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组织化的小农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刘海波 1
引言 一位典型中国农民生产生活的素描 1
一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与改造的迷途 6
(一)为什么农业生产宜于家庭经营 7
(二)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生态循环传统及其传承 9
(三)生态循环农业必然是多种经营的小农农业 20
(四)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与土地经营规模 23
二 食品安全优良与农业模式 25
(一)中国人食品安全的关注也包括食品优良 25
(二)食品安全优良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关系 31
三 中国小农经济面临的真正问题 33
(一)地租竞逐和地租享有不均 34
(二)私人地主制度造成农业基础生产条件的破坏 35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36
(四)工业化时代农业产业的天然弱势问题 37
四 当代中国农业的现实与可持续农业 39
(一)当代中国农业的现实困境及发展模式争论 39
(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背景与内涵 43
五 当今中国的生态循环(有机)农业实践及其问题 46
(一)中国当今生态农业遇到的一些难题 46
(二)社区支持有机农业也只是杯水车薪 49
六 建设组织化的小农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53
(一)我国只能坚持适度规模农户和小农户为农业经营主体 54
(二)村社土地制度是我国独有的优势 55
(三)综合农协的性质与作用 56
(四)宜居村庄建设和城市化同等重要 59
(五)组织化的小农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的其他意义 60
七 中国国家战略与农业模式的选择 62
(一)中国巨大的体量决定小国经验不适用 62
(二)人民币地位与农业模式 63
(三)高端工业化战略与农业模式的选择 68
组织化的妇女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杨梓灵 孙炳耀 杨团 71
一 农村研究还须重视妇女研究 72
(一)急剧城市化凸显农村妇女的重要性 72
(二)关注发挥妇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3
(三)从社会性别理论看妇女研究 74
(四)从发展理论看妇女研究 76
(五)从赋权理论看妇女研究 77
(六)新视角:从组织化理论看农村妇女 78
(七)典型研究:山西永济蒲韩社区的农村妇女 79
二 农村妇女的组织化 80
(一)“滚雪球”式的组织成长过程 80
(二)认识妇女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82
(三)从妇女活动团队到协会组织 84
(四)合作购买农资成为妇女经济参与的组织平台 85
(五)经济参与的风险对妇女组织的负面影响 86
(六)以农业经济为基础构建合作社 88
(七)把合作社办成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 89
三 活动团队激发农村妇女的潜能 92
(一)农村妇女素质问题 92
(二)农业技术培训:围绕共同需求开展活动 94
(三)文化活动是扩大妇女参与、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 95
(四)学习小组:妇女自我成长的新机制 97
(五)农村妇女的增能和增权 100
(六)妇女能力建设的团体动力学解析 101
四 组织化的妇女参与农村社区服务 103
(一)妇女推动社区文化和社区教育 103
(二)妇女参与农村老年人服务 104
(三)妇女参与农村儿童服务 106
(四)妇女参与村民生活服务 107
(五)妇女参与村庄环境治理 108
五 组织化的妇女参与农村经济发展 109
(一)妇女团队激发经济参与的积极性 109
(二)农业合作,探索新的经济参与机制 111
(三)新的认识:经济服务要与社会服务结合 113
(四)手工艺学习小组成长为合作社 115
(五)社区小额信贷:农村妇女组织发现自己的优势 117
六 农村妇女人才成长 119
(一)从优势视角理论看农村妇女人才 119
(二)妇女主体意识缺失和主体意识新觉醒 120
(三)合作组织成为培育妇女人才的平台 123
(四)重视培养青年女性人才 125
(五)农村社会网络的支持作用 127
(六)政府和社会各界助推农村妇女人才成长 128
七 结论及对策建议 131
(一)转变传统性别文化观念,实现妇女主体意识觉醒 131
(二)提高妇女自身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女农民 132
(三)加强社区妇女多领域合作,调动妇女主体能动性 132
(四)发现和培养农村妇女带头人 133
(五)构建农村社区社会支持网络 133
(六)发展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为农村妇女人才提供适当的组织载体 134
附录:被访者信息汇总 136
后记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