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产业优化篇 7
跳出庐山识庐山——优化县域资源配置 7
创新资源配置新观念 7
用社会资源聚集自然资源 8
寻找资源配置的最优方案 10
县域产业集聚和规模经营中的资源配置 11
跳出县域发展县域 13
将优势变为“磁场”——县域资源再生与整合 15
县域优势概念 15
县域优势的分类 16
要善于将资源优势化为商品优势 18
用好优势还须再造优势 19
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20
把优势转换成胜势 22
集中式好还是分散式好——县域工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24
县域工业要走集中式发展之路 24
企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点 25
产业集群的作用 27
产业集群的培育 29
着力为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2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 33
高扬“龙头”唱大风——县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思路 35
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35
县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与对策 38
县域优势产业的选择与确立 41
县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原则 45
县域优势产业支柱化 46
县域龙头企业的培育 48
专业化是规模经济的推进器——县域“一域一品”发展思路 51
“一域一品”的提出 51
“一域一品”的特点与类型 52
“全县能”小而全经济弊端 53
县域经济要发挥“一域一品”的作用 55
建立县域经济专业协作的体制与机制 58
创造一个有利于“一品”发展的“小气候” 60
按照专业协作要求改造“全能县”经济 61
优势的关键是特色——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63
县域特色经济的内涵与体系 63
为什么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65
培育县域特色经济思路 67
提高县域吸引力——县域品牌形象打造思路 71
县域经济要树立品牌思想和名牌意识 71
县域名牌的塑造 73
走出县域品牌误区 75
用先进理念打造县域品牌 76
让民营经济挑大梁——县域民营经济升级优化思路 78
确立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78
县域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 79
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81
发挥家族企业的优势 85
二、新农村小康篇 89
在亮点与难点上下功夫——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思路 89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思路 89
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 91
广泛充分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95
新农村建设误区与倾向性问题 98
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 102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和“以企带村工程” 104
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109
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114
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的思路与对策 117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117
农业产业化的类型 118
县域农业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9
农业产业化为啥难见效 121
县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 124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路 125
发展非农劳务经济——县域农村劳动力高效转移思路 129
劳务经济的特点与必要性 129
创新输出机制,实现高效转移 132
到国外打工去 136
农民增收难在哪——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村市场化 138
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 138
农民增收要实施“四减”措施 139
培育农民增收新亮点 140
推进农业组织化创新 142
创造农村市场 143
为弱势群体护航——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 145
为什么要建立农民利益保护机制 145
注意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 149
重建代表弱势集团农民利益的农会 151
搭建农民自由沟通的平台——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156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生和作用 156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159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160
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策略 162
农民进城,企业集中——小城镇发展思路 164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64
小城镇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67
实施“一兴二集中”战略 169
破解小城镇发展难题 170
县域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方式 174
中国城镇化的重点应当是发展县城 176
三、金融财政篇 183
自我积累,自我增值——县域资金运作思路 183
全方位地开拓县内聚资渠道 183
培育县域资本市场 184
吸引外地和国外资金注入 185
贫困县资金注入强化 186
重新构建县域金融体系——解决县域金融供求矛盾思路 189
县域金融的供求矛盾 189
农村资金外流愈演愈烈 191
县域金融供求矛盾的原因剖析 193
缓解县域金融供求矛盾的途径 194
为县域金融创造良好的制度和信用环境 199
做县域中小企业贷款的后台——建立县域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 201
多渠道多层次筹集担保资金 201
组建“担保公司”提供融资服务 202
联户担保,难事不难 204
创新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205
在生财.聚财和用财上做文章——县域财力开发思路 206
县级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207
县级财政困难的原因分析 209
解决县级财政困难的对策 210
树立新的财力观和理财观 212
建立符合本县实际的财源结构 214
提高县域可用财力 215
打造要素聚集洼地——县域招商引资思路 220
县域招商引资方式 220
县域招商引资的几种模式 223
县域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225
县域招商引资的策略选择 227
突出项目建设 232
四、服务保障篇 237
在突破常规中突破自己——政府角色转换与经济职能发挥 237
政府和企业关系定位 237
县政府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 238
县政府要学会“无为而治” 242
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243
着力发展中介组织,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244
印好城市名片——树立和展示县市新形象 247
县市形象塑造出效益 247
实施县域形象工程 249
实施“政府外交”战略 251
培育县精神,塑造县市民新形象 252
和谐出效益——构造县域和谐社会思路 257
发挥县域构建和谐社会优势 257
把人民群众的感知度和满意度作为出发点 259
消除不和谐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63
农村和谐是县域和谐的主阵地 264
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65
构建县域人才高地——县域人力资源开发思路 267
县域人才资源开发的紧迫性 267
欠发达县域人才匮乏的成因分析 269
缓解县域人才短缺压力思路 271
对县域人才战略进行合理定位 274
建立县域人才高地 277
构建县域人才高地政策体系 279
在“独特性”上做文章——县域竞争力的形成与强化 283
县域竞争力高低决定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283
县域竞争力的标志 284
县域综合竞争力提升 288
县域核心竞争力系统 289
县域核心竞争力培育 292
在好字上做大文章——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思路 294
提升县域质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94
“县域质量经济”的内涵与规律 297
增强全民质量思维.视野与意识 300
实施精品化工程 301
名牌的背后是文化——县域文化发展思路 303
县域文化的特点与作用 303
实现县域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306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311
县域文化品牌的培育 312
参考文献 318
跋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