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会编序 1
卷之一 1
性理一 1
理气 附阳明阴晦分善恶及夜气之说 1
理气分乾坤之德 附论自然 8
天命 12
总论天道性心 15
天命之性 附气质之性 17
道 附经权 23
卷之二 27
性理二 27
心 27
仁义礼智 33
仁 36
义 38
仁义 39
仁智 40
性情中和 附忧乐 42
鬼神 48
卷之三 52
圣功一 52
诚神几 52
诚 附敬 诚明 思诚 55
谨独 60
卷之四 70
圣功二 70
知行 70
忠恕 74
博文约礼 76
教法 78
卷之五 86
实践一 86
言行 86
格物 89
脩业 91
断欲根 94
去胜心 附诗格 文体 书法 96
好为师 99
戒希高 100
毁誉 101
改过 102
卷之六 105
实践二 105
韬晦 105
处死生 106
不枉己 110
审出处 111
明去就 113
让国 116
处恶人 119
卷之七 120
贤才 120
人才所重在德 120
养才所以成德 124
去取人才当视治乱以为重轻 125
人才进退与阴阳消长理同 125
举贤不用私智 127
求贤当因言考实 128
卷之八 130
政治 130
心政 130
政不责人 132
教养一道 135
乡约书院之教 136
为政宜先省刑节用与民同好恶 136
制用宜有节 137
称贷为养民切务 138
救荒之法 139
治水之法 141
兵要 145
车战法 152
处大家大国之术 154
火政 154
卷之九 156
帝王 156
二帝唐尧虞舜 附伏羲 神农 黄帝 156
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 159
三代中兴令王夏少康商中宗高宗周宣王 169
卷之十 172
经义一 172
易 172
书 188
诗 199
春秋 203
卷之十一 206
经义二 206
三礼 206
卷之十二 221
圣贤 221
孔子 附论 伯夷伊尹柳下惠从一体上造极 孔子从具体上造极 221
孔门诸贤 226
曾子 子思 子游 子夏 子张 子贡 冉牛 闵子 颜渊 有若 子路 宰我 樊迟 226
卷之十三 231
学术 231
圣贤士类等第 231
人品诚伪高下等第 232
狂士 236
王霸之辨 238
君子小人之辨 240
卷之十四 242
异端 242
杨墨子莫 附论伯夷 柳下惠 242
佛老 附论儒释道 245
许行之学 248
告子之学 249
杨慈湖之学 251
卷之十五 252
杂术 252
后世占卜非古法 252
谶纬术数之学 260
易纬 261
焦延寿《易林》 261
京房《火珠林》 262
杨子云《太玄》 263
常法和所传《灵碁经》 263
郭璞《洞林》 265
关子明所传《洞极真经》 265
卫元嵩《元包》 266
司马温公《潜虚》 266
邵康节《皇极经世》 267
蔡九峰《洪范皇极》 272
诸家卦气不同之说 273
诸家各因象数揲蓍不同之法 275
天文 276
日食 277
岁差 278
纳音 附月忌 279
择日 280
风水 281
禄命 286
相术 288
占梦 288
卷之十六 291
诸儒 291
文中子之学 291
周濂溪之学 293
程明道之学 294
程伊川之学 294
总论伊川康节 295
邵康节之学 295
司马温公之学 297
张横渠之学 297
总论张横渠邵康节司马温公 300
程明道李愿中体贴体认天理之辨 300
朱晦庵之学 附论陆象山 301
阳明致良知之学 附论湛甘泉 302
阳明之学由王司舆发端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