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语体标准与规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福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302502050
  • 页数:3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科技语体为对象,基于语言基础知识,运用现代汉语语法和有关科技写作的国家标准、规范,建立了全景式科技语体标准规范体系。全书共分4章,从语用的角度展现了科技语体的全貌,包括语言基础知识、科技语体概论、科技语体标准、科技语体规范。内容全面,材料详实,实例引自语言文字学、名家大家著作,各类科技文献、文体,同行或相关文章、作品,以及作者长期求知探索的研究创新和心得积累,实用性强,参考价值高。

第1章 语言基础知识 1

1.1 语言 1

1.1.1 语言的概念及含义 1

1.1.2 语言的层面体系 2

1.1.3 言语 5

1.1.3.1 言语交际机理 5

1.1.3.2 言语作品形成过程 6

1.1.3.3 言语内容和形式 9

1.1.4 语言的要素 11

1.1.4.1 语言体系要素 11

1.1.4.2 言语要素 12

1.1.4.3 修辞要素 13

1.1.5 语言的性质 14

1.1.6 特殊的语言现象 16

1.2 语音和文字 18

1.2.1 语音的概念及含义 18

1.2.2 语音的性质 19

1.2.3 语言体系的声音 23

1.2.4 言语的声音 25

1.2.5 汉语常见语流音变 27

1.2.6 文字 30

1.3 语义 31

1.3.1 语义的概念及含义 31

1.3.2 词义 32

1.3.3 句义 33

1.3.3.1 句义的结构 34

1.3.3.2 句义的内容 36

1.3.3.3 句义的类型 37

1.3.3.4 句义的义位搭配 38

1.3.3.5 句义的关系 40

1.3.3.6 句义的形成 42

1.3.4 语义的明确与不明确 44

1.3.4.1 词义的明确与不明确 44

1.3.4.2 句义的明确与不明确 45

1.4 词汇 46

1.4.1 词汇的概念及含义 46

1.4.2 语言体系词汇 47

1.4.2.1 词 47

1.4.2.2 固定词组 50

1.4.3 言语词汇 50

1.5 语法 50

1.5.1 语法的概念及含义 50

1.5.2 语法的性质 52

1.5.3 语法的单位 53

1.5.4 词法 54

1.5.4.1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54

1.5.4.2 语法形式和语法方式 55

1.5.4.3 形态和形态分类 56

1.5.5 句法 56

1.5.5.1 句法结构意义 56

1.5.5.2 句法结构形式 57

1.5.5.3 句法结构成分 57

1.5.5.4 句法结构分析法 58

1.5.6 篇章法 60

1.6 逻辑 62

1.6.1 言语表达的逻辑性 62

1.6.2 思维基础 62

1.6.3 思维规律 63

1.6.4 思维形式 64

1.6.5 逻辑的不确定性 65

1.7 语境 68

1.7.1 上下文语境 68

1.7.2 情景语境 71

1.8 语体 73

1.8.1 语体的概念及含义 73

1.8.2 口语语体 74

1.8.3 书面语体 75

1.8.3.1 事务语体 76

1.8.3.2 政论语体 77

1.8.3.3 文艺语体 79

1.8.3.4 科技语体 81

1.8.4 交融语体 81

1.8.4.1 科技文艺语体 81

1.8.4.2 新闻语体 83

1.8.4.3 演讲语体 84

1.8.4.4 广告语体 85

1.8.5 语体与文体 86

1.9 修辞 87

1.9.1 修辞的概念及含义 87

1.9.2 修辞的性质 88

1.9.3 修辞现象(方式) 90

1.9.3.1 内容修辞和形式修辞 91

1.9.3.2 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 91

1.9.3.3 语言要素修辞 94

1.9.3.4 辞格修辞和辞趣修辞 98

1.9.4 修辞的层面 100

1.10 本章结语 101

第2章 科技语体概论 103

2.1 科技语体的概念 103

2.2 科技的概念及分类 103

2.2.1 科学的概念及含义 103

2.2.2 技术的概念及含义 104

2.2.3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105

2.2.4 科学的分类 106

2.2.4.1 自然科学 106

2.2.4.2 社会科学 108

2.2.4.3 思维科学 108

2.2.4.4 人体科学 109

2.2.4.5 边缘科学 109

2.2.4.6 哲学 110

2.2.4.7 科学学 110

2.2.5 科技分类体系 111

2.3 科技语体的表达方式 111

2.3.1 记叙 112

2.3.2 描写 114

2.3.3 说明 117

2.3.4 议论 120

2.3.5 抒情 122

2.4 科技语体的分类 123

2.4.1 按学科门类分类 124

2.4.2 按表达方式分类 125

