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晓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25394
  • 页数:347 页
图书介绍:作为一种学术流派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开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域,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从而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体系。深入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在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解读范式当中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真精神的内在要求,是在绿色运动蓬勃兴起的情况下驳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绿色思潮的内在要求,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本书意在通过本论文的写作解决困扰当前国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三大理论问题,一是厘清理论前提,二是建立理论体系,三是回答中国问题。

绪论 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目标与方法 1

第一章 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23

第一节 20世纪以来西方世界的环境问题 23

一 岩石圈的破坏和土壤的侵蚀 24

二 大气破坏和空气污染 27

三 水污染 30

四 生物污染 33

第二节 西方生态思潮和绿色运动的兴起 36

一 西方右翼生态思想家的环境治理思维 36

二 西方左翼生态思想家的环境治理思维 42

第三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49

一 “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及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的产生 50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问题的解答及其实践后果 56

三 生态问题的空前严重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60

第四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 64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孕育 64

二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6

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成熟 67

四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全球扩展 7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还是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 7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75

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逻辑 75

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84

第二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93

一 “生态空场派”的自然观 93

二 “生态在场派”的自然观 97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评价 101

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成果 101

二 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生态空场”的分析 109

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代表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复兴 116

第三章 生态危机的生成论 123

第一节 资本扩张与生态危机 123

第二节 消费社会与生态危机 133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 142

第四节 控制自然观念与生态危机 150

第五节 生态殖民主义与生态危机 159

第四章 红绿结合的生态革命论 168

第一节 生态危机不可能在资本主义体制内解决 168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环境经济学的批判 169

二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科技革命论的批判 172

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新马尔萨斯主义的批判 176

第二节 绿色思潮也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 183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中心主义的批判 184

二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道德革命思想的批判 187

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190

第三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红绿结合的革命策略 193

一 福斯特:否定资本主义是人与自然和解的前提 193

二 奥康纳:通过建立生态民主国家解决生态危机 199

三 阿格尔、戴维·佩珀:依靠第三支力量进行生态革命 204

第五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设想 213

第一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苏东社会主义生态危机的反思 213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29

一 以“物质变换”为理论基础 230

二 以“劳动解放”为根本方法 237

三 以“政治民主”为内在要求 243

四 以“生态伦理”为基本保障 250

五 以“稳态经济”为总体面貌 253

第六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62

第一节 当代中国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262

一 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63

二 土壤侵蚀和污染严重,耕地面积不断萎缩 264

三 废气排放不断增加,大气污染日趋严重 264

四 近海水域富营养化,海洋渔业不断退化 265

五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功能持续下降 266

六 生产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差,人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267

第二节 中国必须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271

一 当代中国除了走生态社会主义之路外别无他途 272

二 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 276

三 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278

第三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79

一 通过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去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 279

二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驾驭和导控资本力量 284

三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创建人的新的存在方式相结合 288

四 发展生态友好型科技,促进科学技术的民主化管理 292

五 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94

六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 298

第七章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几个热点问题的回答 300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旗帜鲜明地反对新马尔萨斯主义 300

一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起点:生态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 305

二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障碍:资本主义抑或工业经济 306

三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适度经济增长还是限制经济增长 307

四 可持续发展所依靠的主体力量:生态主义者还是工人阶级 309

第二节 构建全球经济新秩序,旗帜鲜明地反对生态殖民主义 314

第三节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生态文明新时代 318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325

参考文献 331

后记一 343

后记二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