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概念的厘定 9
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发展及特点 19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性别 29
第一节 马克思论女性的解放 30
一、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对女性主义的启示 30
二、劳动力再生产与女性的压迫 35
三、人的本质与社会性别 39
四、女性解放是衡量人类解放的标尺 42
第二节 恩格斯论女性的解放 48
一、家庭形式的发展与女性社会地位 48
二、社会性别分工性质的转变与女性的社会地位 52
三、阶级与社会性别之间的关系 58
四、建立一种以性爱关系为基础的新型婚姻 6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70
一、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与社会性别关系 71
二、历史唯物主义总体性思想与社会性别 74
三、作为权力关系的阶级与社会性别 77
四、马克思主义史上关于阶级与社会性别关系的研究模式 81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语境下的阶级与社会性别 85
第一节 “家务劳动”的理论探讨 86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对“家务劳动”的论述 86
二、无偿的家务劳动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 88
三、家务劳动与剩余价值的生产 91
四、家务劳动辩论拓展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 94
第二节 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二元体系 97
一、作为特定结构的女性状况 98
二、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伙伴关系 102
三、作为阶级和社会性别合题的资本主义父权制 106
四、二元论的其他理论模式及其批评 110
第三节 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一元体系 113
一、父权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属性 114
二、“分工”对于分析女性整体地位的有效性 117
三、社会性别分工是分析资本主义父权制的核心范畴 119
四、女性的异化与资本主义父权制 122
第三章 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阶级与社会性别 12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变化 126
一、女性主义理论多元发展的理论背景 127
二、“多元化”融合到女性主义的历程 130
三、对同质性“女性”范畴的解构及其后果 132
四、适应女性主义多元发展的研究方法 136
第二节 后现代语境下的阶级与社会性别 142
一、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文化转向 142
二、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历史总体性理论 144
三、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147
四、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传统阶级理论的解构 150
第三节 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阶级与社会性别 153
一、在批判中建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理论 154
二、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的权力观 157
三、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的知识论 162
四、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的发展观 166
第四节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阶级与社会性别 171
一、对自然贬黜与对女性压迫的统治逻辑 172
二、生态女性主义的有机世界观 174
三、生态女性主义对科学技术的批判 177
四、生态女性主义对全球化的批判 180
第四章 中国语境下的阶级与社会性别 184
第一节 中国革命危机时期的社会性别 184
一、五四时期社会性别问题的启蒙 185
二、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阶级与社会性别的探索 193
三、民主革命时期女性主义的历史遗产 200
第二节 社会性别与家庭日常生活批判 204
一、家庭日常生活批判是中国女性主义的迫切任务 204
二、家庭是社会性别权力的起源地 207
三、日常生活的内在性与社会性别 209
四、社会性别分工是女性日常生活家庭化的根源 213
第三节 中国社会性别问题解决的前景 217
一、构建一种新型的母职观念 217
二、女性的家庭日常生活与女性的解放 220
三、拓展市民社会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223
结语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中国化 227
一、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227
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中国化的动力基础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