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干预无痛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志刚,于金贵,王月兰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市: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33148720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详细阐述疼痛治疗的专业图书。对疼痛发生的解剖与生理、各种疼痛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介绍了各种疼痛包括慢性疼痛、手术后疼痛、分娩痛、内镜检查痛、晚期癌痛等的各种治疗方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现代麻醉学的范畴 1

一、麻醉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1

二、麻醉学专业的任务与范围 2

三、麻醉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4

第二节 麻醉无痛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6

第三节 麻醉干预与疼痛治疗的关系 7

第四节 疼痛治疗的发展史 9

第二章 疼痛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14

第一节 疼痛的基本概念 14

第二节 疼痛的解剖学基础 15

一、伤害性感受器与传入纤维 15

二、痛觉的传导通路 17

三、疼痛整合中枢 18

四、痛觉调制系统 22

第三节 疼痛的神经生理学与药理学 23

一、疼痛的分类 23

二、疼痛的外周机制 24

三、疼痛的中枢机制 31

第三章 疼痛的临床评估与治疗基础 37

第一节 疼痛性疾病的临床诊断 38

一、病史采集 38

二、一般检查 39

第二节 疼痛的评估 39

一、口述描绘评分法 40

二、视觉模拟量表 40

三、数字评分法 41

四、疼痛简明记录表 41

五、McGill疼痛问卷 42

六、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 42

七、行为测定法 42

八、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法 44

九、手术后疼痛评分法 44

十、痛或耐痛阈测定 44

第三节 疼痛的治疗 45

一、疼痛治疗的组织结构 45

二、疼痛治疗的任务与范围 46

第四章 麻醉干预的无痛技术种类 48

第一节 超前镇痛 48

第二节 局部镇痛 49

第三节 椎管内镇痛技术 49

一、蛛网膜下腔阻滞穿刺技术 49

二、硬膜外穿刺技术 53

三、骶管阻滞技术 57

第四节 神经阻滞 58

一、颈神经丛阻滞 58

二、臂神经丛阻滞 59

三、肩胛上神经阻滞 64

四、腋神经阻滞 65

五、肘部尺神经阻滞 65

六、肘部桡神经阻滞 66

七、肘部正中神经阻滞 66

八、腕部桡神经阻滞 67

九、腕部正中神经阻滞 67

十、腕部尺神经阻滞 68

十一、指神经阻滞 68

十二、腰大肌间隙腰神经丛阻滞 68

十三、臀上皮神经阻滞 69

十四、骶前孔阻滞 70

十五、闭孔神经阻滞 71

十六、坐骨神经阻滞术 72

十七、股神经阻滞术 73

十八、腘窝部胫神经与腓总神经阻滞 74

十九、腓总神经阻滞 74

二十、脑下垂体阻滞疗法 75

二十一、枕大、枕小神经阻滞术 75

二十二、眶上神经阻滞、滑车上神经阻滞 76

二十三、眶下神经阻滞 77

二十四、上颌神经阻滞 78

二十五、颏神经阻滞 79

二十六、下齿槽神经阻滞 80

二十七、下颌神经阻滞 81

二十八、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节)阻滞术 82

二十九、面神经(干)阻滞 83

三十、舌咽神经阻滞 84

三十一、喉上神经阻滞 85

三十二、迷走神经阻滞 85

三十三、膈神经阻滞术 86

三十四、肋间神经阻滞术 86

三十五、胸膜腔(局部)镇痛 88

三十六、星状神经节阻滞 89

三十七、胸交感神经阻滞法 90

三十八、腰交感神经阻滞法 91

第五节 其他镇痛方法 92

一、小针刀疗法 92

二、枝川注射疗法 94

三、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95

四、心理与行为治疗 96

第五章 术后麻醉干预无痛技术 97

第一节 术后麻醉干预无痛技术的理论基础 97

一、急性疼痛的解剖与病理生理 97

二、手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97

三、术后镇痛的传统观念与现代积极治疗 99

四、中枢敏化与超前镇痛 101

第二节 术后镇痛的原则与方法 101

一、急性疼痛的临床治疗原则 101

二、急性疼痛治疗方法的选择 101

第三节 急性疼痛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 102

一、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 102

二、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 114

三、镇静安定药 126

第四节 病人自控镇痛 133

一、病人自控镇痛的特点 133

二、PCA技术参数 134

三、常用PCA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134

四、PCA临床应用范围 134

第五节 椎管内镇痛 135

一、硬膜外镇痛 135

二、蛛网膜下腔镇痛 138

第六节 外周神经阻滞用于四肢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 139

一、外周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中的价值 139

二、神经电刺激器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139

第七节 外周神经阻滞留置导管连续给药镇痛 140

一、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和病人自控区域镇痛 140

二、PCNA技术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141

三、PNB所需的局麻药及其安全剂量 141

第八节 小儿术后疼痛治疗的特点 142

一、制定术后镇痛计划 142

二、婴儿和小儿急性疼痛的评估 143

