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解读与操作实务 Practice and analysis on the new law of enterprise income tax and its implementi》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宝云,张捷,蒋晓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02351219
  • 页数:6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变化和重大影响,创新性地对比分析了新企业所得税法与原税法的差异。

第1章 企业所得税概述 1

1.1 企业所得税制度的一般特点 1

1.2 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沿革 2

1.2 1 1978年至1982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2

1.2.2 1983年至1990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2

1.2.3 1991年至2007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3

1.3 中国原企业所得税制度的主要规定 3

1.3.1 原内资企业所得税 3

1 3.2 原外资企业所得税 4

1.4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 4

1.5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变化 5

1.5.1 纳税人 6

1.5.2 税率 6

1.5.3 税前扣除 7

1.5.4 税收优惠 7

1.5.5 征收管理 7

第2章 《新企业所得税法》适用范围 9

2.1 纳税义务人 9

2.1.1 中国居民企业的判定 10

2.1.2 非居民企业的判定 16

2.2 应税所得 17

2.2.1 税收管辖权实施范围 17

2.2.2 居民企业的应税所得 17

2.2.3 非居民企业的应税所得 18

2.3 扣缴义务人 22

2.4 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 23

2.4.1 居民公司 23

2.4.2 常设机构 24

2.4.3 投资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30

第3章 税率和优惠政策 31

3.1 基本税率 31

3.2 居民企业适用税率 31

3.3 非居民企业适用的税率 32

3.3.1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情况 32

3.3.2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虽设立但取得的来源于中国的所得与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情况 33

