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说 1
第二节 研究史回顾 10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类书编纂的历史背景 23
第一节 抄撮、抄撰之风 23
一、汉魏时期的抄撮、抄撰之风 25
二、南北朝时期的抄撮、抄撰之风 30
三、类书与史钞 35
第二节 图书典籍之繁富 37
一、纸的普及 37
二、公私藏书的增加 40
三、校书与编目 44
第三节 文学之新气象 51
一、中古文学之嬗变 51
二、帝王之好文 59
三、文人集会与文学集团 65
四、用典之风 67
第四节 征事、策事之风 70
第五节 记诵之学与博学风尚 77
一、儒学的中衰 77
二、世家大族对知识文化的重视 81
三、记诵之学对玄风、玄谈的反拨 84
四、博学风尚的形成及其对类书编纂的影响 87
五、小结 89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官修类书的编纂(上) 91
第一节 《皇览》 92
一、《皇览》的编纂 92
二、《皇览》的流传 105
三、《皇览》编纂的历史背景 115
四、《皇览》的辑佚 121
五、桓范与《世要论》 123
六、小结 125
第二节 《史林》 126
第三节 《四部要略》 134
第四节 《寿光书苑》 138
第五节 《类苑》 143
一、刘孝标的家世与学术 143
二、《类苑》的编纂 150
三、《类苑》的流传 155
第六节 《华林遍略》 159
一、《华林遍略》的编纂 160
二、《华林遍略》的流传 167
三、《华林遍略》的辑佚 170
四、《要录》 173
五、小结 174
第七节 《书图泉海》 175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官修类书的编纂(下) 182
第一节 《帝王集要》 184
第二节 《科录》 187
第三节 《四部要略》 189
第四节 《修文殿御览》 191
一、《修文殿御览》编纂的历史背景 192
二、《修文殿御览》的编纂 196
三、《修文殿御览》的编纂者 209
四、《修文殿御览》的流传 215
五、《修文殿御览》的辑佚 219
六、关于敦煌写本P.2526的研究 231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私纂文学类书的编纂 242
第一节 《要览》 245
第二节 《纂要》 255
一、戴安道、颜延之的生平与学术 255
二、戴安道、颜延之与《纂要》 258
三、梁元帝与《纂要》 263
四、何承天与《纂要》 266
第三节 《谏林》 269
第四节 《袖中记》 271
第五节 《语对》《语丽》 275
第六节 《采璧》 280
第七节 《学苑》 282
第八节 《鸿宝》 283
第九节 《子抄》 286
第十节 私纂文学类书的性质 290
一、其他私纂文学类书 290
二、类书与总集 295
三、私纂文学类书的性质 297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类书的编纂 300
第一节 《众经要抄》 306
第二节 《义林》 310
第三节 《经律异相》 312
一、《经律异相》的编纂 312
二、《经律异相》的体例 316
三、《经律异相》的研究史 326
第四节 《法宝联璧》 332
第五节 《内典博要》 341
第六节 《众经要集》 343
第七节 《真言要集》 346
第八节 《成实论类抄》 348
第九节 《金藏论》 350
第十节 佛教类书的性质 359
第十一节 《无上秘要》 366
一、历代目录中的《无上秘要》 369
二、《无上秘要》的编纂 378
三、《道要》 390
第七章 余论 393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类书编纂的整体考察 393
一、类书数量与编纂者众多 394
二、类书编纂体例逐渐完善 398
三、类书发展空间扩大 400
四、对后世类书编纂影响大 402
第二节 未完成的任务 404
附表:魏晋南北朝学术编年 408
参考文献 421
一、古籍 421
二、著作 429
三、论文 437
四、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41
五、外文资料 442
后记 448
出版后记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