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精品教材 财税法学 第6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守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300260839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财政法和税法两篇,共计18章。基于理论研究、财税立法的现状以及教学需要,依循经济原理—法学理论—法律制度的线索展开。前6章主要介绍财政原理与财政法总论,以及具体的预算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和转移支付法的理论和制度;后12章主要介绍税收原理、税法总论,以及税收体制法、税收征纳实体法和税收征纳程序法的理论和制度,具体包括课税要素理论、税权理论、征纳权义理论等理论,商品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等税收征纳实体法制度,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等税收征纳程序法制度,以及税收复议与税收诉讼等税收争讼制度。

上篇 财政法 3

第一章 财政原理 3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3

一、财政的概念 3

二、财政的特征 4

第二节 财政的体系与职能 5

一、财政的体系 5

二、财政的职能 6

第三节 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7

一、公共欲望 7

二、公共物品 8

三、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10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财政立法 12

一、财政政策 12

二、财政立法 14

第二章 财政法总论 16

第一节 财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16

一、财政法的概念 16

二、财政法的特征 17

第二节 财政法的地位与体系 19

一、财政法的地位 19

二、财政法的体系 21

第三节 财政法的宗旨和原则 23

一、财政法的宗旨 23

二、财政法的原则 24

第四节 财政主体与财政行为 26

一、财政主体的界定 27

二、财政主体的分类 27

三、财政主体的能力 28

四、财政行为的界定与分类 28

五、财政行为的有效条件 29

六、财政行为的目的及结果评价 29

第五节 财政权义与财政责任 30

一、财政权义的界定 30

二、国家的财政权 31

三、财政权法定原则的体现 31

四、财政主体的职责 32

五、财政责任 33

第六节 财政法的历史与现状 34

一、财政法的历史发展 34

二、财政法的现状 35

第三章 预算法律制度 37

第一节 预算法概述 37

一、预算法的概念 37

二、预算法的地位 38

三、预算体系的结构 38

第二节 预算权的分配 40

一、各级权力机关的预算权 40

二、各级政府机关的预算权 41

三、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权 41

第三节 预算收支范围 42

一、预算收入 42

二、预算支出 44

第四节 预算编审制度 46

一、预算的编制 46

二、预算的审批与备案 48

第五节 预算执行制度 50

一、预算收支的组织执行 50

二、国库制度 52

三、预算的调整 53

第六节 决算法律制度 55

一、决算草案的编制 55

二、决算草案的审查和批准 56

第七节 预算监督制度 58

一、预算监督的概念 58

二、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监督制度 58

三、我国《审计法》规定的审计监督 59

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预算监督的规定 60

五、对预算监督制度的进一步认识 60

第八节 预算法律责任 61

一、《预算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 61

二、《审计法》对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 62

三、违反预算外资金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62

第四章 国债法律制度 64

第一节 国债法概述 64

一、国债的概念 64

二、国债法的概念 65

三、国债法的调整对象 65

四、国债法律关系 66

五、国债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67

六、国债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67

第二节 国债职能的法律化 67

一、国债的职能 68

二、国债法的职能 70

第三节 国债的分类与结构 70

一、国债的分类 70

二、国债的结构 72

第四节 国债管理原则与内容 74

一、国债管理的原则 74

二、国债管理的主要内容 75

第五章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78

第一节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概述 78

一、政府采购的概念及制度价值 78

二、政府采购法的概念 78

三、政府采购法在国际层面的发展 79

四、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80

