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而圣而希天:清儒刘沅学术思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敏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131810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刘沅(1767-1855),祖籍湖北麻城刘家沟,先祖于明末迁蜀,先居眉山、长洲、温江,后迁双流。刘沅生在双流,至嘉庆丁卯(1807)迁居成都南关纯化街。因刘沅在双流和成都的书塾中均有一株古槐,故世称刘沅为槐轩先生,其学为槐轩之学。双流刘氏自曾祖刘家珍开始,四世研经,三世习《易》,其家学以先天易学为特色。刘沅24岁中举,然而在30岁时他的命运却发生了逆转,会试三试落地,返蜀后潜心研究学问和教书育人。刘沅一生长达六七十年之久的教育和学术活动影响深远。这主要表现在:1、刘沅身后形成了一个以刘沅槐轩之学为宗的槐轩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刘咸炘、刘咸荣、刘咸焌、颜楷、钟瑞廷、刘芬等。2、作为一个教育家,刘沅的槐轩书塾规模很大,经常求学的学生有三百多人,师从刘沅学习的学生有数千人,当时被称为”川西夫子”。今人张舜徽、南怀瑾、萧天石、萧萐父、吴天墀、李学勤等都对刘沅的学术有过关注。马西沙、韩秉方等人曾对刘门教作了开创性研究。刘沅是学问大家,著作甚丰,现存著作逾200卷,《槐轩全书》收录了《大学恒解》《中庸恒解》《论语恒解》《孟子恒解》《周易恒解》《诗经恒解》《尚书恒解》《礼记恒解》《仪礼恒解》《周官恒解》

第一章 “以‘天理’定人性,以‘中庸’概圣贤”——在历史中不断澄明的精神之“道” 1

第一节 融通三教之真意:作为精神之“道”的槐轩学 2

第二节 “匡末俗而明大道”:槐轩立言之“大本” 4

第三节 “天之理,人得之以为性”:百姓作为“人类”之人的尊严与价值 19

第二章 “养其中而制其外”与“制其外以养其中”——槐轩的治道之思 35

第一节 “万理函于性,万事根于心”:槐轩的世道人心观 36

第二节 “为上尤必自修道”:槐轩对中国历史的深切识见 39

第三节 “仁育苍生,则大道未尝不在是”:槐轩的价值史观 41

第三章 “圣人知天心,立人道,以持气化无穷”——为权力设准最高道义原则(上) 52

第一节 天意—民生—德政:周人基于王族本位的观念结构的形成 54

第二节 天—民—元后:槐轩之超越王族本位的纯粹观念的真意 90

第三节 “成己成人,养教周全无憾”:“上天爱民”的历史之合目的性 99

第四节 “至明至公”与“协乎中正”的统一:槐轩对良政系统如何可能的思考 103

第四章 “圣人知天心,立人道,以持气化无穷”——为权力设准最高的道义原则(下) 124

第一节 “天假”与“天意”:船山与槐轩的历史理性之同趋 124

第二节 “善世宜民,变通协一,必俟圣流”:槐轩之普遍价值的历史理性 132

第五章 “学为圣人”与“无愧为人,即无愧于天”——历史之“主体”与天道之“本体”的合一(上) 142

第一节 “学术正而治术隆”与“探渊源而出治道”:槐轩与朱子的“内在一致性” 144

第二节 “三代直道,存于简策”:以“道学”承载“道统”的历史意义 165

第三节 “多传经而少传道”:对士人群体的反省与批判 169

第四节 “君子建极”:有“道”社会的恒久法则 176

第六章 “学为圣人”与“无愧于人,即无愧于天”——历史之“主体”与天道之“本体”的合一(下) 190

第一节 “托始孔子”之深意:确立经邦治国的价值准则 190

第二节 “道非师不传,五伦非道不立”:儒者之价值理念与历史责任 199

第三节 关于槐轩尊古本《大学》的讨论 206

第四节 “致中”就是“至善”:为人的生活提出善恶之标准 229

第五节 由人而圣而希天:人在历史中的最高目的 237

后记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