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篇 1
总论 13
第一章 恢复电力生产(1949~1957年) 15
第一节 着手建立新型生产关系 16
一、军管会联络组进驻贵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6
二、实行民主改革 17
第二节 贵阳电网的形成与电力规划的制定 20
一、贵阳电厂与修文河水电站恢复建设 20
二、贵阳33千伏线路建成 21
三、发展各专区及县的小型发电厂 22
四、兴建示范性农村小水电站 23
五、制定电力发展规划,兴建贵阳火力发电厂 24
第二章 在“大跃进”中曲折发展与全面调整(1958~1965年) 26
第一节 电力建设在“大跃进”中有较大增长 27
一、建立贵州电业管理局 27
二、“水火并举”,一批项目开始兴建,部分投产 28
三、中部地区110千伏电网初步形成 31
四、“三边工程”、“简易发电、先简后全”的深刻教训 32
五、“全民办电”,有得有失 34
第二节 贯彻“八字方针”,在调整中发展 35
一、部分电力工程停缓建 36
二、精简施工、生产队伍 38
三、按“工业七十条”进行企业整顿 39
四、“填平补齐”,完善生产设施 41
第三章 “大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艰难发展(1966~1976年) 44
第一节 “大三线”建设为电力工业发展提供机遇 45
一、各地支援贵州电力建设 45
二、建成一批水、火电工程 46
三、建设110千伏骨干电网 48
四、片面贯彻“靠山、分散、隐蔽”方针的教训 49
第二节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坚持电力生产 51
一、生产秩序遭破坏 51
二、安全生产水平下降 53
第四章 拨乱反正,电力发展步入健康轨道(1977~1985年) 56
第一节 企业全面整顿 58
一、调整企业领导班子,整章建制 58
二、进一步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 59
三、整修设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60
四、整顿取得的成效 63
五、推行厂长负责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67
第二节 电力建设稳步推进 70
一、水电建设成果丰硕 71
二、火电建设“六五”计划期发展滞后 73
三、220千伏电网初步形成,黔电入川 75
四、地方电力建设加快发展 76
第五章 电力工业取得重大发展(1986~1992年) 78
第一节 缺电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79
一、新建“短平快”火电项目,缓解缺电局面 79
二、第一批六个电气化试点县全部建成 83
第二节 探索贵州电力发展新路子 87
一、集资办电,多家办电 88
二、率先推行跨省(区)办电,促进西电东送 91
三、乌江梯级水电站实行滚动开发 95
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97
五、推行工程招投标制 102
六、开展“抓管理、上等级”活动 104
七、理顺地方电网与国家电网的关系 109
第六章 以市场为导向,抓住机遇,促进发展(1993~1999年) 116
第一节 转换机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117
一、成立省电力公司,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作准备 117
二、实行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改革 118
三、建立企业内部市场机制 120
四、改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控制工程造价 122
五、拓展市场,增供扩销 127
六、开展创建“双达标,创一流”活动 129
七、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加强农网建设 132
第二节 厂网并重,加快电力建设步伐 135
一、电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35
二、电网建设成果显著 139
三、电力扶贫,实现县县联网、乡乡通电 142
第三节 科技兴电 144
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144
二、环保措施初见成效 146
第四节 实施西电东送战略 152
一、加快电源建设 153
二、加强500千伏电网建设 154
分论 157
第一章 电力勘测设计做出的贡献 159
第一节 实力不断增强的水电勘测设计 162
一、队伍的形成与壮大 162
二、勘测设计水平取得明显进步 165
三、科技进步推动勘测设计 171
第二节 火电与送变电勘测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178
一、队伍的组建与演变 179
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日益健全 183
三、独立承担大中型工程的勘测 186
四、从6000千瓦到20万千瓦发电工程设计 189
五、适应电网发展的送变电工程设计 194
六、技术进步与优化设计成果 198
七、执行限额设计和工程总承包 203
第二章 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的协调发展 206
第一节 大力开发水电 209
一、小水电建设有得有失 210
二、猫跳河全流域梯级开发 214
三、建设乌江梯级水电站 217
四、水电建设队伍的成长 222
第二节 积极发展火电 224
一、在“大跃进”中起步 225
二、“三线”建设中的火电建设 227
三、改扩建部分火力发电厂 228
四、为建设“能源省”打下基础 231
五、火电建设队伍不断壮大 234
第三节 电网建设不断完善 238
一、电网建设的起步 239
二、110千伏电网覆盖全省 240
三、220千伏主网架的形成 245
四、建设500千伏电网 248
五、送变电工程建设队伍实力日益增强 249
第三章 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发供电 253