第二节 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80

一、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宗旨 80

二、政府采购的法律定义 81

三、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原则 81

四、政府采购法的主体 84

五、政府采购的方式、程序 85

六、政府采购制度中的财政法规范 86

第六章 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88

第一节 转移支付法概述 88

一、转移支付的界定 88

二、转移支付法的概念 89

三、转移支付法产生的经济基础 89

四、转移支付法的作用 90

第二节 转移支付法的基本内容 91

一、转移支付法的主体 92

二、转移支付的形式 92

三、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 93

四、转移支付的监督管理 96

五、《预算法》中有关转移支付的规定 96

下篇 税法 101

第七章 税收原理 101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101

一、关于税收的多种定义 101

二、税收的特征 102

三、本书对税收概念的认识 103

第二节 税收的依据和职能 103

一、税收的依据 103

二、税收存在的必要性 104

三、税收的职能 105

第三节 税收的分类和结构 106

一、税收的分类 106

二、税收体系的结构 108

第四节 税收的原则和政策 110

一、当代税收的基本原则 112

二、税收政策的概念与分类 114

三、税收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 115

四、税收政策与税法的关系 116

第八章 税法总论 117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和特征 117

一、税法的概念 117

二、税法的特征 118

第二节 税法的地位和体系 119

一、税法的地位 119

二、税法的外部关系 119

三、税法的体系 120

第三节 税法的宗旨和原则 121

一、税法的宗旨 121

二、税法的原则 122

第四节 税法的渊源和效力 126

一、税法的渊源 126

二、税法的效力 127

第五节 税法上的课税要素 129

一、课税要素的概念和价值 129

二、课税要素与权利保护 130

三、课税要素的分类 130

四、税收实体法要素 131

五、税收程序法的构成要素 133

第六节 税法的历史和现状 134

一、税法历史沿革的一般情况 134

二、我国税法的历史沿革 134

三、我国税法的现状 135

四、我国内地现行税法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税法的关系 135

第九章 税权理论与体制 137

第一节 税权的多维解析 137

一、国际法上的税权 138

二、国内法上的税权 138

第二节 税权的分配模式 140

一、税权分配的模式 140

二、我国税权分配模式存在的问题 141

第三节 税权分配的原则 143

一、税权的分配原则概述 143

二、税权存续和分配的重要法律前提 145

第四节 我国的税收体制 146

一、税收体制的含义 146

二、税收体制与分税制 146

三、我国的税收立法体制 147

四、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 148

五、对税务机关征管职能的划分 148

第十章 征纳权义的理论 150

第一节 征税主体的权义 150

一、征税主体的权利 150

二、征税主体的义务 151

第二节 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151

一、纳税主体的权利 151

二、纳税主体的义务 152

第三节 纳税义务的要旨 152

一、纳税义务的地位 152

二、纳税义务的性质 153

三、纳税义务的成立 154

四、纳税义务的分类 154

五、纳税义务的继承与消灭 156

第四节 法律责任的定处 157

一、责任主体 157

二、违法行为 158

三、处罚形式 158

第十一章 商品税法律制度 161

第一节 商品税制度概述 161

一、商品税的概念和特征 161

二、商品税的类型 162

三、商品税各税种之间的联系 163

四、商品税的附加税 164

第二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 165

一、增值税概述 165

二、我国增值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167

第三节 消费税法律制度 176

一、消费税概述 176

二、我国消费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178

第四节 烟叶税与车辆购置税制度 183

一、烟叶课税的历史沿革:从“烟叶收入税”到“烟叶收购税” 183

二、立法升级:从《烟叶税条例》到《烟叶税法》 185

三、我国《烟叶税法》的主要内容 185

四、车辆购置税制度概述 186

第五节 关税法律制度 188

一、关税与关税制度概述 188

二、我国关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192

第十二章 所得税法律制度 201

第一节 所得税法律制度概述 201

一、所得税的概念 201

二、所得税的特点 201

三、所得税制度的基本模式 202

四、我国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沿革 203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制度通例 204

