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3
1.2 研究内容 4
1.3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6
1.3.1 现状特点 6
1.3.2 取得成效 8
1.3.3存在问题 11
1.4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12
1.4.1 指导思想 12
1.4.2 基本原则 13
1.4.3 总体框架 13
1.4.4 行动目标 14
第2章 能源低碳化行动方案 18
2.1 背景意义 18
2.1.1 研究背景 18
2.1.2 研究意义 19
2.1.3 研究范围及重点 20
2.2 现状和存在问题 20
2.2.1 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碳排放强度较大 21
2.2.2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单位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大 22
2.2.3 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低碳能源发展滞后 24
2.2.4 面临形势 25
2.3 国内外发展路径及经验借鉴 25
2.3.1 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案例 25
2.3.2 苏州市节能管理案例 27
2.3.3 山西省煤层气利用案例 28
2.3.4 “绿色煤电”技术案例 29
2.4 行动方向与目标 29
2.4.1 行动方向 29
2.4.2 行动目标 30
2.5 重点行动 31
2.5.1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31
2.5.2 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36
2.5.3 非化石能源利用规模化 41
2.5.4 重点及示范工程 45
2.6 政策措施建议 47
2.6.1 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47
2.6.2 加快能源体制及政策改革 47
2.6.3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48
2.6.4 加强科技人才支撑 48
2.6.5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48
2.6.6 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49
第3章 产业低碳化行动方案 50
3.1 背景意义 50
3.1.1 研究背景 50
3.1.2 研究意义 51
3.1.3 研究范围及重点 52
3.2 现状和存在问题 53
3.2.1 产业发展现状 53
3.2.2 产业低碳化探索 54
3.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56
3.3 国外发展路径及经验借鉴 57
3.3.1 先进经验分析 57
3.3.2 先进经验总结 61
3.4 行动方向与目标 63
3.4.1 行动方向 63
3.4.2 行动目标 63
3.5 重点行动 64
3.5.1 低碳新兴产业提速发展行动 64
3.5.2 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行动 75
3.5.3 低碳产业示范区建设行动 79
3.6 政策措施建议 80
3.6.1 完善政策体系 81
3.6.2 增强资金保障 81
3.6.3 提高科技人才支撑 82
3.6.4 探索开展碳排放交易 83
3.6.5 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84
第4章 农业低碳化行动方案 85
4.1 背景意义 85
4.1.1 研究背景 85
4.1.2 研究意义 87
4.1.3 研究范围及重点 88
4.2 现状和存在问题 88
4.2.1 现状 88
4.2.2 困难和问题 91
4.3 国外发展路径及经验借鉴 92
4.3.1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92
4.3.2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95
4.4 行动方向与目标 96
4.4.1 行动方向 96
4.4.2 行动目标 97
4.5 重点行动 98
4.5.1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 98
4.5.2 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 100
4.5.3 积极推动农田管理低碳化 102
4.5.4 着力构建生态农业系统 104
4.5.5 不断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106
4.5.6 科学谋划区域功能特色布局 108
4.5.7 精心组织实施一批农业低碳示范工程 109
4.6 政策措施建议 111
4.6.1 制定低碳农业相关法律法规 111
4.6.2 创新低碳农业投融资体制 111
4.6.3 强化低碳农业技术支撑 112
4.6.4 营造低碳农业发展氛围 113
4.6.5 推动中原经济区全域联动发展 113
第5章 生态建设低碳化行动方案 114
5.1 背景意义 114
5.1.1 研究背景 114
5.1.2 研究意义 115
5.1.3 研究范围及重点 116
5.2 现状和存在问题 117
5.2.1 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林业固碳减排能力仍需提升 117
5.2.2 环境整治取得成效,仍需凸显低碳成效 118
5.2.3 生态环境逐步趋好,改善生态和低碳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 119
5.2.4 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环境容量增长的空间有限 120
5.3 国内外发展路径及经验借鉴 120
5.3.1 日本林业生态建设——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实施“治山计划” 120
5.3.2 瑞典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回收——推广先进技术,实施“全过程低碳化” 121
5.3.3 发达国家的大气污染治理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多项联动” 122
5.3.4 广东省现代林业建设——实现“林业发展和森林生态协调一致” 123
5.4 行动方向与目标 124
5.4.1 行动方向 124
5.4.2 行动目标 125
5.5 重点行动 125
5.5.1 林业资源“增量碳汇”行动 125
5.5.2 城镇生态“提升减碳”行动 128
5.5.3 区域再造“蓝天碧水”行动 131
5.5.4 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动 134
5.5.5 农村环境“清洁亮丽”行动 136
5.5.6 生态建设“示范工程”行动 139
5.6 政策措施建议 141
5.6.1 强化制度建设,划定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 141
5.6.2 创新政策机制,改革生态建设的管理体制 142
5.6.3 强化目标责任,严格任务计划的监督考评 144
5.6.4 完善投资体制,加强生态建设的资金支持 145
5.6.5 推进技术支撑,加强生态保护的能力建设 146
5.6.6 坚持宣传教育,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147
第6章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148
