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冷战的起源和爆发(1945—1953) 3
第一讲 美苏冷战的缘起 3
杜鲁门上台后美苏矛盾的初现 4
凯南长电与丘吉尔铁幕演说 8
希土危机与杜鲁门主义出炉 12
第二讲 复兴欧洲与北约的建立 19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20
美国全力援助欧洲 24
北大西洋联盟的建立 31
第三讲 应对挑战与共产党情报局建立 38
战后苏联大国合作战略面临的挑战 39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 49
两大阵营理论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 52
第四讲 苏南冲突与苏联对东欧的整肃 55
苏南冲突的起源与实质 56
苏南冲突加剧与布加勒斯特会议 61
拉伊克案件及东欧各党的政治清洗 64
斯大林对东欧各国的整肃 68
第五讲 柏林危机:欧洲冷战的爆发 71
不断加剧的德国分裂状态 72
封锁柏林与“空中走廊” 75
危机的解决与两德分立 81
第六讲 中苏同盟与亚洲冷战的起源 87
斯大林在亚洲的战略目标 88
中苏两党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93
毛泽东访苏与中苏同盟形成 98
第七讲 朝鲜战争:亚洲冷战的爆发 106
朝鲜战争到底是怎样爆发的 107
毛泽东为什么一定要出兵朝鲜 116
停战谈判迟迟未果的原因何在 122
第八讲 对日和约与亚太冷战格局全面形成 128
美国对日单独媾和政策的形成 129
美苏在对日和约问题上的斗争 136
针对中国建立的新月形包围圈 143
第九讲 东柏林事件与美苏的反应 147
“斯大林照会”与苏联对德政策 148
东柏林事件爆发的背景及其过程 152
美苏对东柏林事件的反应 157
第二编 冷战的扩展和延续(1954—1969) 164
第十讲 万隆会议与和平共处方针 164
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165
中国积极参与会议的筹备 167
万隆会议的召开及其影响 171
第十一讲 波匈事件及苏联的武装干涉 183
苏共二十大引发冲击波 184
苏联干涉波兰内政未遂 186
苏军两度占领布达佩斯 190
第十二讲 两次台湾海峡危机 202
第一次台海危机与美蒋条约 203
第二次台海危机与中苏分歧 210
第十三讲 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的修建 227
德国分裂后的柏林问题 228
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爆发及过程 231
修建柏林墙及其后续影响 237
第十四讲 古巴导弹危机与美苏直接对抗 242
古巴革命与美国策动猪湾登陆 243
苏联决定在美国后院部署导弹 246
美苏在加勒比海面对面的较量 250
第十五讲 中苏关系从破裂走向对抗 260
中苏两党的分歧与矛盾 261
从短暂缓和到中苏反目 267
从公开论战到兵戎相见 273
第十六讲 美法矛盾与法国退出北约军事机构 280
戴高乐意欲重振法兰西雄风 281
戴高乐复出与法美矛盾激化 283
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288
第十七讲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298
“布拉格之春”兴起的国内外背景 299
“疫情”蔓延征兆与苏联的预警 305
舆论失控与华约五国的军事干预 310
第十八讲 不断升级的越南战争 318
北纬十七度线的划定 319
越南战争的持续升级 321
巴黎和谈与越南统一 326
第三编 冷战的转型和终结(1970—1991) 336
第十九讲 走向正常化的中美关系 336
中美苏大三角的出现 337
中美之间的秘密接触 340
基辛格两度访问北京 344
尼克松总统公开访华 349
第二十讲 美苏之间的对抗与缓和 354
冷战初期美苏对抗与核军备竞赛 355
60—70年代美苏缓和的实现 361
冷战最后十年的紧张与缓和 367
第二十一讲 大国参与的安哥拉内战 370
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 371
“三足鼎立”的安哥拉独立运动 374
多国多方参与的“内战” 378
大国离席之后的和平 382
第二十二讲 阿富汗战争与苏联的衰落 386
与强国为邻的阿富汗 387
阿富汗政变与苏军干涉 390
苏联在阿富汗深陷泥潭 395
“新思维”与苏联被迫撤军 399
第二十三讲 东欧剧变及社会制度转型 404
东欧剧变与西方的反应 405
波兰的团结工会运动 409
匈牙利的圆桌会议 413
柏林墙倒塌与德国重新统一 420
第二十四讲 八一九事件与苏联解体 426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危局 427
八一九事件的前前后后 432
苏联解体与冷战的结束 437
附录一 冷战国际史大事记 443
附录二 征引和参考书目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