一、征税范围与税收管辖权 204

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205

三、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合理性问题 205

四、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206

第三节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 208

一、纳税主体 208

二、征税范围与税率 210

三、应税所得额的确定 212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218

五、税收优惠制度 219

六、源泉扣缴制度 222

七、特别纳税调整制度 223

八、征收管理 228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233

一、个人所得税制度概述 233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235

第十三章 财产税法律制度 241

第一节 财产税制度概述 241

一、财产税的概念 241

二、财产税的分类 241

三、财产税制度的历史沿革 242

第二节 房产税法律制度 243

一、房产税制度概述 243

二、我国房产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244

第三节 土地税法律制度 247

一、土地税法律制度概述 247

二、土地使用税制度 247

三、耕地占用税制度 249

四、土地增值税制度 252

第四节 契税法律制度 255

一、契税法律制度概述 255

二、我国契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255

第五节 车船税与船舶吨税法律制度 257

一、车船税制度概述 257

二、我国车船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257

三、船舶吨税概述 259

四、我国船舶吨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260

第六节 印花税法律制度 262

一、印花税制度概述 262

二、我国印花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263

第七节 资源税法律制度 264

一、资源税制度概述 264

二、我国的资源税制度 265

第八节 环境税法律制度 269

一、环境税制度概述 269

二、我国的环境税制度 270

第十四章 税务管理制度 275

第一节 税收征管制度概述 275

一、税收征管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275

二、税收征管法的主要内容 276

三、税务管理制度的地位 276

第二节 税务登记管理制度 276

一、登记主体与登记管理体制 277

二、设立登记 277

三、变更登记 279

四、注销登记 279

五、停业、复业登记 279

六、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280

七、登记协助制度 280

第三节 账簿、凭证管理制度 280

一、账簿设置管理 281

二、账簿、凭证的使用和保管 281

三、税务会计的决定权 281

第四节 纳税申报管理制度 282

一、纳税申报的主体 282

二、纳税申报的主要内容 282

三、纳税申报的延期 282

四、纳税申报的方式 283

第五节 涉税发票管理制度 283

一、发票的印制与领购制度 284

二、发票的开具与使用、保管制度 284

三、发票的检查制度 285

第六节 海关监督管理制度 286

一、报关纳税的主体制度 286

二、进出境货物的申报监管制度 287

三、进出境物品的申报监管制度 288

第十五章 税款征收制度 289

第一节 税款征收基本制度 289

一、征纳主体制度 289

二、税务管辖制度 289

三、税款征收方式 290

四、税额确定制度 290

五、征纳期限制度 293

六、文书送达制度 294

第二节 税款征收特别制度 295

一、税收减免制度 295

二、退税制度 296

第三节 税款征收保障制度 296

一、纳税担保制度 297

二、税收保全制度与强制执行制度 299

三、欠税回收保障制度 301

四、税务检查法律制度 303

五、海关稽查制度 306

第四节 税款征收辅助制度 308

一、税务代理的概念 308

二、注册税务师的定位及管理体制 309

三、注册税务师的权利和义务 309

四、注册税务师的业务范围及执业规则 310

五、税务师事务所与注册税务师协会 310

第十六章 税收法律责任 312

第一节 违反税收征管制度的法律责任 312

一、纳税人的法律责任 312

二、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314

三、税务人员的法律责任 314

四、其他主体的法律责任 315

第二节 违反发票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 316

一、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法律责任 316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及其处罚 317

三、其他发票犯罪及其处罚 318

第三节 违反海关税收制度的法律责任 319

一、走私行为的法律责任 319

二、其他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20

三、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 320

第十七章 税收复议理论与制度 322

第一节 税收复议理论 322

一、税收争议与税收复议 322

二、设立税收复议制度的宗旨和意义 322

三、税收复议制度的沿革 323

第二节 税务复议制度 323

一、复议主体与复议原则 323

二、复议范围 324

三、复议管辖 324

四、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具体确定 325

五、复议申请 326

六、复议受理 326

七、复议审查 327

八、复议和解与调解 329

第三节 海关复议制度 329

一、海关复议机构的职责 329

二、海关复议范围 330

三、海关复议的申请 330

四、海关复议的受理 332

五、海关复议的审理与决定 332

第十八章 税收诉讼理论与制度 337

第一节 税收诉讼理论 337

一、税收诉讼的概念 337

二、税收诉讼与税收复议的关系 337

三、税收诉讼的分类 338

四、法院在税收诉讼方面的受案范围 338

五、税收诉讼的原则 339

六、法院在税收诉讼中的审查范围 339

第二节 税收诉讼制度 339

一、税收诉讼参加人及其权利、义务 340

二、税收诉讼的管辖 340

三、被告的确定 341

四、证据的取得与认定 341

五、税收诉讼案件的受理 342

六、税收诉讼案件的审理 344

七、税收诉讼案件的判决 346

八、税收案件的上诉 347

九、涉税案件的再审 348

十、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的执行 348

参考书目 350

索引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