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论 1
1.1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概念及特点 2
1.2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3
第2章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及指标体系 5
2.1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提出 6
2.2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 7
2.3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指标体系 7
2.4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专业术语 10
第3章 水化学因子的监测方法 11
3.1 基础资料收集 12
3.2 监测点位布设 12
3.3 监测时间与频率 13
3.4 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 14
3.4.1 样品采集 14
3.4.2 样品保存 20
3.4.3 样品运输 20
3.5 监测内容与方法 21
第4章 水生生物的监测方法 23
4.1 基本原则 24
4.2 监测点位布设 24
4.3 监测时间与频率 25
4.3.1 监测时间 25
4.3.2 监测频率 25
4.4 样品采集与保存 25
4.4.1 藻类植物的样品采集与保存 25
4.4.2 底栖动物的样品采集与保存 26
4.5 监测内容与方法 27
4.5.1 藻类植物监测内容与方法 27
4.5.2 底栖动物监测内容与方法 29
第5章 物理生境的监测方法 31
5.1 生境调查所需设备及器材 32
5.2 生境调查要素 32
5.2.1 河流总体特征 33
5.2.2 环境压力要素 33
5.2.3 河岸植被及水生植物 34
5.3 记录 35
第6章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37
6.1 水体理化指标质量保证与控制 38
6.1.1 样品的采集 38
6.1.2 样品的运输与交接 38
6.1.3 样品的保存 38
6.1.4 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38
6.1.5 准确度和精确度 39
6.2 水生生物质量保证与控制 40
6.2.1 样品的采集 40
6.2.2 样品运输与交接 40
6.2.3 样品的保存 41
6.2.4 种类鉴定、计数 41
6.2.5 准确度和精确度 41
6.3 物理生境质量保证与控制 41
6.4 数据处理及审核 42
6.4.1 数据的处理 42
6.4.2 数据的审核 42
第7章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43
7.1 水体理化参数指标体系 44
7.1.1 指标体系的组成 44
7.1.2 指标赋权方法的选取 44
7.1.3 熵权法基本原理 45
7.1.4 熵权法应用于流域水环境监测的指标赋权的原理 46
7.1.5 水体理化参数的建立 47
7.2 生物群落指标体系 47
7.2.1 指标体系的组成 47
7.2.2 水体生物参数的建立 48
7.3 物理生境指标体系 48
第8章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评价 51
8.1 水体理化参数评价 52
8.2 生物群落特性评价 53
8.3 物理生境评价 54
8.4 流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54
8.4.1 综合评价方法 54
8.4.2 标准与分级 55
第9章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评价 57
9.1 松花江流域概况 58
9.1.1 流域范围 58
9.1.2 地貌 58
9.1.3 水系 58
9.1.4 气候 59
9.1.5 自然资源 60
9.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60
9.2.1 水体理化指标体系构建 60
9.2.2 水体理化指标权重计算 61
9.2.3 评价指标及方法 62
9.3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计算评价 62
9.4 基于常规地表水水质的计算评价 65
9.5 计算结果比较与分析 66
9.5.1 水生态环境评价结果与常规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66
9.5.2 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各分指数差异性分析 67
第10章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的战略推广 71
10.1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的科学性 72
10.2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的推广与应用 74
参考文献 76
参考标准 79
附录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