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宇宙的体系》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英)伊萨克·牛顿著;赵振江译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00135832
  • 页数:1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牛顿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1687年版)第三卷的原稿,写于约1685年。牛顿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理解他的宇宙系统,他在这部书用了很少的数学,把前两卷(特别是第一卷)所建立的原理用于太阳系和彗星,通俗地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并由此研究地球的形状,解释岁差和海洋的潮汐,探究月球的运动,确定彗星的轨道。《论宇宙的体系》是科学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它保留了牛顿对宇宙系统的原始想法,既相对独立,又是研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重要的补充和参考资料。《论宇宙的体系》的78节可分为五部分:§1–30论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31–36论月球的运动;§37论岁差;§38–56 论潮汐;§57–78论彗星。《原理》的第三卷由九条假设,十一条引理和四十二条命题构成。牛顿把天文观测的一些数据(如木星的卫星的循环时间,行星的循环时间和离太阳的距离)放在假设中。四十二条命题按其所处理的主题亦可分为与《论宇宙的体系》的内容对应的五部分:命题I-XXIV论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命题XXV-XXXV论月球的运动;命题XXXVI-XXVIII论潮汐;引理I-III和命题XXXIX论岁差;引

论宇宙的体系 1

(1)天体的物质是流体 1

(2)在自由空间中圆周运动的原理 2

(3)向心力的作用 3

(4)证明的确定性 5

(5)向心力指向每个行星的中心 7

(6)向心力按离行星的中心的距离的平方的反比减小 8

(7)一等行星环绕太阳运行,且向太阳所引的半径画出的面积与时间成比例 10

(8)控制一等行星的力不是指向地球,而是指向太阳 12

(9)环绕太阳的力在所有行星的空间中按照离太阳的距离的平方的反比减小 13

(10)环绕地球的力按照离地球的距离的平方的反比减小,这在地球是静止的假设下被证明 14

(11)依据地球是运动的假设,同样的事情被证明 15

(12)力按照离地球或行星的距离的平方的反比减小也从行星的偏心率和拱点的极为缓慢的运动得以证明 16

(13)指向各个行星的力的强度,强大的环绕太阳的力 17

(14)弱的环绕地球的力 18

(15)诸行星的视直径 18

(16)视直径的校正 19

(17)为何一些行星较为致密,另一些行星较不致密,而向着它们的力都与它们的物质的量成比例 21

(18)力和被吸引的物体之间的另一种类似在天体中被证明 22

(19)它也在地球上的物体中被发现 23

(20)这些类似的一致性 24

(21)它们的重合 25

(22)来自于相对来说非常小的物体的这种力是感觉不到的 26

(23)指向地球上所有物体的力与它们的物质的量成比例 27

(24)相同的力指向天上的物体的证明 28

(25)从行星的表面向外,吸引力按照离行星的中心的距离的平方的反比减小;且从行星的表面向内,吸引力按照离行星的中心的距离的正比减小 28

(26)这种力的强度以及在各种情形下引起的运动 29

(27)所有的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 30

(28)太阳和所有行星的重力的公共的中心是静止的,太阳非常缓慢地运动。解释太阳的运动 32

(29)然而,行星在椭圆上运行,椭圆的焦点在太阳的中心;且行星向太阳所引的半径画出的面积与时间成比例 32

(30)[行星的]轨道的尺寸和它们的远日点以及交点的运动 33

(31)由前面的原理导出迄今为天文学家所注意到的月球的所有运动 34

(32)导出迄今为止未被观察到的[月球]运动的几种不等性 36

(33)在一个给定的时刻月球离地球的距离 36

(34)从我们的月球的运动导出木星的和土星的卫星的运动 37

(35)行星相对于恒星围绕它们自己的轴均匀地转动,这些运动适于用作时间的测量 38

(36)月球以相同的方式由周日运动围绕它的轴旋转,因此产生它的天平动 39

(37)地球和诸行星的二分点的进动以及其轴的平动 39

(38)海洋每天必定既涨潮两次又落潮两次,且最高的水位发生在发光体靠近一个位置的子午线后的第三小时 40

(39)潮汐在两个发光体的朔望最大,在它们的方照最小,且在月球到达子午线后的第三小时发生;在朔望和方照之外,潮汐从那第三小时向太阳到达中天后的第三小时有些偏离 41

(40)当两个发光体离地球最近时潮汐最大 42

(41)二分点前后的潮汐最大 42

(42)在赤道之外较大和较小的潮水相交替 43

(43)由于施加的运动的保持减小了潮汐的差,且最大的潮汐可能是每个月的朔望后的第三次潮汐 44

(44)海洋的运动会由于水底的障碍而被迟滞 45

(45)由于水底和海岸的阻碍,会发生各种现象,例如海水可能每天涨潮一次 46

(46)潮汐的时间在海峡中比在海洋中更不规则 47

(47)自较大和较深的海洋产生的潮汐较大,潮汐在大陆的海岸比在海洋中间的岛屿大,在通向大海有宽的入口的浅的海湾潮汐更大 48

(48)由前面的原理,计算太阳摄动月球的运动的力 50

(49)计算移动大海的太阳的吸引 51

(50)计算赤道之下由于太阳的吸引[所产生]的潮汐的高度 51

(51)计算在纬线圈上由于太阳的吸引[所产生]的潮汐的高度 53

(52)在朔望和方照时,由于太阳的和月球的吸引的结合,在赤道之下的潮汐的比 54

(53)计算引起潮汐的月球的吸引力以及由这一吸引力水[达到]的高度 54

(54)太阳和月球的这些力,除了由它们在海洋中引起的潮汐之外,几乎不能被感觉到 55

(55)月球约比太阳稠密六倍 56

(56)月球以约3比2之比稠密于我们的地球 57

(57)论恒星的距离 58

(58)诸彗星,当它们进入人们视野时,由它们在经度上的视差证明它们比木星更近 59

(59)这也被[它们]在纬度上的视差所证明 60

(60)此外,这也被[它们的]视差所证明 60

(61)从它们的头部的光显示彗星下降直至土星的轨道 61

(62)它们下降得远低于木星的轨道,且有时低于地球的轨道 63

(63)这也由它们的尾在太阳附近时的显著光彩所证实 64

(64)由彗头的光,在其他情况相同时,显示在太阳附近其光有多大 68

(65)大量的彗星在太阳的区域被看到证实了同一点 69

(66)这也由彗尾的大小和光辉在彗头与太阳合之后大于合之前所证实 70

(67)彗尾起源于彗星的大气 70

(68)在天空的空气和蒸汽极为稀薄,且很少量的蒸汽足以解释彗尾的所有现象 72

(69)彗尾以何种方式由它们的头部的大气产生 74

(70)从彗尾的多种多样的表现,显然它们是由这些大气产生的 75

(71)由彗尾证明有时它们进入水星的轨道之内 77

(72)彗星在焦点是太阳的中心的圆锥截线上运动,且向那个中心所引的半径画出的面积与时间成比例 78

(73)由彗星的速度推知,这些圆锥截线接近抛物线 79

(74)彗星画出的抛物线轨道穿过地球的轨道的球的时间长度 80

(75)1680年的彗星经过地球的轨道的球时的速度 81

(76)这些彗星不是二颗,而是一颗且同一颗彗星;更精确地确定这颗彗星在那条轨道上以多大的速度穿过天空 82

(77)由其他的例子显示彗星以多大的速度运动 84

(78)确定彗星的轨道 85

附录:牛顿的生平和著作年表 94

地名对照表 182

人名对照表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