2.4.2.1 记叙体 125

2.4.2.2 说明体 127

2.4.2.3 评论体 128

2.4.2.4 学术体 132

2.4.2.5 综合体 135

2.4.3 按言语境界分类 136

2.4.3.1 记述体 136

2.4.3.2 表现体 137

2.4.3.3 糅合体 137

2.4.4 按表述专业性分类 138

2.4.4.1 专门体 138

2.4.4.2 通俗体 139

2.4.5 按文体类别分类 140

2.4.5.1 论著体 140

2.4.5.2 报告体 142

2.4.5.3 问答体 144

2.4.5.4 辞书体 146

2.4.6 与科技相关的非科技语体 147

2.5 学术体的特点 147

2.5.1 用词特点 148

2.5.2 语法特点 155

2.5.3 超语言特点 160

2.6 科技语体修辞特点 162

2.7 本章结语 163

第3章 科技语体标准 165

3.1 标点符号 165

3.1.1 标点符号的分类及功能 165

3.1.2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165

3.1.2.1 句号 165

3.1.2.2 问号 166

3.1.2.3 叹号 167

3.1.2.4 逗号 167

3.1.2.5 顿号 168

3.1.2.6 分号 169

3.1.2.7 冒号 169

3.1.2.8 引号 170

3.1.2.9 括号 171

3.1.2.10 破折号 172

3.1.2.11 省略号 173

3.1.2.12 着重号 173

3.1.2.13 连接号 173

3.1.2.14 间隔号 174

3.1.2.15 书名号 175

3.1.2.16 专名号 175

3.1.2.17 分隔号 175

3.1.3 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规则 176

3.1.3.1 句号 176

3.1.3.2 问号 176

3.1.3.3 逗号 176

3.1.3.4 顿号 176

3.1.3.5 分号 176

3.1.3.6 冒号 176

3.1.3.7 引号 177

3.1.3.8 括号 177

3.1.3.9 省略号 177

3.1.3.10 着重号 177

3.1.3.11 连接号 177

3.1.3.12 间隔号 178

3.1.3.13 书名号 178

3.1.3.14 分隔号 178

3.1.4 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 178

3.1.4.1 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 178

3.1.4.2 两个标点符号连用的说明 180

3.1.4.3 序次语之后标点符号用法 181

3.1.4.4 文章标题的标点符号用法 182

3.1.5 标点符号新旧标准差异说明 182

3.1.6 标点符号的活用 183

3.2 数字 184

3.2.1 数字规范使用的依据 184

3.2.2 数字形式的选用 184

3.2.2.1 阿拉伯数字的选用 184

3.2.2.2 汉字数字的选用 185

3.2.2.3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均可选用 185

3.2.3 数字形式的使用 186

3.2.3.1 阿拉伯数字的使用 186

3.2.3.2 汉字数字的使用 189

3.2.3.3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同时使用 190

3.2.4 罗马数字的使用 190

3.3 量和单位 190

3.3.1 物理量 191

3.3.1.1 量的概念 191

3.3.1.2 量制 192

3.3.1.3 量的单位和数值 192

3.3.1.4 量的方程式 192

3.3.1.5 量的量纲 193

3.3.1.6 量纲一的量 193

3.3.1.7 量名称和符号 193

3.3.1.8 量名称中所用术语的规则 197

3.3.2 计量单位 199

3.3.2.1 单位的概念 199

3.3.2.2 单位制 199

3.3.2.3 国际单位制 200

3.3.2.4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200

3.3.2.5 单位一 203

3.3.2.6 单位名称和符号 204

3.3.3 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 205

3.3.3.1 量及其符号 205

3.3.3.2 单位名称及其中文符号 209

3.3.3.3 单位国际符号 210

3.3.3.4 词头 213

3.3.3.5 法定单位 214

3.3.3.6 量纲匹配 215

3.3.3.7 行文统一 216

3.3.4 量和单位使用常见问题 216

3.3.5 常用领域量和单位使用注意事项 217

3.3.5.1 空间和时间 217

3.3.5.2 力学 217

3.3.5.3 热学 218

3.3.5.4 电学和磁学 218

3.3.5.5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 218