3.4 税收协定的税率限定 35

3.5 来源于中国境外所得适用的税率 38

3.6 分支机构适用的税率 39

3.6.1 外商投资企业的分支机构 39

3.6.2 内资企业的分支机构 41

3.6.3 居民企业分支机构汇总纳税及适用税率 41

3.6.4 非居民企业境内机构、场所的汇总纳税及适用税率 42

3.7 企业称号 42

3.7.1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 43

3.7.2 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 46

3.7.3 高新技术企业 49

3.7.4 软件企业 51

3.7.5 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 52

3.8 优惠税率 53

3.8.1 特定区域 54

3.8.2 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6

3.8.3 减按2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9

3.8.4 原企业所得税法中减按24%和10%优惠税率征收的相关规定 62

3.9 税收优惠 62

3.9.1 特定收入免税优惠 63

3.9.2 特定项目减免税优惠 70

3.9.3 民族自治地方的减免税优惠 76

3.9.4 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77

3.9.5 投资抵免税收优惠 83

3.9.6 加速折旧税收优惠 86

3.9.7 减计收入税收优惠 89

3.9.8 其他税收优惠 90

3.9.9 税收优惠政策的对比和总结 91

3.10 过渡期税收优惠 93

3.10.1 享受过渡期的税收优惠规定 93

3.10.2 过渡期措施对企业的影响 97

3.11 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 99

3.11.1 减免税管理的基本原则 99

3.11.2 减免税的申请、申报和审批实施 100

3.11.3 减免税的监督管理 102

3.11.4 新办企业的认定标准 103

第4章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105

4.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05

4.1.1 收入总额 106

4.1.2 不征税收入 106

4.1.3 减免税收入 106

4.1.4 扣除额 106

4.1.5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 106

4.2 应纳税额的计算 107

4.3 核定征收 109

4.4 清算所得的计算 114

4.5 纳税年度 117

4.6 亏损弥补 117

第5章 收入总额的确认 121

5.1 销售货物收入 122

5.1.1 销售货物收入的确认 122

5.1.2 销售折扣、折让和销售退回 126

5.2 提供劳务收入 133

5.2.1 劳务收入的确认时间 133

5.2.2 折扣额 135

5.3 财产转让收入 135

5.4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137

5.5 利息收入 137

5.6 租金收入 137

5.7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137

5.8 接受捐赠收入 138

5.9 债务重组收入 138

5.10 政府补助 139

5.10.1 政府补助的形式 139

5.10.2 政府补助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140

5.11 视同销售 142

5.11.1 视同销售的税务相关规定 142

5.11.2 视同销售的会计相关规定 144

5.12 非货币性交易所得 144

5.13 其他收入 147

5.13.1 资产溢余收入 147

5.13.2 违约金收入 147

5.13.3 包装物押金 147

5.13.4 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 148

5.13.5 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又收回来的应收账款 149

5.14 不征税收入 149

5.14.1 财政拨款 150

5.14.2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150

5.14.3 其他不征税收入 151

第6章 税前扣除项目 152

6.1 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 152

6.1.1 成本 153

6.1.2 费用 153

6.1.3 税金 153

6.1.4 损失 154

6.1.5 其他支出 154

6.2 税前扣除项目的原则 155

6.2.1 权责发生制原则 155

6.2.2 配比原则 155

6.2.3 相关性原则 155

6.2.4 确定性原则 156

6.2.5 合法性原则 156

6.2.6 合理性原则 156

6.3 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 156

6.3.1 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156

6.3.2 企业所得税税款 157

6.3.3 税收滞纳金 157

6.3.4 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157

6.3.5 公益性捐赠以外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 158

6.3.6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158

6.3.7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159

6.4 限定条件税前扣除的项目 159

6.4.1 工资薪金费用 160

6.4.2 社保基金 161

6.4.3 职工福利费 162

6.4.4 职工工会经费 163

6.4.5 职工教育经费 164

6.4.6 公益性捐赠支出 165

6.4.7 坏账准备和坏账损失 169

6.4.8 财产损失 173

6.4.9 利息支出 176

6.4.10 交际应酬费 179

6.4.11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180

6.5 其他费用 183

6.5.1 汇兑损失 183

6.5.2 预提费用 183

6.5.3 管理费 185

6.5.4 股票期权支出 186

6.5.5 董事会费和董事费 188

第7章 资产的税务处理 190

7.1 资产处理概说 190

7.1.1 资产的定义和确认 190

7.1.2 资产的计价 190

7.1.3 资产价值转化为费用 191

7.1.4 资产的处置 192

7.2 流动资产及其计价 192

7.2.1 流动资产的概念 192

7.2.2 存货的计价 192

7.2.3 存货的盘盈(亏) 193

7.3 固定资产及其折旧 194

7.3.1 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 194

7.3.2 固定资产的计价 195

7.3.3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97

7.3.4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198

7.3.5 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201

7.3.6 承租固定资产的处理 202

7.3.7 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的处理 205

7.4 生物资产 206

7.4.1 生物资产的确认 207

7.4.2 生物资产的计价 207

7.4.3 生物资产折旧 208

7.4.4 生物资产的收获与处置 209

7.5 无形资产及其摊销 209

7.5.1 无形资产的计价 209

7.5.2 无形资产的摊销 210

7.6 长期待摊费用 212

7.6.1 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213

7.6.2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214

7.6.3 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215

7.6.4 其他长期待摊费用 216

7.7 资产的减值准备 219

7.8 资产的评估增值 222

7.8.1 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 222

7.8.2 清产核资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 224

7.8.3 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 225

