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坳陷油气藏形成与分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卫工,庞雄奇,李晓光,钟宁宁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16069879
  • 页数:4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针对辽河坳陷油气勘探中遇到的系列难题,全面系统地组织开展了油气门限控藏研究。基于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预测了有利资源领域、有利成藏区带和有利目标区块,为深化勘探指明了方向。全书共六章。本书可作为石油地质等相关专业科研人员的工具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相关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年级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参考书。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油气藏勘探简史 1

一、勘探概况 1

二、阶段划分 3

第二节 油气藏勘探面临的问题 6

一、经典的油气成藏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复杂条件下的深化勘探 6

二、逻辑分析定性研究不能满足高成熟探区油气深化勘探要求 8

第三节 油气藏勘探研究的科学问题 9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 9

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 9

三、油气藏分布发育模式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 9

四、油气藏预测评价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 10

第四节 油气藏勘探研究的技术思路 10

一、整体研究认清油气地质条件 10

二、实例剖析阐明油气藏地质特征 10

三、统计分析发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11

四、模拟研究揭示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临界条件 12

五、综合分析建立油气藏分布发育模式 13

第五节 油气藏勘探研究的基本成果 14

一、发现油气藏具有五方面的地质特征 14

二、搞清了六大关键要素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 14

三、揭示出四大功能要素控油气藏形成机制 15

四、建立了三类油气藏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模式 16

五、研发了油气藏定量预测与评价技术并在实用中取得显著成效 18

第二章 辽河坳陷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19

第一节 地层层序与分布发育 20

一、古生界 20

二、中生界 20

三、新生界 22

第二节 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 24

一、构造特征与单元划分 24

二、构造演化历史与比较 29

第三节 源岩特征与分布发育 39

一、源岩分布发育特征 39

二、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0

第四节 储层特征与分布发育 68

一、储层孔渗特征比较 68

二、储层沉积相分布特征 73

第五节 生储盖组合特征 91

一、西部凹陷生储盖组合特征 91

二、东部凹陷生储盖组合特征 91

三、大民屯凹陷生储盖组合特征 93

第六节 油气资源评价与剩余资源潜力分布 94

一、物质平衡法评价远景资源量 95

二、排聚系数法评价现实资源量 105

三、规模序列法评价最小资源量 114

第三章 辽河坳陷油气藏地质特征与分类 117

第一节 典型油气藏剖析 117

一、大洼油气田 117

二、兴隆台油气田 128

三、齐家下台阶油气聚集带 142

四、西部凹陷潜山油气藏 157

第二节 油气藏地质特征 191

一、油气藏产状特征 191

二、油气藏流体特征 203

三、油气藏温压特征 234

第三节 油气藏分类 245

一、油气藏分类原则与方案 245

二、各类油气藏概述 246

第四章 辽河坳陷油气藏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 254

第一节 烃源灶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254

一、烃源灶的基本概念与定量表征 254

二、烃源灶分布发育特征与油气藏分布关系 255

三、烃源灶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 261

四、烃源灶控油气藏分布的机理解释 263

五、烃源灶控油气藏分布发育定量预测 265

第二节 沉积相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267

一、沉积相的基本概念与分级 268

二、沉积相与油气藏分布关系 268

三、沉积相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 276

四、沉积相控油气藏分布的动力学机理解释 278

五、沉积相控油气藏分布发育定量预测 279

第三节 有效盖层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287

一、有效盖层的基本概念 287

二、有效盖层分布发育特征与油气藏分布关系 287

三、有效盖层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 291

四、有效盖层控油气藏分布的机理解释 296

五、有效盖层控油气藏分布发育定量预测 296

第四节 古隆起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300

一、古隆起的基本概念与定量表征 300

二、古隆起分布发育特征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 301

三、古隆起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 308

四、古隆起控油气藏分布的机理解释 311

五、古隆起控油气藏分布发育定量预测 313

第五节 断裂带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320

一、断裂带的基本概念 320

二、断裂带分布发育特征与油气藏分布关系 320

三、断裂带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 331

四、断裂带控油气藏分布的机理解释 335

五、断裂带控油气藏分布定量预测 336

第六节 有效储层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338

一、有效储层的基本概念与定量表征 338

二、有效储层分布发育特征与油气藏分布关系 338

三、有效储层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与基本模式 343

四、有效储层控油气藏分布的机理解释 346

五、有效储层控油气藏分布定量预测 347

第五章 辽河坳陷油气藏成因特征与分布发育基本模式 352

第一节 油气藏成因特征 352

一、油气来源特征 352

二、油气来量特征 360

三、油气来期特征 367

四、油气来路特征 371

五、油气来力特征 372

第二节 油气成藏地质模式 373

一、源下-早期断层输导-古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373

二、源内-自生自储油气成藏模式 373

三、源上-继承性断层输导-下生上储油气成藏模式 374

第三节 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模式 375

一、功能要素的基本概念及控藏机制 375

二、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基本模式 378

三、功能要素组合分类与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发育模式 383

第六章 辽河坳陷油气藏分布预测与结果讨论 388

第一节 辽河坳陷油气藏分布预测方法原理与工作流程 388

一、方法原理 388

二、技术路线 390

三、工作流程 391

第二节 辽河西部凹陷油气藏分布预测与结果讨论 391

一、构造油气藏 392

二、断块油气藏 398

三、岩性油气藏 400

四、预测结果可靠性检验 403

第三节 辽河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分布预测与结果讨论 404

一、构造油气藏 405

二、岩性油气藏 405

三、潜山油气藏 405

四、预测结果可靠性检验 409

第四节 辽河东部凹陷油气藏分布预测与结果讨论 413

一、构造油气藏 413

二、岩性油气藏 418

三、预测结果可靠性检验 423

参考文献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