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缘起 1
1.2 研究现状 5
1.2.1 教会大学图书馆研究现状 5
1.2.2 岭南大学图书馆史料的类型及分布 12
1.3 研究角度 15
1.4 主要研究内容 17
2 岭南大学图书馆的沿革 20
2.1 图书馆的设立与组织 20
2.1.1 初创时期:1906—1916年 22
2.1.2 发展时期:1916—1927年 24
2.1.3 繁荣时期:1927—1937年 26
2.1.4 抗战及至战后:1937—1952年 32
2.2 历任馆长 34
2.2.1 历任馆长及其任期推断 34
2.2.2 馆长事略 39
2.3 馆舍变迁 46
2.3.1 各时期的馆舍情况 46
2.3.2 图书馆筹建新馆的经过 49
2.3.3 筹建新馆失败的原因 55
3 不同时期的藏书活动 58
3.1 开办大学前后:探索与奠基 58
3.1.1 早期的藏书建设活动 59
3.1.2 “中国问题研究”西文出版物专藏的建立 64
3.1.3 建设中籍部 67
3.1.4 重视期刊建设 75
3.2 接回自办:发展与繁荣 77
3.2.1 完备的藏书体系 77
3.2.2 科学的藏书组织与管理 83
3.3 抗战时期:动荡与守护 95
3.3.1 抗战初期,直面冲击 95
3.3.2 广州沦陷,几度迁移 100
3.4 抗战以后:重建与移交 106
3.4.1 清点、追回与重建 106
3.4.2 新智识研究室 111
3.4.3 院系调整与藏书移交 112
4 岭南大学图书馆购书经费研究 115
4.1 购书经费的来源 115
4.1.1 学校每学年度的常规拨款 115
4.1.2 哈佛燕京学社图书费 120
4.1.3 各院系的图书费和其他特别购书费 126
4.2 购书经费的分配原则 130
4.2.1 在语种间的分配原则 130
4.2.2 在各类文献及专业书籍间的分配原则 131
4.3 与其他教会大学及公立大学图书馆的比较分析 132
4.3.1 经费来源比较 135
4.3.2 购书经费数额比较 139
5 岭南大学图书馆藏书来源 145
5.1 藏书订购 145
5.1.1 图书馆的购书政策 145
5.1.2 书籍采访流程 149
5.1.3 文献购买来源 154
5.2 赠书 176
5.2.1 国内外机关团体赠书 177
5.2.2 社会人士赠书 199
5.2.3 校友和校内人士赠书 211
5.3 其他来源 218
5.3.1 交换 218
5.3.2 复制 222
6 岭南大学图书馆专藏研究 225
6.1 中文善本图书 226
6.1.1 抗战前的馆藏中文善本图书 226
6.1.2 馆藏善本图书的来源 227
6.1.3 馆藏善本图书的特色 241
6.2 “中国问题研究”西文出版物专藏 256
6.2.1 “中国问题研究”范围界定 256
6.2.2 “中国问题研究”西文出版物收藏情况 262
6.2.3 “中国问题研究”西文出版物馆藏特色与菁华 267
7 结语 301
7.1 岭南大学图书馆藏书建设理念与近代中国图书馆史 301
7.1.1 岭南大学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理念 301
7.1.2 对近代中国图书馆史的观察 306
7.2 岭南大学的藏书与学术研究 314
7.2.1 学术研究对藏书建设的影响 314
7.2.2 岭南大学的学者与藏书建设 319
7.2.3 从岭南大学藏书建设看大学的独立精神 323
7.2.4 赠书来源与岭南大学的社会影响 325
7.3 哈佛燕京学社与岭南大学“中国问题研究”的分歧 334
7.3.1 哈佛燕京学社的“汉学研究” 334
7.3.2 岭南大学的“中国问题研究” 338
7.3.3 岭南大学围绕“中国问题研究”开展的藏书建设 341
附录一 私立岭南大学图书馆组织章程(1927年12月27日) 346
附录二 私立岭南大学图书馆组织章程(1931年6月20日) 349
附录三 图书馆委员会暂行章程(1930年) 352
附录四 设立“新智识研究室”备案 354
附录五 制成缩微胶卷的中文善本书清单 364
参考文献 371
后记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