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章 中国古代医药历史概况 3
第一节 中医中药的巨大贡献 3
第二节 中药商业的历史发展 4
第三节 西医西药的传入 5
第二章 西药行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到辛亥革命(1840—1911年) 8
第一节 西药行业产生的前驱 8
一、西式医院的建立 8
二、西方医学的传播 10
三、外国药商的开设 12
第二节 华商药房的产生和西药业的形成 24
一、创设情况 27
二、经营情况 30
三、经营特征 33
四、利润来源 34
第三章 西药行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前夕(1912—1936年) 37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西药市场 39
一、进口药品国别比重此消彼长 39
二、华商药房的高额战时利润 40
第二节 战后西药进口的变化与外商的兴衰 41
一、进口西药的回升和变化 41
二、外国药商的恢复、增设和衰落 46
三、洋行的推销和结算 51
第三节 华商药房的增设和发展 52
一、华商药房的蓬勃发展和变化 53
二、大型药房的发展与变化 55
三、中小型西药商的创办 56
四、化学试剂的经营 61
第四节 华商药房经营情况的演进 62
一、经营范围转重本业与本牌品种 62
二、商品流通领域趋向复杂扩大 63
三、经营管理经验逐渐积累 67
四、市场同业竞争激烈 75
五、中西医药业在发展中的关系与比重变化 80
第四章 制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前夕(1912—1936年) 82
第一节 近代制药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82
一、发生发展的三种类型 83
二、生产经营特征 86
三、同外商产品的斗争 88
第二节 医疗器械、齿科器材和玻璃仪器开始分立 89
一、医疗器械业 90
二、齿科器材业 93
三、玻璃仪器业 95
四、其他有关行业 96
第五章 抗战时期西药行业的起伏和变化(1937—1945年) 98
第一节 战争初期行业的困难 98
一、战争对行业的影响 98
二、部分企业内迁 100
第二节 进口西药的消长变化 101
一、进口国别的比重变化 101
二、西药进口主要口岸比重的变化 102
第三节 西药商业在租界内的发展和经营情况 104
一、西药商业的发展和经营特点 104
二、药价猛涨和西药行业的投机活动 108
第四节 日伪侵入租界后对行业的压迫与掠夺 112
一、英美商企业被日本军管 112
二、华商物资被统制和掠夺 113
三、少数上层资本家拉拢与投靠汪伪人物 114
第五节 制药工业和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成长 115
一、制药工业的战时繁荣和特点 116
二、药厂的增减变化 117
三、医疗器械业和其他有关行业的发展 121
第六章 抗战胜利后西药行业的起伏和变化(1946—1949年) 127
第一节 美货充斥上海西药市场 127
一、美国西药大量进口 127
二、美国救济物资和剩余物资 128
第二节 西药商业企业的变化 132
一、外商企业的更替 132
二、华商企业的消长 134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中的西药商业 137
一、西药涨势空前惊人 137
二、敌伪物资的处理 138
三、外汇分配和直接定货 140
四、“八一九”限价后的西药商业 140
五、西药的走私活动 141
六、西药市场的投机交易 142
七、西药商业的经营情况 143
第四节 制药工业面临严重困难和经营特点 145
一、工厂倒闭和生产经营困难 146
二、上海制药工业在国内所处的地位和经营特点 147
第五节 医疗器械业和其他有关行业的经营情况 149
一、医疗器械业 149
二、齿科材料业 150
三、玻璃仪器业和其他 150
第六节 西药对解放区的支援 151
一、解放区西药购销概况 151
二、广大华行移回上海和中心药厂的创设 152
第七节 西药行业的新生 154
第七章 药房、药厂选介 155
第一节 中法药房 155
一、黄楚九白手起家为中法奠定了基础 155
二、许晓初长袖善舞,中法得到恢复和发展 160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畸形发展 162
四、抗战胜利后的变化 164
第二节 华美药房 165
一、黄云华等合伙初创 165
二、徐翔孙乘机独占 166
三、迅速发展成为西药业巨擘 167
四、战争年代遭到挫折 171
五、解放前夕徐翔孙去台湾 172
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73
第三节 五洲药房 173
一、合伙初创时期 173
二、项氏父子掌权发展和全盛时期 175
三、萎缩和衰退时期(抗战和胜利以后) 180
四、解放后 182
第四节 新亚药厂 184
一、从创办到壮大 184
二、全盛时期(1937—1945年) 188
三、抗战胜利后的企业危机 193
第五节 信谊药厂 195
第八章 同业公会的组织及其活动 201
第一节 建立组织和调整改选 201
一、西药商业和制药业公会的组织和调整 201
二、医疗器械业同业公会的改组改选 205
第二节 会务活动 206
第三节 参加反帝爱国抵货运动 213
一、五四运动 213
二、“五卅”运动 214
三、“九一八”与“一·二八” 215
四、“七七”和“八一三” 215
第四节 公会内部矛盾和变化 216
一、争夺领导权的矛盾 216
二、少数人操纵公会图谋私利 218
附录 219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