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区域创新绩效评价与体制机制优化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盛明科,朱玉梅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20535
  • 页数:225 页
图书介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地区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全面自主创新。区域作为连接微观企业和宏观国家的纽带,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凝聚生产要素、汇聚创新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联动和牵引作用。当前,尽管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体制机制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约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要素,如社会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科研体制束缚创新能量释放、行政体制壁垒阻碍创新资源流动等。进一步提升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对长株潭区域实现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及过程的研究,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助于激活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整体合力。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一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亟待政策总结与理论研究 1

二 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自主创新来突破 2

三 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亟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3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述评 3

一 区域自主创新及创新系统研究 3

二 产业组织和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5

三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 6

四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8

五 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及公共政策研究 9

六 简要评述 11

第三节 研究方法、技术线路与创新点 12

一 研究方法 12

二 技术线路 12

三 创新点 13

第二章 区域创新系统视域下“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阐释 16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理论分析 16

一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 16

二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结构 17

三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功能 18

第二节 “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特征描述 18

一 科技创新资源聚集程度高 19

二 科技创新成果水平提升显著 20

三 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成长快 21

四 创新驱动辐射带动作用强 22

第三节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域下“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成因分析 23

一 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 23

二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的支撑 24

三 创新主体的共同努力和推动 25

第三章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绩效与能力实证测评 27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7

一 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的界定 27

二 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测评的理论阐述 30

三 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基础 32

第二节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的测评 34

一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的基本描述 34

二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测评体系设计 36

三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综合测评 40

第三节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剖析 46

一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46

二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51

三 与武汉东湖示范区、中关村示范区、苏南示范区影响因素的比较 54

第四节 提升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的对策分析 57

一 加大对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的投入 57

二 扩大长株潭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开放程度 59

三 创造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 61

第四章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动因与实践探索 63

第一节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动因探析 64

一 国家创新能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64

二 新常态下自主创新在国家建设中的功能 65

三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实践面临结构困境 65

第二节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意义阐释 66

一 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区域自主创新活动的展开 67

二 以优良的环境支撑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67

三 为我国其他区域的机制创新提供结构蓝本 68

第三节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实践的理路思考 68

一 从结构功能角度明确创新体制改革的公共价值 69

二 以系统理论引领创新体制改革的整体协调推进 69

三 在治理理论的视域下提升创新体制的改革绩效 70

第五章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71

第一节 体制因素与地区壁垒制约创新资源流动与共享 72

一 体制机制阻滞创新资源多主体间灵活流动 72

二 地区壁垒阻隔创新资源无缝隙整合与共享 73

第二节 支持创新的投融资体制欠发达 73

一 创新投入总量不足 74

二 创新投入结构不合理 74

三 创新融资渠道单一 75

四 创新活动的民间资本投入匮乏 75

第三节 科研管理体制束缚着创新能量释放 75

一 人才管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价值观偏离 76

二 科研管理“条”“块”分割导致创新资源缺乏共享 77

三 院校分割制约了创新能量发挥 77

第四节 面向区域自主创新的生态环境尚未真正形成 78

一 政府科技研发投入总量不足与均量不够并存 78

二 政府科技研发政策法规不健全 80

三 自主创新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80

第六章 深化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82

第一节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主体培育机制 83

一 围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企业制度改革 83

二 创建提升重点产业创新能力的多主体合作联盟 84

三 培育促进创新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84

第二节 加快长株潭区域科技体制改革创新 85

一 构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85

二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86

三 建立健全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86

第三节 提升长株潭区域科研院所创新水平 87

一 构建科技人才的交流、共享及激励机制 87

二 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平台建设 88

三 构建科学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89

第四节 实现政府管理制度与公共政策创新 89

一 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90

二 完善自主创新的科研管理制度 90

三 加大自主创新的法制保障力度 91

第七章 长株潭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92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和科技资源配置的理论阐释 93

一 区域自主创新的界定 93

二 科技资源配置的界定 94

三 区域自主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 97

第二节 面向区域自主创新的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100

一 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 100

二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 106

三 面向区域自主创新的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09

第三节 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13

一 科技资源配置体制的影响 113

二 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的制约 116

三 科技资源配置环境的影响 119

第四节 面向区域自主创新的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路径 121

一 以区域自主创新需求为导向优化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121

二 健全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支撑体系 124

三 优化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125

四 健全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监测评估机制 128

五 完善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配套机制 129

第八章 面向自主创新的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研究 131

第一节 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的理论分析 131

一 科技政策构成要素及政策协同的界定 131

二 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的结构维度 134

三 科技政策区域协同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功能体现 136

第二节 基于SWOT模型的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现状分析 139

一 优势: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的成效 139

二 劣势: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存在的不足 146

三 机遇: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面临的外部环境 150

四 挑战: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152

第三节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155

一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典型案例 155

二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主要经验 158

三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启示 161

第四节 面向自主创新的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优化路径 164

一 构建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多元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 164

二 完善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信息共享网络 169

三 健全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保障机制 171

第九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自主创新绩效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174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自主创新绩效测评模型构建与指标遴选 175

一 自主创新绩效的概念界定 175

二 自主创新绩效的测评模型 175

三 自主创新绩效的测评方法 176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自主创新绩效测评的实证分析 178

一 样本与数据选取 178

二 创新投入—产出测评结果分析 179

三 创新产出—效益测评结果分析 181

四 创新效率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Tobit回归分析 184

第三节 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自主创新绩效的建议与对策 187

一 创新无效城市提升自主创新绩效的建议 187

二 创新有效城市提升自主创新绩效的对策 188

三 高创新效率城市提升自主创新绩效的路径 188

四 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提升自主创新绩效的对策 189

附录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5年) 190

前言 190

一 基础和形势 190

二 总体发展战略 193

三 重点任务 196

四 保障措施 214

参考文献 218

后记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