三、小儿镇痛治疗方法选择的特点 143

四、小儿术后镇痛中全身镇痛药物的应用 144

五、小儿术后镇痛给药途径与方法 146

六、小儿术后非药物镇痛方法 151

第九节 术后镇痛的研究趋势 151

一、经皮肤给药 151

二、经口腔黏膜给药 152

三、经鼻腔黏膜给药 152

四、经眼球结膜给药 152

五、其他 153

第六章 分娩镇痛与无痛流产技术 154

第一节 分娩镇痛 154

一、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 154

二、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和药物应该具备的条件 155

三、分娩镇痛的方法 156

第二节 无痛流产 166

一、无痛流产的特点 166

二、无痛流产常用的方法 166

三、无痛流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66

第七章 无痛内窥镜检查及其治疗 168

第一节 无痛内窥镜检查 168

一、无痛内窥镜常用的麻醉药物 168

二、无痛内窥镜的麻醉管理 169

三、临床常用无痛内镜检查的麻醉处理 170

第八章 慢性疼痛治疗 173

第一节 概述 173

一、慢性疼痛的概念 173

二、慢性疼痛的诊治原则 173

第二节 慢性疼痛的诊断 174

一、诊断内容 174

二、诊断方法 175

第三节 慢性疼痛的治疗 176

一、常用治疗方法 176

二、治疗后的处理 177

第四节 常见慢性疼痛病症的诊治 178

一、头面部疼痛 178

二、颈肩部及上肢疼痛 185

三、胸背部疼痛 191

四、腰臀部疼痛 193

五、下肢疼痛 200

六、全身性疾病 204

第九章 癌性疼痛治疗 213

第一节 癌痛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213

一、癌痛治疗的现状 213

二、癌痛治疗的展望 215

第二节 癌痛评估与测定 215

一、癌痛评估的一般原则 215

二、评估内容 216

第三节 癌痛原因与类型 217

一、癌痛原因 217

二、癌痛类型 218

第四节 癌症病人的急性痛与慢性痛 220

一、急性疼痛 220

二、肿瘤转移性疼痛 220

第五节 癌痛病人的疼痛影响 221

一、生理影响 221

二、心理影响 221

三、社会影响 221

第六节 癌痛的药物治疗——“三阶梯治疗方案” 222

一、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222

二、药物选择与滴定 222

第七节 癌痛的PCA治疗 225

一、适应证 225

二、临床应用 225

三、副作用及其防治 228

第八节 癌痛神经介入治疗 229

一、神经介入的基本原则 230

二、神经介入治疗的基本适应证 230

三、神经介入治疗的禁忌证 231

四、常用的神经介入方法 231

第九节 癌痛的放射性治疗 232

一、癌痛放射治疗的作用与机制 233

二、骨转移癌痛的放射治疗 234

三、癌痛放射治疗合并药物治疗 235

四、癌痛外照射加核素内照射综合治疗 235

五、癌痛放射治疗的毒副反应及处理 236

第十节 癌痛的化学治疗 236

一、常用抗肿瘤药物 236

二、化学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37

三、常见肿瘤的癌痛化疗 238

四、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240

第十一节 癌痛的核素治疗 241

一、骨痛的病理生理学 241

二、治疗原理 241

三、治疗前对病人的全身情况进行评级 242

四、临床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242

第十二节 癌痛的肿瘤生物与基因治疗 247

一、细胞因子 247

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249

三、肿瘤疫苗 250

四、单克隆抗体 250

五、肿瘤基因治疗 251

第十三节 癌痛的激素治疗 252

一、激素的定义与分类 252

二、内分泌与肿瘤 252

三、激素类药物 253

四、恶性肿瘤的激素治疗 255

第十四节 癌痛的心理治疗 257

一、认知干预治疗 257

二、松弛训练 258

三、暗示与催眠治疗 258

四、注意力分散法 260

五、支持疗法 260

六、示范法 261

七、主要注意事项 261

第十五节 癌痛治疗与临终关怀(生命终极管理) 261

一、临终关怀的宗旨 262

二、末期癌痛病人的疼痛处理 262

三、临终关怀与镇痛的未来发展 264

第十章 临终关怀与宗教文化 265

第一节 临终关怀概述 265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265

二、临终关怀的内涵 266

三、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 267

第二节 佛教概述 268

一、印度佛教 268

二、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270

第三节 基督教概述 272

一、基督教的起源 272

二、基督教的发展 273

三、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 274

四、基督教的教义 274

第四节 伊斯兰教概述 275

第五节 临终关怀与佛教 276

一、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276

二、佛教的生死智慧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 277

三、佛教的临终关怀 282

四、净土法门与临终关怀 294

第六节 临终关怀与基督教 294

一、天主教与基督教的死亡观 294

二、十架神学的临终关怀 295

三、临终关怀者的角色 296

第七节 临终关怀与伊斯兰教 296

一、回族穆斯林的“死亡观” 297

二、回族穆斯林“死亡关怀”的内容 297

三、“死亡关怀”的积极意义 298

第十一章 癌痛姑息治疗的伦理学探讨 300

一、生活质量 300

二、在生命终点医学的职责 300

三、伦理学的原则 301

四、伙伴关系 301

五、恰当的治疗 301

六、听其自然发展 302

七、生命的结束 303

第十二章 无痛服务机构的展望 304

一、APSs现状 304

二、APSs作用 304

三、APSs对镇痛不良反应的防治 305

四、APSs结构 306

五、APS前景展望 307

附 临终关怀事例 307

参考文献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