6.1 背景意义 148
6.1.1 研究背景 148
6.1.2 研究意义 150
6.1.3 研究范围及重点 151
6.2 现状和存在问题 152
6.2.1 工作进展 152
6.2.2 存在问题 154
6.3 国内外发展路径及经验借鉴 155
6.3.1 美国完善绿色建筑政策体系模式 156
6.3.2 英国推广示范性项目和绿色建筑设计典型案例模式 157
6.3.3 日本建立建筑用能管理体制模式 158
6.3.4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生态城市模式 159
6.3.5 杭州低碳科技馆低碳技术应用宣传模式 159
6.4 行动方向与目标 160
6.4.1 行动方向 160
6.4.2 行动目标 161
6.5 重点行动 161
6.5.1 新建建筑节能行动 161
6.5.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行动 162
6.5.3 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产业化行动 164
6.5.4 技术开发与推广行动 165
6.5.5 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行动 166
6.5.6 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区建设行动 167
6.5.7 推进试点示范行动 169
6.6 政策措施建议 169
6.6.1 加强组织领导 169
6.6.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70
6.6.3 加强监督检查 170
6.6.4 完善绿色建筑标准评价体系 171
6.6.5 强化资金支持 171
6.6.6 加强宣传引导 172
第7章 交通低碳化行动方案 173
7.1 背景意义 173
7.1.1 研究背景 173
7.1.2 研究意义 175
7.1.3 研究范围及重点 176
7.2 现状和存在问题 176
7.2.1 现状 176
7.2.2 困难和问题 183
7.3 国内外发展路径及经验借鉴 185
7.3.1 国外发展模式及路径 185
7.3.2 国内发展模式及路径 188
7.3.3 经验总结 189
7.4 行动方向与目标 190
7.4.1 行动方向 190
7.4.2 行动目标 190
7.5 重点行动 191
7.5.1 构建综合低碳交通网络体系 191
7.5.2 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193
7.5.3 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195
7.5.4 推广替代能源应用 196
7.5.5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196
7.5.6 建设信息智能交通 197
7.6 重点工程 198
7.6.1 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程 198
7.6.2 甩挂运输工程 199
7.6.3 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准入与退出工程 199
7.6.4 振兴内河工程 199
7.6.5 节能与新能源车辆推广工程 200
7.6.6 智能交通工程 200
7.6.7 “公交都市”推广工程 201
7.6.8 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工程 201
7.7 政策措施建议 202
7.7.1 强化组织保障 202
7.7.2 完善监管体系 202
7.7.3 完善资金保障 203
7.7.4 加强科技创新 203
7.7.5 做好宣传引导 204
7.7.6 开展试点示范 204
第8章 绿色低碳园区行动方案 205
8.1 背景意义 205
8.1.1 研究背景 205
8.1.2 研究意义 206
8.1.3 研究范围及重点 207
8.2 现状和存在问题 207
8.3 国内外发展路径及经验借鉴 209
8.3.1 国内外案例借鉴 209
8.3.2 经验总结 214
8.4 行动方向与目标 215
8.5 重点行动 215
8.5.1 制定低碳规划设计 216
8.5.2 建设低碳管理体系 216
8.5.3 实施产业优化升级 217
8.5.4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218
8.5.5 加强低碳设施建设 219
8.5.6 构建绿色物流系统 220
8.6 政策措施建议 221
8.6.1 健全落实政策法规 221
8.6.2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221
8.6.3 开展技术创新应用 222
8.6.4 加强监管责任考核 222
8.6.5 转变招商思路模式 223
8.6.6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223
第9章 重点行动建议 224
9.1 能源低碳化发展行动 224
9.1.1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224
9.1.2 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225
9.1.3 非化石能源利用规模化 227
9.2 产业低碳化发展行动 228
9.2.1 低碳新兴产业提速发展行动 228
9.2.2 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行动 229
9.3 农业低碳化发展行动 230
9.3.1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 230
9.3.2 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 231
9.3.3 积极推动农田管理低碳化 232
9.3.4 科学谋划区域功能特色布局 233
9.4 生态建设低碳化发展行动 234
9.4.1 林业资源“增量碳汇”行动 234
9.4.2 区域再造“蓝天碧水”行动 235
9.4.3 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动 236
9.4.4 农村环境“清洁亮丽”行动 236
9.5 绿色建筑发展行动 237
9.5.1 新建建筑节能行动 237
9.5.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行动 237
9.5.3 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行动 238
9.5.4 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区建设行动 239
9.6 交通低碳化发展行动 240
9.6.1 构建综合低碳交通网络体系 240
9.6.2 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240
9.6.3 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241
9.6.4 推广替代能源应用 242
9.6.5 减少基础设施碳排放 242
9.6.6 建设信息智能交通 243
9.7 绿色低碳园区发展行动 243
9.7.1 制定低碳规划设计 243
9.7.2 建设低碳管理体系 244
9.7.3 实施产业优化升级 245
9.7.4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246
9.7.5 加强低碳设施建设 246
第10章 政策措施建议 248
10.1 加强组织管理 248
10.2 完善政策体系 248
10.3 加大资金支持 249
10.4 增强科技支撑 250
10.5 探索市场交易 251
10.6 积极宣传引导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