第一节 规章制度的贯彻与可靠性管理 257
一、认真贯彻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58
二、重大、典型事故的教训 267
三、可靠性管理不断完善 275
第二节 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283
一、降低煤耗和线损 283
二、有效控制发电成本 290
第三节 设备检修、更改与“两网”改造 295
一、坚持预防为主,质量第一 296
二、进行城网建设与改造 304
三、农网“两改一同价”起步 311
第四章 电网的统一调度 317
第一节 电网调度的形成与发展 318
一、贵阳电网及调度的形成 318
二、贵州电网调度在曲折中发展 319
三、调度管理体制的变迁 323
第二节 电网调度与运行管理 325
一、调度管理规程、制度的不断完善 325
二、电网统一调度不断加强 327
第三节 电网继电保护系统日趋完善 337
一、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 337
二、继电保护装置失灵的事故教训 343
第四节 电力通信设施逐步现代化 345
一、架空通信线路 346
二、发展电力载波通信 347
三、兴建微波通信系统 350
四、建设光纤通信系统 353
五、交换系统和会议电话系统的发展 353
六、不断提高通信电路运行水平 355
第五节 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 356
一、远动化的起步与发展 357
二、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 359
第五章 科技进步促进电力发展 364
第一节 科技机构的建立与演变 365
一、科技管理机构的建立 365
二、科研机构与科技队伍 367
第二节 技术进步取得的成果 370
一、不断发展的水力发电技术 370
二、火力发电技术的进步 381
三、发展中的贵州电网科学技术 389
四、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394
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401
第一节 开展职工教育,实行全员培训 405
一、扫盲和进行职工初等教育 405
二、“文化大革命”十年,职工教育遭受严重挫折 407
三、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 408
四、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职工教育 411
五、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 421
六、仿真培训手段的运用 423
七、建立职大和职工中专 427
第二节 职前学历教育 431
一、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和厂办技校 432
二、电校、技校的建立 433
第七章 多种经营企业的兴起和发展 440
第一节 起步和创业 441
一、建立劳动服务公司 441
二、建立集体企业管理体制 445
第二节 规模化的逐步形成 446
一、多种经营企业向规模化发展 449
二、清产核资,为企业改制创造条件 450
三、清理整顿公司,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53
四、改革机制,发展电力相关产品 456
五、建筑安装、房地产、旅游业 457
六、围绕主业,为扩大电力市场服务 458
专论 461
一、增供扩销 努力拓展电力市场 463
(一)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营销理念 463
(二)增强营销工作的动力与活力 465
(三)让利促销,优质服务,稳定市场,培育市场 466
(四)抓好城市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469
(五)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 470
(六)抓市场营销,促电力发展 472
二、推行内部模拟市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473
(一)把企业置身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中 473
(二)建立内部模拟电力市场 475
(三)内部模拟市场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479
三、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市场竞争力 483
(一)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关键在市场 484
(二)加快电力工业发展,必须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484
(三)实现“兴黔富民”,是贵州电力工业发展的工作目标 485
(四)控制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486
附录 492
附录一 贵州省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统计 492
附录二 贵州省电力工业局(贵州电网)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统计 494
附录三 贵州省年发电量统计 496
附录四 贵州省电力工业局(贵州电网)发电量、售电量统计 498
附录五 贵州省及省电力局公用变电站容量统计 500
附录六 贵州省及省电力局公用输电线路统计 502
附录七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授奖的贵州省科技成果 504
附录八 1978年贵州省科学大会授奖的科技成果 505
附录九 1980~2000年获国家级和贵州省及部级一、二等科技进步奖项目 506
编后记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