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2
第二节 研究意义 5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6
一、研究内容 6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8
第四节 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10
第五节 主要创新和特色 10
第二章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及相关指数研究综述 12
第一节 贫困概念和理论的演进 14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 14
二、收入贫困理论及评价 15
三、多维贫困理论 18
第二节 基于非公理化方法的多维贫困测量 20
第三节 基于公理化方法的多维贫困测量 27
第四节 国内相关研究 30
第五节 多维贫困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31
第六节 总结 34
第三章 中国多维贫困的动态变化:城乡比较 36
第一节 研究特色 37
第二节 多维贫困的识别和指数 38
一、贫困的识别 38
二、指数的来源及计算原理 39
三、多维贫困指数M0的具体计算方法 40
四、多维贫困指数M0的性质 41
第三节 分析对象及数据、指标和权重 43
一、分析对象 43
二、数据来源 43
三、指标和变量的选取 44
第四节 多维贫困的测算 47
一、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 47
二、多维贫困状况 49
三、多维贫困的分解 50
第五节 多维贫困的分类与比较 55
一、多维贫困人口的4种分类 55
二、对4种多维贫困的测算 58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62
第四章 中国多维贫困的动态测度:聚焦农村 64
第一节 分析方法、数据、指标和权重 65
第二节 多维贫困的测算 66
一、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 66
二、多维贫困状况 68
第三节 多维贫困的分解 70
一、按指标分解 70
二、按省(区)分解 71
三、按家庭特征分解 73
第四节 以湖北省为例的分析 76
一、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 76
二、城乡收入贫困的比较 77
三、多维贫困指数 78
四、多维贫困指数的城乡分解 79
五、多维贫困的家户特征 80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82
第五章 农村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 85
第一节 分析特色 86
第二节 分析方法和数据说明 86
一、贫困的识别 86
二、贫困的加总指数 87
三、贫困指数的性质 88
四、分析对象的选择 89
五、指标体系、权重和剥夺临界值 89
第三节 计算结果 95
一、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 95
二、多维贫困状况 97
三、贫困人口的贫困缺口及内部不平等 103
第四节 结论与进一步的讨论 106
一、结论 106
二、政策含义 107
三、进一步的讨论 108
第六章 多维贫困的持续时间——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 110
第一节 长期多维贫困的测算思路 112
一、福利指标 112
二、多维贫困的识别 113
三、多维贫困的持续时间 114
第二节 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及计算方法 115
第三节 实证分析 118
一、指标和变量的选取 118
二、计算结果 119
第四节 结论和政策建议 127
第七章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回顾与评价 130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回顾 131
第二节 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效果评价 139
一、贫困人口的减少、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139
二、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效果评价 143
第三节 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存在的问题 149
第四节 其他减贫增收计划:内容和效果 159
一、转移劳动力培训 159
二、补贴贷款和农业企业 161
第八章 当前农村连片扶贫开发模式及评价 163
第一节 连片开发扶贫政策的形成和片区现状 164
第二节 连片开发扶贫的理论逻辑 171
一、新区域主义 171
二、空间贫困理论 172
三、人力资本理论 173
四、生计资本理论 174
第三节 连片开发扶贫的政策措施和片区协调问题 175
第九章 农村社会保障项目 177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项目概述 178
第二节 农村社会救助项目的内容和特点 179
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79
二、农村医疗救助 180
第三节 农村社会救助项目存在的问题 181
第四节 农村社会保险项目的内容和特点 185
一、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185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86
第五节 农村保障项目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88
第十章 新时期农村扶贫: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融合 190
第一节 多维贫困视角下社会政策扶贫的必要性 191
第二节 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在我国农村扶贫体系中的比较 194
第三节 当前我国农村生计风险对社会政策的客观需要 196
第四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反贫困的内在机理 198
第五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嵌入农村扶贫的基本路径 201
一、加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融合,提高农村人口的可持续生计能力 201
二、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202
三、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切实阻断农村贫困的代际传递 204
四、推广农村社会福利专业化模式,为贫困人口提供专业服务 206
附录 208
参考文献 213
后记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