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论述题考查概况 1
第一节 时事型论述题考查情况 1
第二节 理论型论述题考查情况 2
第二章 论述题写作方法 4
第一节 八大问题:阅卷中常见的失分情形 4
一、只会套模板,大量雷同卷 4
二、通篇引诗词,搞错了文体 5
三、箭头满天飞,试卷当画布 5
四、动手不动脑,照抄原材料 6
五、语言不书面,口语很常见 6
六、语言太绝对,表述不靠谱 7
七、语句太单调,阅卷很疲劳 7
八、上下无逻辑,前后几张皮 8
第二节 八大技巧:提高写作能力的实用方法 10
一、确保“没有跑题”——审题时的“提取关键词”技巧 10
二、确保“语句通顺”——写作时的“改简单句”技巧 11
三、确保“列明关系”——写作时的“分拆对应”技巧 12
四、确保“逻辑完整”——写作时的“整体结构”技巧 17
五、确保“逻辑清晰”——写作时的“分段分层”技巧 19
六、确保“论证充分”——写作时的“四大论证”技巧 21
七、确保“理论高度”——写作时的“理论拔高”技巧 24
八、确保“画龙点睛”——写作时的“标题制作”技巧 25
第三章 典型真题与参考答案的写作 26
第一节 时事型论述题 26
一、2013年·卷四·第1题(本题20分) 26
二、2008年·卷四·第1题(本题20分) 28
三、2016年·卷四·第1题(本题20分) 29
四、2015年·卷四·第1题(本题20分) 30
第二节 理论型论述题 31
一、论述题的种类 32
二、2015年·卷四·第7题(本题26分) 33
三、2014年·卷四·第7题(本题26分) 34
四、2013年·卷四·第7题(本题25分) 36
五、2012年·卷四·第7题(本题28分) 37
六、2011年·卷四·第7题(本题26分) 39
七、2010年·卷四·第7题(本题25分) 42
八、2009年·卷四·第7题(本题25分) 44
九、2008年·卷四·第7题(本题25分) 46
十、2007年·卷四·第7题(本题25分) 49
十一、2006年·卷四·第6题(本题35分) 50
十二、2003年·卷四·第8题(本题30分) 52
第四章 2018年重点考点背诵 54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54
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意义——万能理论,用来总结某种法治改革措施的意义 54
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用来回答“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含义 54
三、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用来回答“完善法律体系”的含义 54
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用来回答“依法行政、法治政府”的含义 55
五、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用来回答“司法公正”的含义(第三段为“凑字段”) 55
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用来回答“法治社会”的含义 55
七、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用来回答“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律教育的目标” 56
八、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56
九、加强和改进党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56
十、行政体制改革以及行政公信力建设——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原则(考生无需全部背诵,仅需选择背诵1、2、3或1、2、4) 56
十一、治理国家的思维方式要转变——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57
第二节 法理学 58
一、权利(自由)的行使及其限制——自由的边界以及法律限制自由的条件(考生无需全文背诵,选择背诵1、2或1、3即可) 58
二、权力的行使及其限制——合法性与合理性(参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的第“十”点) 58
三、何种道德行为才需要上升到法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原理 58
四、如何正确处理科技对法律带来的挑战——法律与科技的关系原理 58
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法律与国家权力、法律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59
六、对于法治问题要保持理性的认识——法的局限性(该原理能起到“万能原理”的功能,特别是字数不够时,完全可以另起一段:“当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法律具有局限性,这具体体现在:……”) 59
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59
八、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结合——角度1:法的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的关系 60
九、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结合——角度2: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关系 60
十、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结合——角度3:目的论扩张与目的论限缩 60
第三节 其他的部门法原则 61
一、罪刑法定原则 61
二、诚实信用原则 61
三、宪法基本原则 61
第五章 2018年法考热点问题写作实训 63
第一节 写作实训与参考答案 63
第二节 热点案例与写作提示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