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纲 声韵 3
一 练习四声法 3
二 辨别平仄法 6
三 检查诗韵法 9
四 通转古韵法 11
五 五律平起法 五绝平起附 13
六 五律仄起法 五绝仄起附 14
七 七律平起法 七绝平起附 15
八 七律仄起法 七绝仄起附 16
第二纲 对偶 19
九 一字属对法 19
十 二字属对法 20
十一 三字属对法 21
十二 四字属对法 23
十三 五字属对法 24
十四 六字属对法 26
十五 七字属对法 27
第三纲 字句 31
十六 研究炼字法 31
十七 研究造句法 34
十八 研究点眼法 36
十九 指示正格法 38
二十 指示拗句法 41
二一 指示变体法 42
第四纲 章法 45
二二 起笔突兀法 45
二三 承笔衔接法 46
二四 转笔呼应法 47
二五 合笔结束法 48
二六 因人述事法 49
二七 因地记游法 50
二八 因时点景法 51
二九 困境抒情法 52
三十 起句相对法 53
三一 收句相对法 54
三二 通体拗句法 55
三三 通体仄韵法 56
三四 通体写情法 57
三五 通体写景法 58
三六 分写情景法 59
三七 合写情景法 60
三八 明咏物情法 61
三九 暗咏物情法 62
四十 抚今怀古法 63
四十一 寓意托兴法 64
四十二 颂中寓讽法 65
四十三 褒中有刺法 66
四十四 参间虚实法 67
四十五 判别深浅法 68
四十六 顺点题面法 69
四十七 反托题面法 70
四十八 侧衬题意法 71
四十九 空翻题意法 72
五十 借物兴感法 73
五十一 触景生情法 74
五十二 首尾相贯法 75
五十三 前后相应法 76
第五纲 规则 79
五十四 考订四则法 79
五十五 领会四体法 80
五十六 相准题意法 81
五十七 采择材料法 82
五十八 辨别体格法 84
五十九 审叶音调法 86
六十 运用古事法 87
六十一 选定韵脚法 88
六十二 讲求诵读法 89
六十三 分析次序法 91
第六纲 忌病 95
六十四 论诗八病法 95
六十五 学诗五忌法 97
六十六 作诗五戒法 99
六十七 押韵八戒法 101
六十八 律诗四忌法 103
六十九 绝诗四忌法 104
第七纲 派别 107
七十 探索源流法 107
七十一 分别宗派法 108
七十二 研究变迁法 109
七十三 提挚纲要法 111
第八纲 体裁 115
七十四 学作歌谣法 115
七十五 学作乐府法 116
七十六 学作五古法 118
七十七 学作七古法 119
七十八 学作律诗法 120
七十九 学作绝诗法 121
八十 作排律诗法 122
八十一 作长短句法 124
八十二 作三言诗法 126
八十三 作四言诗法 127
八十四 作六言诗法 130
八十五 作杂言诗法 131
八十六 作白描诗法 132
八十七 作回文诗法 133
八十八 作叠字诗法 134
八十九 作联句诗法 135
九十 作集句诗法 137
九十一 作促句诗法 139
九十二 作无题诗法 140
九十三 作怀古诗法 141
九十四 作竹枝词法 142
九十五 作柳枝词法 143
九十六 作打油诗法 144
九十七 作宝塔诗法 145
九十八 学作棹歌法 146
九十九 学作宫词法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