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战略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忠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7126188
  • 页数:209 页
图书介绍:大国成功崛起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制定符合时代特征和自身特点的大战略。地缘战略是有助于制定国家大战略的一种经典战略理论。本书通过对历史上大国崛起历程以及当代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的分析,从地缘战略的视角探索了大国崛起的规律,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地缘战略方面的决策思考,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绪言 1

第一部分 地缘战略博弈的历史启示 33

一、地缘战略博弈的历史回顾 33

(一)古代:地理大发现之前 33

(二)近代:从地理大发现至一战前 36

(三)现代:两次世界大战至今 70

二、地缘战略博弈的借鉴启示 84

(一)制定适切的地缘战略是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 84

(二)时代特征对于地缘战略选择有着规定性的作用 87

(三)科技发展是地缘战略选择的重要推动力量 88

(四)周边地缘环境对于能否能够成功崛起具有重要影响 90

(五)地缘博弈内涵变化对地缘战略选择具有重要限定作用 92

(六)民族特性和战略文化传统对地缘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95

三、结论:和平发展的地缘战略符合历史趋势 98

第二部分 中国当前的地缘形势分析 102

一、国际体系处于深度变迁关键阶段,影响地缘战略选择 102

(一)传统权力政治日益受限,地缘战略选择视野拓宽 104

(二)权力结构扁平化日趋明显,霸权手段日益力不从心 105

(三)国际体系整体性不断增强,体系内行为体所受制约日益增加 106

二、世界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地缘关系日趋复杂 108

(一)国家主权相对弱化,整体性进一步加强 110

(二)新兴国家力量兴起,与传统发达国家差距不断缩小 111

(三)地缘政治行为体多元发展,地缘结构变化凸显 112

(四)地缘关系日渐紧密,国际社会合作倾向不断加强 114

三、周边环境情况复杂,地缘战略方向平衡面临挑战 116

(一)地理结构决定我国安全环境 117

(二)陆海复合地缘特征明显,要求陆海方向统筹平衡 122

(三)周边环境非常复杂,地缘竞争日益加剧 124

(四)欧亚大陆仍是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中心舞台 128

四、科技进步不断拓展新地缘空间,竞争与合作相互交织 132

(一)科技进步不断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35

(二)人类在新地缘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136

(三)人类在新地缘空间的合作需求同样迫切 137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亟须国际社会合作应对 139

(一)非传统安全威胁复杂多元,相互关联 139

(二)非传统安全影响范围十分广泛 140

(三)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142

六、结论:和平发展的地缘战略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144

(一)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教训 144

(二)我国的和合文化传统 145

(三)周边国家众多的地缘特点 146

(四)当前的时代特征 147

(五)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 148

第三部分 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战略思考 150

一、超越传统地缘理论,为和平发展提供新的地缘理论支撑 150

(一)努力克服传统地缘战略理论的不足 151

(二)构建和平发展的地缘战略理论 154

二、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实现内外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协调 162

(一)实现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的统筹与协调 163

(二)实现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的统筹与协调 164

三、以“一带一路”实现中国地缘战略的陆海统筹 165

(一)实现我国国内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均衡发展 166

(二)实现我国陆地方向与海洋方向关系的均衡发展 168

四、经营好周边地缘空间,构筑周边地缘依托 171

(一)经济上带动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173

(二)安全上为周边地区稳定积极贡献力量 175

(三)充满战略信心和耐心运筹周边关系 177

五、加快科技创新,力争地缘空间的战略制高点 179

(一)争取信息空间的战略制高点 180

(二)经营陆地空间,发扬传统优势 181

(三)拓展海洋空间,提高海洋控制能力和开发利用能力 182

(四)积极参与大气层与外层空间的合作与竞争 182

六、加强地缘经济运作,推进打造利益共同体 183

(一)以周边为依托,营造一个稳定的能源供应线和大市场 185

(二)加强在中东和南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相互关系稳定发展 186

(三)进一步加强在非洲和拉美的经济交往,扩大战略影响 186

七、塑造新型军事能力,为和平发展地缘战略提供力量保障 187

(一)针对复杂周边安全形势,加强全域机动作战能力 188

(二)满足国家利益拓展需求,加强远海前出作战能力 189

(三)根据未来空天一体趋势,全面提升空天攻防能力 189

(四)着眼新兴全球公域争夺,积极塑造新型作战能力 190

结束语 192

后记 195

参考文献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