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析史 第3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约瑟夫·熊彼特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100138406
  • 页数:648 页
图书介绍:

第四编 1870至1914年(及以后) 3

第一章 导言与计划 3

1.包括的时期 3

2.工作的条件 5

3.本编的计划 11

第二章 背景与形态 13

1.经济的发展 14

2.自由主义的失败 16

3.政策 24

(a)自由贸易与对外政策 24

(b)对内政策与社会政策 26

(c)财政政策 28

(d)货币 30

4.艺术与思想 32

(a)资产阶级文明及其难以驯服的产物 32

(b)资产阶级文明及其哲学 33

第三章 邻近学科的某些发展 47

1.历史 48

2.社会学 51

(a)历史社会学 54

(b)史前史的——人类文化学的社会学 55

(c)生物学派别 58

(d)自主的社会学 64

3.心理学 69

(a)实验心理学 70

(b)行为主义 72

(c)完形心理学 73

(d)弗洛伊德心理学 73

(e)社会心理学 74

第四章 社会政策与历史方法 76

1.社会政策 77

(a)对于分析工作的影响 78

(b)社会政策协会 80

(c)“价值判断”问题 83

2.历史主义 87

(a)“旧”历史学派 89

(b)“新”历史学派 90

(c)方法之战 97

(d)“最新的”历史学派:斯皮索夫、桑巴特与马克斯·韦伯 100

(e)经济史与历史经济学在英国 108

第五章 这一时期的一般经济学:人物与派别 112

1.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 113

2.英国:马歇尔时代 120

(a)埃奇沃思、威克斯蒂德、鲍利、坎南和霍布森 121

(b)马歇尔及其学派 126

3.法国 137

4.德国和奥地利 141

(a)奥地利学派或维也纳学派 142

(b)元老们 152

(c)代表人物 153

5.意大利 160

(a)元老们 161

(b)潘塔莱奥尼 162

(c)帕累托 164

6.荷兰和斯堪的那维亚各国 169

7.美国 172

(a)奠定基础的人们 175

(b)克拉克、费雪和陶西格 179

(c)另外几位重要人物 187

8.马克思主义者 194

(a)马克思主义在德国 197

(b)修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复兴 202

第六章 一般经济学:性质与内容 207

1.前言 208

(a)一般经济学的社会学结构 208

(b)人口 212

2.想象、企业和资本 215

(a)想象 215

(b)企业 217

(c)资本 225

3.价值和分配理论的革命 240

(a)交换价值理论 242

(b)成本、生产、分配 244

(c)相互依存与均衡 251

4.马歇尔的态度和实际成本 255

5.利息、地租、工资 261

(a)利息 261

(b)地租 272

(c)工资 280

6.实用领域的贡献 287

(a)国际贸易〔只有标题,本节未写。〕 289

(b)财政学〔未写完。〕 289

(c)劳动经济学 291

(d)农业〔只有标题,本节未写。〕 292

(e)铁路、公用事业、“托拉斯”和卡特尔 292

第七章 均衡分析 296

1.本时期经济理论的基本一致性 298

2.库尔诺和“数理学派”:计量经济学 302

(a)数学给予经济理论的帮助 303

(b)库尔诺的贡献 307

3.均衡概念 314

(a)静态学,动态学;静止状态,进化 314

(b)确定性、均衡和稳定 320

4.竞争假说与垄断理论 326

(a)竞争假说 328

(b)垄断理论 332

(c)寡头垄断与双边垄断 336

5.计划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345

6.部分分析 352

(a)马歇尔派的需求曲线 354

(b)弹性概念 355

(c)有助于一般分析的概念 358

7.瓦尔拉派的一般均衡理论 363

(a)瓦尔拉的概念化 365

(b)交换理论 369

(c)简单交换的确定性与稳定性 370

(d)瓦尔拉的生产理论 378

(e)资本形成的引入和货币的引入 385

8.生产函数 400

(a)概念的含义 400

(b)概念的演变 407

(c)一阶齐次性假设 418

(d)报酬递增与均衡 424

(e)零利润趋势 430

第七章 附录 有关效用理论的注释 438

1.早期的发展 438

2.现代发展的开端 441

3.与功利主义的关系 442

4.心理学与效用理论 444

5.基数效用 448

6.序数效用 451

7.相容性假设 457

8.福利经济学 460

第八章 货币、信用和循环 467

1.实际问题 468

(a)金本位制 468

(b)复本位制 470

(c)国际货币合作 471

(d)稳定与货币管理 471

2.分析工作 475

(a)瓦尔拉 478

(b)马歇尔 480

(c)维克塞尔 483

(d)奥地利学派 484

3.基本原理 485

(a)货币的性质和职能 485

(b)纳普的国家货币理论 491

4.货币的价值:指数法 493

(a)早期著作 493

(b)经济理论家的作用 494

(c)哈伯勒、迪维西亚和凯恩斯 496

5.货币的价值:交换方程式与“数量法” 498

(a)概念的定义 499

(b)交换方程式与数量理论的区别 503

(c)购买力平价与国际收支机制 513

6.货币的价值:现金余额法与收入法 516

(a)现金余额法 516

(b)收入法 518

7.银行信用与存款“创造” 519

8.危机与循环:货币理论 529

9.非货币循环分析 536

(a)朱格拉的功绩 538

(b)共同基础与敌对“理论” 540

(c)其他方法 551

第五编 结论 现代发展的梗概 559

第一章 引言与计划 559

1.本编的计划 559

2.过去二十五年间理论经济学的进步 561

(a)关于这次专题演讲范围的引论 561

(b)马歇尔—维克塞尔体系及其发展 563

(c)经济动态学 564

(d)收入分析 565

(e)这次专题演讲的概括 567

3.背景与形态 568

第二章 源出于马歇尔—维克塞尔工具的发展 573

1.消费者行为的现代理论及“新”生产理论 573

2.单个企业与垄断竞争的理论 575

第三章“极权主义”国家的经济学 579

1.德国 580

2.意大利 584

3.俄国 585

第四章 动态学与经济周期研究 589

1.总量理论动态化:宏观动态学 591

2.统计的补充:计量经济学 593

3.宏观动态学与经济周期研究的相互影响 595

第五章 凯恩斯与现代宏观经济学 604

1.对凯恩斯著作的几个较为广泛的方面的评论 606

2.《通论》的分析工具 611

3.凯恩斯启示的影响 618

人名译名对照表 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