7.9 非货币性资产的捐赠 227

7.9.1 企业对外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 227

7.9.2 纳税调整及相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228

第8章 非居民企业投资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229

8.1 非居民企业投资所得的预提所得税 229

8.2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231

8.3 利息收入 231

8.3.1 利息的范围 231

8.3.2 利息的减免税规定 232

8.4 租金收入 235

8.4.1 融资租赁 235

8.4.2 经营租赁 235

8.5 特许权使用费 237

8.5.1 与技术有关的特许权使用费 238

8.5.2 与软件有关的特许权使用费 238

8.5.3 与版权有关的特许权使用费 240

8.5.4 特许权使用费的减免税规定 240

8.6 财产转让所得 241

8.6.1 转让有形财产 242

8.6.2 转让股权(股份) 243

8.6.3 转让土地使用权 243

8.6.4 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 244

8.7 担保费收入 245

8.8 源泉扣缴 246

8.8.1 纳税地点 247

8.8.2 扣缴义务发生时间 248

8.9 售付汇税务凭证 250

8.9.1 境外公司企业所得税完税证明 250

8.9.2 特许权使用费、利息免税所得汇出数额控制表 251

8.9.3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证明单 251

8.9.4 境外劳务不予征税确认证明 252

第9章 特别纳税调整 253

9.1 关联方的界定 255

9.2 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原则 256

9.3 关联方往来的主要类型 257

9.3.1 关联方交易 257

9.3.2 成本分摊 258

9.3.3 受控外国公司 261

9.3.4 资本弱化 262

9.4 关联方交易额的确认和申报要求 263

9.4.1 关联方交易额的确认 263

9.4.2 申报要求 264

9.5 税务审计对象的选择和相关资料的举证 265

9.5.1 转让定价审计对象的选择 265

9.5.2 相关资料的举证 266

9.5.3 资料的举证时限 267

9.6 税务调整 269

9.6.1 关联方所得额的税务调整方法 269

9.6.2 不合理商业目的的税务调整 275

9.6.3 审计调查和追缴期限 277

9.6.4 账务调整 277

9.6.5 税款的补缴 277

9.7 关联方税务调整后的跟踪管理 278

9.8 预约定价 279

9.8.1 预备会谈 279

9.8.2 正式申请 281

9.8.3 审核与评估 281

9.8.4 磋商 283

9.8.5 签订安排 284

9.8.6 监控执行 284

9.9 关联方文档资料的管理 285

9.10 税收协定的有关限定 286

第10章 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免 288

10.1 适用人范围 289

10.2 境外所得抵免的计算 289

10.2.1 汇总境外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290

10.2.2 境外所得的确认 291

10.2.3 境外已纳所得税款的抵扣方法 294

10.3 境外已纳税额的实际申报和扣除 298

10.3.1 纳税年度和申报 298

10.3.2 税款预缴和清缴 298

10.4 税收协定的相关规定 299

10.4.1 用抵免法消除双重征税 300

10.4.2 用免税法消除双重征税 304

10.4.3 减免税视同已征税抵免 305

第11章 征收管理 309

11.1 纳税地点 309

11.1.1 居民企业的纳税地点 309

11.1.2 非居民企业的纳税地点 310

11.2 申报期限和要求 311

11.2.1 分月或分季预缴 311

11.2.2 年度汇算清缴 312

11.2.3 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汇算清缴 317

11.2.4 清算期申报 318

11.3 汇总纳税 318

11.3.1 居民企业总分支机构的汇总纳税 320

11.3.2 非居民企业营业机构的汇总纳税 325

11.3.3 居民企业间的汇总纳税 326

11.4 外币所得的纳税规定 332

11.5 其他征管规定 333

第12章 特殊业务的税务处理 334

12.1 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 334

12.1.1 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税务处理 334

12.1.2 股权投资所得的所得税处理 336

12.2 重组业务(含股份制改组) 340

12.2.1 股权重组与资产转让 342

12.2.2 企业合并和分立 358

12.2.3 股份制改组 367

12.2.4 债务重组 371

12.3 教育业 374

12.3.1 教育服务提供者的税务处理 375

12.3.2 外资教育企业的税务处理 381

12.4 房地产业 382

12.4.1 税收待遇 383

12.4.2 预售房款取得的预收账款 383

12.4.3 确认实际应纳税所得额的时点及征收管理 387

12.4.4 收入确认原则 388

12.4.5 开发成本和期间费用确认原则 393

12.5 外国企业在华业务运作的税务处理 398

12.5.1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 399

12 5.2 外国企业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 415

12.5.3 外国企业合作开采石油 427

12.5.4 外国银行在华分行 437

12.6 投资基金 442

12 6.1 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及形式 442

12.6.2 投资基金的原企业所得税政策 444

12.7 资产证券化 449

12.7.1 资产证券化概念 450

12.7.2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机构 450

12.7.3 资产证券化的所得税政策 451

12.8 创业投资企业 459

12.8.1 境内注册的创投企业 459

12.8.2 外国创投企业 462

12.9 高新技术企业 463

12.9.1 税率和优惠政策 464

12.9.2 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 465

12.9.3 过渡期税收优惠 466

12.10 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 467

12.10.1 新办软件企业的所得税优惠 467

12.10.2 重点软件企业的所得税优惠 468

12.10.3 动漫企业和技术服务外包企业的所得税优惠 468

12.10.4 软件企业的扣除项目 469

12.10.5 集成电路企业的所得税优惠 469

12.11 电信企业 470

12.11.1 内资电信企业纳税人 470

12.11.2 内资电信企业的收入额 470

12.11 3 内资电信企业的扣除项目 471

12.11.4 从事通信业务的外资企业的税务处理 473

12.12 传媒业 475

12.12.1 由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的文化企业和新办文化企业 476

12.12.2 宣传文化事业 478

附录 480

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480

附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489

附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512

附件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515

附件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526

附件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531

附件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552

附件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567

附件九: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对比分析表 585

附件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英文)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