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1章 血压 3
1.1 血压测量 3
1.1.1 无创血压测量 3
1.1.2 有创血压测量 4
1.2 MAP 6
1.2.1 定义、计算和正常值 6
1.2.2 血压、血流阻力 6
1.2.3 血液黏度、阻力血管 7
1.2.4 MAP及MAP变化的意义 7
1.3 脉压 8
1.3.1 容量血管的定义 8
1.3.2 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反射波的定义 8
1.3.3 当前模型 8
1.3.4 主动脉脉压 9
1.3.5 外周脉压 10
1.4 舒张压 10
1.5 收缩压 11
参考文献 11
第2章 心输出量及其衍生参数的监测 13
2.1 肺动脉导管测定心输出量 13
2.1.1 指示剂稀释技术 13
2.1.2 热稀释技术 13
2.2 跨肺热稀释法 16
2.2.1 跨肺热稀释法测量CO 16
2.2.2 测量全心舒张末期容积和胸腔内血容积 17
2.2.3 ITBV的计算 19
2.2.4 EVLW的测定 19
2.2.5 全心射血分数的计算 20
2.2.6 跨肺热稀释法可用于动脉脉搏轮廓分析的校准 21
2.3 应用化学指示剂测定CO 21
2.4 未经校准的脉搏轮廓分析 22
2.5 应用稀释指示剂的其他技术 22
2.5.1 吲哚菁绿或三碳菁染料 22
2.5.2 锂 23
2.6 Fick方法 23
2.6.1 常规方法 23
2.6.2 CO2消耗 24
2.6.3 CO2再呼吸 24
2.6.4 可溶性惰性气体 25
2.7 多普勒方法 25
2.7.1 方法 25
2.7.2 连续或脉冲多普勒 25
2.8 用于测量CO的多普勒方法 26
2.8.1 超声心动图 26
2.8.2 胸骨上多普勒 26
2.8.3 经气管多普勒 27
2.8.4 经食管多普勒 27
2.9 胸部生物阻抗 27
2.10 测量CO的其他方法 28
2.10.1 根据流量模型的方法 28
参考文献 29
第3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35
3.1 肺动脉导管测量肺动脉阻塞压 35
3.1.1 原理 35
3.1.2 测量的有效性 35
3.1.3 肺动脉导管在肺动脉中的位置 36
3.1.4 肺动脉导管在循环衰竭中的诊断应用 38
3.1.5 PAOP对左心室前负荷的评价 38
3.1.6 PAOP作为肺过滤压的标志 39
3.2 经中心静脉导管测量中心静脉压 39
3.2.1 中心静脉导管 39
3.2.2 CVP 40
3.2.3 平均体循环压的测量 41
3.2.4 静脉回流的阻力 42
3.2.5 静脉储备和心输出量 42
3.2.6 CVP测量原则 42
参考文献 44
第4章 氧供与氧需的监测 47
4.1 生理学基础 47
4.2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47
4.3 SvO2与局部氧合 48
4.4 ScvO2的作用 48
参考文献 49
第5章 超声心动图 51
5.1 CO的测量 51
5.2 心搏出量的测量 51
5.3 二维超声心动图计算心搏出量 51
5.4 多普勒超声估算压力阶差 53
5.4.1 简化的伯努利方程 53
5.4.2 估算收缩期肺动脉压 54
5.5 左心室充盈压评估 54
5.6 右心室功能评估 56
参考文献 59
第6章 容量反应性动态指标 61
6.1 被动抬腿试验评估前负荷依赖 61
6.2 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的应用 62
6.2.1 收缩压呼吸变异率 62
6.2.2 脉压变异率(△PP)的测定 63
6.2.3 SVV的测定 64
6.2.4 脉搏波描记法 65
6.2.5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IVC)的测量 66
6.2.6 上腔静脉呼吸变异率(△SVC)的测量 66
6.2.7 射血前期和心室射血时间的测量 67
参考文献 69
第7章 展望 73
参考文献 75
索引 77