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理论篇 3
第一章 生物圈:人类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区域 3
第一节 “生物圈”概念的提出及其重要理论意义 3
第二节 生物圈的基本发展规律 12
第三节 “智能圈”概念的提出和运用 19
第二章 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特点 27
第一节 劳动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 27
第二节 劳动的发展阶段体现了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37
第三节 生物圈的局限性 45
第三章 科技革命与生物圈的变化趋势 49
第一节 科技革命的生态内容 49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抗争 54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 60
第四节 生态文化 69
第五节 生态教育 72
第四章 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原理 78
第一节 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 78
第二节 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概念 83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探索 87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与生态因子 98
第一节 技术成因型经济发展 98
第二节 考虑生态限制的世界发展理论 100
第三节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102
第四节 外部效应 105
第五节 社会成本的计算 108
第六章 经济生态化与最终结果 112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的最终结果 112
第二节 自然资源消耗量 116
第七章 自然界的经济价值:自然资源利用效益 124
第一节 确定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的必要性 124
第二节 自然财富的评价 128
第三节 自然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135
第四节 生态影响与生态损失的评价 141
第八章 经济发展生态化及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的基本方向 144
第一节 技术成因型经济发展的局限 144
第二节 经济发展生态化方向:解决生态问题的替代方案 147
第三节 发展零废料、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技术变革 153
第四节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直接措施 155
第九章 农工一体(部门)发展的生态化 157
第一节 农工一体生态化发展 157
第二节 燃料能源综合体 162
第十章 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的国家和市场 167
第一节 导致市场和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效率低下的原因 167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与生态因子 172
第三节 自然资源利用经济机制的类型 174
第四节 自然资源利用经济机制的生态化形成方向 179
第五节 市场营销与生态 193
第六节 生态法 200
第十一章 经济生态化与走出生态危机的出路 216
第一节 生态危机及其后果 216
第二节 咸海生态灾难及启示 217
第十二章 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系统化分析与预测 225
第一节 多因子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理论 225
第二节 对发展生态系统的假设进行模拟 229
第三节 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预测 236
第四节 人为压力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 238
第五节 区域的生态经济区划 242
下篇 宏观经济中的生态问题 247
第十三章 农业结构的调整 247
第一节 结构调整生态化 247
第二节 农业结构调整 248
第三节 农业生态化的组织保障 252
第十四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面临的挑战 257
第一节 对我国城市化的总结和反思 257
第二节 城市化的新道路 259
第三节 要探讨的问题与新思维 264
第十五章 县域经济发展——合理安置剩余劳动力及配置生态资源 271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的约束与县域的作用 271
第二节 土地资源对合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 273
第三节 水资源对合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 275
第四节 县域生态承载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的影响 277
第十六章 县域经济是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融入的基础 280
第一节 县域经济接纳农村劳动力现状 280
第二节 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融入的思考 285
第三节 县域经济合理安置剩余劳动力的途径 290
第十七章 县域新兴城镇发展定位研究 300
第一节 新兴城市发展点的定位 300
第二节 岔路河发展成为中型城市的分析 307
结束语 313
参考文献 317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