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 1915-1924年》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薛子燕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010186030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书稿以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的古今之变为主线,考察这一时期中国价值观重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价值观的古今之变的深刻影响,包括这一运动对价值观问题的凸显,对价值观重建所提供的资源、基础和动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重建的历史语境、总体特征和主要追求。(二)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价值观重建的主体内容,着重考察科学观念的凸显,民主观念的深化和社会主义观念的确立,以及由此对近百年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重大影响。(三)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儒学价值观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选取康有为、梁启超、梁漱溟三位重要思想家,考察他们在中国价值观新旧更替之际从不同的思想进路出发,对传统儒学价值观的现代转化所作的各具特色的探索,反思他们的成败得失。

导论 新文化运动视域中的价值观问题 1

第一节 何为价值观 2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2

二、价值观的形成、变动与更新 4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问题 6

一、价值观问题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凸显 7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问题的来源 8

三、新文化运动对价值观变迁的推动 11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与20世纪中国哲学开展 14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8

一、研究思路 18

二、研究方法 20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背景、特征与追求 21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历史语境 21

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 21

二、西方思潮的涌入与接受 23

三、新知识阶层的孕育与教育制度的变革 26

四、近现代报刊业的繁荣与发达 30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总体特征 32

一、总体重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32

二、急剧变化:五四运动深化了新价值观的内涵 37

三、多元竞争:不同价值观的并存与竞争 39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主要追求 41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观念的凸显 46

第一节 科学:从知识到价值 46

一、中国近代科学概念的语义演变 47

二、中国近代科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54

三、陈独秀对科学观念的提倡 64

第二节 《科学》月刊与科学社:科学精神与自然科学 71

一、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对科学观念的宣传 71

二、任鸿隽的科学思想与活动 76

第三节 “整理国故”:科学方法与人文学术 81

一、“整理国故”的渊源与兴起 82

二、科学与近代历史学科转型 89

三、科学对历史方法的影响 96

第四节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激互动 101

一、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背景及其阶段 103

二、“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 106

三、科学哲学化与哲学科学化 117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的深化 129

第一节 民主:中国近代政治理想的探寻 129

一、从“民本”到“民主” 130

二、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特点 135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维度 139

第二节 三民主义的民主理论建设 146

一、孙中山的民权建设 146

二、由“间接民主”转向“直接民主” 152

第三节 民主主义内涵的展开 160

一、民主与启蒙 161

二、“自由的民主”与“平等的民主” 168

三、新自由主义民主观 181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念的深化 189

一、社会民主 189

二、经济民主 194

三、平民主义 201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观念的确立 208

第一节 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的兴起 208

一、社会主义与中国古代思想资源 209

二、社会主义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介绍 213

三、中国近代思想家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217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225

第二节 平等:不同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追求 229

一、平等观念的古与今 230

二、中国近代平等观 234

三、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凸显 241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与理想乌托邦 247

一、五四运动之前的无政府主义 249

二、五四运动之后的无政府主义 264

第四节 基尔特社会主义:自由与平等之间 271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及其主张 272

二、“贫乏之可患甚于不均” 275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念 282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 282

二、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的批评 301

三、马克思主义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批评 309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价值观的现代转化 318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儒学价值观的困境 318

第二节 康有为与孔教: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宗教化思路 321

一、儒学宗教化思想的提出 321

二、儒学宗教化的制度实践 324

第三节 梁启超:重建儒学价值观的思想史思路 329

一、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 330

二、重建儒家人生哲学 338

第四节 梁漱溟与文化儒学: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学术化思路 345

一、反对宗教儒学 345

二、文化儒学的提出 349

第五节 三种路向的比较与评价 359

一、康有为、梁启超与梁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转化的相同之处 359

二、康有为、梁启超与梁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重建的不同路向 360

结语 价值观多元时代的现代性文化选择 365

一、中国与世界:现代性文化的选择 366

二、自觉与启蒙:价值观重建的主题 372

三、理想与现实: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378

参考文献 387

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