障碍 114

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调 115

大肠传导功能失调 116

胃气化功能失调 118

三焦外感湿邪 119

精、气、血、津液 122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23

精的基本概念 124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125

气的生成 126

气的功能 127

气的种类与分布 129

元气 130

宗气 130

营气 131

卫气 131

血的生成过程 132

血的功能 133

血的运行 134

津液的概念 136

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137

津液代谢失衡 141

病因学说 144

致病因素 144

中医致病四因素 144

六淫 145

风、寒、暑、湿、燥、火 145

风邪 146

寒邪 148

暑邪 151

暑邪的常见病症 152

湿邪 153

燥邪 156

火邪 159

七情 162

内伤七情 162

喜 164

怒 165

忧 166

思 167

悲 168

恐 169

惊 169

其他因素 170

饮食损伤 170

劳逸损伤 171

五劳损伤 172

外伤一:冻伤、烧伤、烫伤 173

外伤二:金刃、持重弩伤、跌打损伤 175

外伤三:虫兽、疯狗、毒蛇咬伤 176

病理因素 179

痰饮 179

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停留的部位及症状 180

瘀血 181

病机学说 184

病机学说的主要内容 184

正与邪的传变 185

实证 186

实证症状 187

虚证 188

虚证症状 189

虚与实的传化 190

影响虚实传变的因素 191

由实转虚 192

因虚致实 193

虚实错杂 194

真虚假实 195

真实假虚 196

阴阳失调 197

阴偏盛 198

阳偏盛 199

阴盛格阳 200

阳盛格阴 201

亡阴 202

亡阳 203

气血失调 204

气失调 205

气虚 206

气虚症状 207

气逆 208

气逆症状 209

气脱 210

气脱原因 211

气脱症状 212

气陷 214

气陷症状 215

气滞 216

气滞症状 217

气闭 218

气闭症状 219

血失调 220

血虚形成的原因 221

血虚 222

血虚的症状 223

血瘀 224

血瘀的症状 225

血热 226

血热的症状 227

津液代谢失常 228

津液亏虚——伤津 228

津液亏虚——伤阴 229

内生五邪 230

内风 231

内寒 236

内湿 238

内燥 240

内火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