3.3.6 贯彻执行国家标准 220

3.4 参考文献 221

3.4.1 参考文献的概念与作用 221

3.4.2 参考文献的类型和标识 222

3.4.2.1 参考文献类型 222

3.4.2.2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223

3.4.3 参考文献标注法 224

3.4.3.1 顺序编码制 224

3.4.3.2 著者-出版年制 226

3.4.4 参考文献表 227

3.4.4.1 顺序编码制 227

3.4.4.2 著者-出版年制 227

3.4.5 参考文献引用示例 228

3.4.6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和格式 229

3.4.6.1 专著 229

3.4.6.2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232

3.4.6.3 连续出版物 233

3.4.6.4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234

3.4.6.5 专利文献 235

3.4.6.6 电子资源 235

3.4.7 参考文献引用规则 236

3.4.7.1 引用基本原则 236

3.4.7.2 著录信息源 236

3.4.7.3 著录用文字 237

3.4.7.4 著录用符号 237

3.4.8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238

3.4.8.1 主要责任者或其他责任者 238

3.4.8.2 题名 240

3.4.8.3 版本 241

3.4.8.4 出版项 242

3.4.8.5 页码 244

3.4.8.6 获取和访问路径 244

3.4.8.7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245

3.4.8.8 析出文献 245

3.4.9 新版国标待改进之处 246

3.5 本章结语 247

第4章 科技语体规范 250

4.1 外文字母 250

4.1.1 字母类别 250

4.1.2 大写字母使用场合 250

4.1.3 小写字母使用场合 252

4.1.4 正体字母使用场合 253

4.1.5 斜体字母使用场合 254

4.1.6 字体类别 255

4.2 插图 255

4.2.1 插图的作用与特点 255

4.2.1.1 插图的作用 255

4.2.1.2 插图的特点 256

4.2.2 插图的分类 257

4.2.2.1 线形图 257

4.2.2.2 条形图 258

4.2.2.3 点图 260

4.2.2.4 构成比图 261

4.2.2.5 示意图 262

4.2.2.6 记录谱图 264

4.2.2.7 等值线图 265

4.2.2.8 计算机输出图 265

4.2.2.9 照片图 265

4.2.2.10 地图 267

4.2.3 插图的构成 267

4.2.3.1 图序和图题 268

4.2.3.2 图例 268

4.2.3.3 图注 269

4.2.3.4 标目 270

4.2.3.5 标值线和标值 270

4.2.3.6 坐标轴 271

4.2.4 插图的规范使用 271

4.2.4.1 一般原则 271

4.2.4.2 规范设计制作 274

4.2.4.3 线形图的规范设计制作 279

4.2.4.4 计算机制图的正确处理 283

4.3 表格 284

4.3.1 表格的术语 284

4.3.2 表格的分类 286

4.3.2.1 按结构分类 286

4.3.2.2 按内容分类 288

4.3.2.3 按用途分类 289

4.3.2.4 按版式分类 289

4.3.2.5 按位置分类 290

4.3.3 表格的构成 290

4.3.3.1 表序和表题 290

4.3.3.2 表头 291

4.3.3.3 表体 291

4.3.3.4 表注 292

4.3.4 表格的规范使用 292

4.3.4.1 一般原则 292

4.3.4.2 表格的规范处理 294

4.4 式子 311

4.4.1 式子的分类 312

4.4.2 数学式 312

4.4.2.1 数学式的特点 312

4.4.2.2 数学式的规范表达要求 313

4.4.2.3 数学式表达的严谨性 332

4.4.3 化学式 335

4.4.3.1 分子式 335

4.4.3.2 结构式 335

4.4.3.3 实验式 344

4.4.3.4 化学方程式 344

4.5 英文标点符号 346

4.5.1 逗号 346

4.5.2 分号 352

4.5.3 冒号 353

4.5.4 破折号 354

4.5.5 连字符 356

4.5.6 圆括号 358

4.5.7 方括号 360

5.5.8 引号 361

4.5.9 斜线号 362

4.5.10 撇号 363

4.5.11 省略号 364

4.5.12 句号 364

4.5.13 问号 365

4.5.14 叹号 366

4.5.15 中英文标点混用 366

4.6 本章结语 367

参考文献 370

学者来信 374

同行感言 376

后记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