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从“观”到审美观照 21
第一节 “观”和“观照”的语义分析 21
一 “观”的语义分析 21
二 “观照”的语义分析 26
三 “观”的哲学历史考察 29
第二节 “观”和“观照”的美学阐释 35
一 西方的审美观照理论 35
二 中国的审美观照理论 44
三 中西审美观照理论比较 49
第二章 “观”的哲学基础 53
第一节 《周易》哲学中的“观” 53
一 “贞观” 54
二 “观”卦 56
三 观物取象 58
第二节 儒家哲学中的“观” 61
一 观物比德 61
二 以物观物 63
第三节 道家哲学中的“观” 69
一 老子的“观” 69
二 庄子的“观” 74
第四节 佛教哲学中的“观” 82
一 观自在 82
二 观空 85
三 禅观 88
第五节 “观”的哲学内涵 94
一 中国哲学中“观”的异同 94
二 “观”的时空观的思想基础 97
三 “观”的一般哲学意义 106
第三章 “观”的美学内涵 112
第一节 “观”的基本类型 113
一 静观 113
二 流观 118
第二节 “观”的发生机制 122
一 “观”与“心” 122
二 “观”的前提和过程 125
第三节 “观”的审美特性 132
一 意向性 133
二 知觉性 136
三 情感性 138
四 体验性 140
第四章 “观”与中国艺术美学 143
第一节 “观”与中国文学美学 144
一 《楚辞》中的“观” 144
二 《世说新语》中的“观” 146
三 《文心雕龙》中的“观” 149
四 《人间词话》中的“观” 154
第二节 “观”与中国绘画美学 157
一 《画山水序》中的“观” 157
二 《林泉高致》中的“观” 161
三 《梦溪笔谈》中的“观” 162
第三节 “观”与中国园林美学 163
一 《园冶》中的“观” 163
二 《闲情偶寄》中的“观” 166
第五章 “观”与日常生活美学 170
第一节 “观”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170
一 何谓“日常生活审美” 170
二 视觉文化的困境 172
三 审美文化的困境 176
四 审美观照的回归 178
第二节 “观”与旅游活动中的审美 181
一 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181
二 旅游与审美观照 183
三 旅游凝视与审美观照 185
四 旅游审美观照的特性 187
五 旅游审美观照与精神自由 192
结语 194
参考文献 198
后记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