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原理 2
1.3 盾构掘进引起的土体变形研究现状 6
1.3.1 经验公式法 7
1.3.2 理论分析法 9
1.3.3 数值仿真法 10
1.3.4 模型试验法 11
1.3.5 现场实测法 11
1.4 盾构掘进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研究现状 12
1.4.1 理论分析法 12
1.4.2 数值仿真法 13
1.4.3 现场实测法 14
1.5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5
1.6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第2章 邻近不同基础建筑物盾构掘进沉降实测与分析 17
2.1 引言 17
2.2 工程概况 17
2.2.1 工程介绍 17
2.2.2 水文地质条件 18
2.3 现场测试方案 19
2.3.1 测试方法 20
2.3.2 测点布置 23
2.4 实测结果分析 29
2.4.1 实测地面沉降曲线分析 29
2.4.2 实测不同基础建筑物沉降曲线分析 36
2.5 本章小结 44
第3章 盾构隧道掘进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 45
3.1 引言 45
3.2 汇源法(镜像法)原理 46
3.3 考虑施工影响因素的汇源法 49
3.3.1 开挖面失衡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 49
3.3.2 盾尾空隙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 51
3.3.3 盾尾注浆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 53
3.4 改进的Sagaseta计算公式 55
3.4.1 对Sagaseta公式的改进 55
3.4.2 算例验证 56
3.5 本章小结 58
第4章 盾构纵向掘进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影响研究 60
4.1 引言 60
4.2 基于弹性地基梁协同作用模型理论研究 61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61
4.2.2 理论结果分析 63
4.2.3 各种因素对建筑物附加应力的影响 66
4.3 基于弹性地基剪弯梁协同作用模型理论研究 70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70
4.3.2 建筑物的附加应力 73
4.3.3 算例计算及分析 74
4.4 本章小结 78
第5章 盾构纵向掘进对邻近短桩基础建筑物影响研究 79
5.1 引言 79
5.2 基于弹性地基梁协同作用模型理论研究 80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80
5.2.2 理论分析 85
5.2.3 不同因素对建筑物附加应力的影响 89
5.3 基于弹性地基剪弯梁协同作用模型理论研究 93
5.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93
5.3.2 算例计算及分析 93
5.4 本章小结 97
第6章 双线盾构掘进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及控制标准研究 99
6.1 引言 99
6.2 双线盾构掘进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影响研究 99
6.2.1 共同作用力学模型的建立 100
6.2.2 计算条件 102
6.2.3 实例计算分析 102
6.3 双线盾构掘进对邻近浅基础框架建筑物影响研究 111
6.3.1 共同作用力学模型的建立 111
6.3.2 计算条件 113
6.3.3 实例计算分析 114
6.4 双圆盾构掘进对邻近浅基础框架建筑物影响研究 119
6.4.1 共同作用力学模型的建立 119
6.4.2 计算条件 121
6.4.3 实例计算分析 121
6.5 建筑物变形控制标准研究 126
6.5.1 建筑物损坏风险评估 126
6.5.2 建筑物沉降控制标准 128
6.6 本章小结 134
第7章 邻近建筑物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预测 136
7.1 引言 136
7.2 前期数值研究成果 138
7.2.1 模型建立 138
7.2.2 地面沉降分析 139
7.3 邻近浅基础建筑物工况下地表横向沉降预测 140
7.3.1 塞型分布曲线 141
7.3.2 偏态分布曲线 143
7.4 邻近建筑物盾构掘进安全评估可视化软件开发 146
7.4.1 沉降槽宽度参数法评价标准 146
7.4.2 可视化影响系统的实现 148
7.5 本章小结 151
第8章 邻近建(构)筑物盾构施工控制技术 152
8.1 引言 152
8.2 案例1:杭州地铁某盾构区间隧道下穿桥桩 153
8.2.1 工程概况 153
8.2.2 相关技术措施 156
8.2.3 磨桩过河施工控制技术分析 163
8.3 案例2:南昌某盾构区间隧道下穿凤凰花园西区 166
8.3.1 工程概况 166
8.3.2 注浆加固及应急预案 172
8.3.3 施工控制技术分析 174
8.4 案例3:宁波某盾构区间隧道下穿重要文物 179
8.4.1 工程概况 179
8.4.2 监测点布置 182
8.4.3 下穿文物监测数据分析 183
8.4.4 区间监测数据反分析 185
8.5 本章小结 188
参考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