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式 1
卷之一 2
《难经》 2
补泻 2
补泻相反 12
针刺浅深 13
先后浅深 14
井荥俞经合主病 14
四时井荥俞经合刺 15
脏腑荥俞合皆以井为始 16
脏腑井荥五六 17
阴阳井荥木金相生不同 17
出井入合 18
欲刺井当刺荥 18
经脉流注 19
奇经八脉 22
十五络脉 24
奇经病 25
十二经以原为俞,三焦以俞为原 25
八会刺穴 28
上工下工治病 29
卷之二上 31
《灵》《素》 31
用针方宜 31
九针式 31
九针应天地人时以起用 32
九针所宜 34
五刺应五脏 35
九刺应九变 35
十二刺应十二经 35
黑白肥瘦刺 36
刺常人 36
刺王公大人布衣 37
刺壮士 37
刺婴儿 37
刺脉虚实浅深 37
十二经气血刺 38
手足阴阳经脉刺 38
补泻 38
刺胸腹 50
标本 50
针灸手 50
刺宜从时 51
五夺不可泻 54
刺逆四时 54
刺避 55
禁太过不及 56
五节刺 58
五脏病刺 59
刺弊 61
血气不同形 61
十二络缪刺 缪,如纰缪,纪纲 62
经刺 65
巨刺 缪刺,刺络脉;巨刺,刺经脉 66
脉刺 66
浅深上下所宜 67
人身左右上下虚实不同刺 68
气清浊浅深刺 69
死期不可刺 70
卷之二下 71
五乱刺 71
气血盛哀 71
耐痛 73
五逆 73
三刺谷气 73
热 74
疟 76
腰痛 78
周痹 80
癫狂 81
头 82
痿 83
心痛 84
胀 85
胸胁痛 87
大风 88
疠风 88
偏枯 88
痿厥 88
痈 89
鼠瘘 90
耳鸣、耳痛、耳聋 91
膝痛、胫酸 91
啮舌、啮颊、啮唇、重舌 92
欠 92
哕 92
唏、噫 92
振寒 93
亸 丁可反 93
嚏 93
泣竭成盲 93
太息 93
涎下 93
口目噼 94
肠鸣 94
目眩头倾 94
喉痹 94
齿痛 94
衄 95
喘 95
怒 95
顑 若感切 95
项痛 95
足 95
下血 96
疝 96
转筋 96
厥 96
痫 97
霍乱 97
目痛 97
卒然无音 97
目不瞑不卧 98
补遗篇:气交暴郁刺 99
司天不迁正刺法 100
司气有余不退位刺法 101
司气失守刺 102
全真刺 103
十二脏邪干刺 104
灸法 105
艾灸方宜 105
艾灸补泻 105
灸寒热 106
女子败疵 106
灸痈 106
犬咬 106
伤食、苦乐 106
宜灸不宜刺 107
卷之三 108
十二经病刺 108
手太阴 108
手阳明 108
足阳明 108
足太阴 109
手少阴 109
手太阳 110
足太阳 110
足少阴 110
手厥阴 111
手少阳 111
足少阳 111
足厥阴 112
奇经八脉病 112
十二经脉 113
奇经八脉 116
十五络脉 118
十二经筋 120
空穴 124
十二经井荥俞原经合 126
同身尺寸 129
经脉长短 130
校注后记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